電影訊息
葉問:終極一戰--Ip Man: The Final Fight

叶问终极一战/叶问终极篇之香江岁月/

6.2 / 9,177人    100分鐘

導演: 邱禮濤
演員: 黃秋生 袁詠儀 曾志偉 鍾欣潼 陳小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克瘋

2013-03-24 00:40:25

《終極一戰》:最壞的時代,最好的時代


《終極一戰》中有一段白鶴派掌門和葉問的對話特別有趣,掌門說:「過去我女人喜歡我會功夫,有安全感,後來開了武館整天被小混混踢館,她又覺我我沒安全感了!」這也可以用來佐證為何葉問開武館卻一直不肯不掛牌的原因。電影中類似這樣很符合人們生活邏輯的台詞設計還有很多,比如葉問對徒弟說:「如果你不想收徒,要做好應對」,導演邱禮濤為的就是盡力還原當年香港武術界一些不為人知的時代細節與紛亂之爭。

 

葉偉信將自己的《葉問》系列拍成不折不扣的武俠片,不過我更喜歡邱禮濤將這個題材處理得更細緻一些,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人物設計往往是行動帶動和決定劇情發展,而邱禮濤則擅長用人物行動和語言來表達邏輯思考和處世反應,《終極一戰》中,當面對工友罷工和警察批捕時,他都僅是通過勸告來表達內心的憤怒與不滿,他對警察徒弟鄧聲所說的「槍口可以掉轉,但拳頭是自己的」,也僅是通過自己的綿力試圖去改變現狀,相較以往版本的葉問,《終極一戰》裡的葉問無疑被塑造的更加真實。

 

電影劇本並未拔高人物,主要原因在於人物設置與故事背景密切融合,說到底葉問還是一個普通人,並非一出手便要習慣性地打洋人、打鬼子,但相對應這個人物身上脫離於時代的符號感也要減少一些。可以說《終極一戰》邱禮濤是當作香港傳統的江湖片來拍的,在那個黑幫盤踞、武館林立的時代,葉問不管是沉默應對,還是挺身而出,都或多或少的面臨著一個「移民者」和一個普通香港人的種種糾葛與無奈,如此的角色設置雖並非原創,甚至有些俗套,但放在習慣於將葉問這個人物神話化的系列裡,也算的上是一個小小的亮點了。

 

不過《終極一戰》卻始終令我想起《李小龍我的兄弟》,從故事架構到旁白口述的敘事方式都如出一轍,結尾葉問勇救徒弟大破九龍城寨的段落更是與《李小龍》的結尾一模一樣,姑且不論橋段抄襲的話,其實以時間節點而引出故事也容易導致段落之間缺乏必要的邏輯聯繫。其實葉問中年到晚年的事蹟比較富傳奇色彩,然而這樣一部90分鐘的電影並非能容納下,很多劇情都只是如回憶錄形式般莫名開始又莫名結束,另外葉問和周楚楚飾演的歌女那段感情戲顯得有些突兀,拖沓了影片節奏。這無非是影片敗筆。

 

《終極一戰》可看做是一部標準的商業電影,其實它對《李小龍我的兄弟》模式使用,也無非是想藉由「葉問」再一次觸發對老香港的念舊情緒,從巨資搭建的香港街景,到描寫當年香港人生活百態,都看得出邱禮濤不斷通過這些片段想要來勾起觀眾的共鳴。其實香港人骨子裡本身便具有懷舊范兒,尤其回歸之後。邱禮濤也在電影中放入了很多真實的歷史事件來提升影片具有沉澱的質感:如當年港九工人大罷工,警察與黑幫勾結的昏暗日子,無論如何,《終極一戰》裡的葉問都只是一個時代見證者,那個時代也許真的比較壞,但香港影人卻一直懷緬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