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泰芮絲的寂愛人生--Therese Desqueyroux

寂寞的心灵/弑夫告白(港)/泰芮丝的寂爱人生(台)

6.1 / 3,299人    110分鐘

導演: 克勞德米勒
編劇: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克勞德米勒
演員: 奧黛莉朵杜 吉爾斯萊勞奇 安娜伊德穆斯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十六。

2013-03-25 03:30:01

克勞德.米勒的寂寞道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寂寞的控訴】

影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弗朗索瓦.莫里亞克1927年創作的同名小說。故事來源於真實事件。

1922年,法國西南部的波爾多,松樹環繞,苔蕾絲家境衣食無憂,她熱愛文學藝術,思想獨立崇尚自由,年幼的苔蕾絲對一同長大的表妹安妮暗生情愫,對真愛的嚮往卻被埋葬在父母安排的聯姻中,她嫁給了安妮的表哥。物質的豐裕安逸難以排解苔蕾絲精神的空虛,她渴望被肯定被關懷,卻只得到丈夫漠不關心的回應。苔蕾絲在毫不和諧的婚姻中經受著痛苦的磨合,其實夫妻彼此都深知這只是一次利益的結合,與愛情無關。懷有身孕的苔蕾絲與安妮的葡萄牙戀人發生曖昧感情,然而戀人不告而別,苔蕾絲內心的孤獨更是無處排解。

丈夫不解風情,歇斯底里。一次偶然,苔蕾絲發現丈夫每日服用的藥物中需要添加砷,苔蕾絲醞釀著殺意,悄悄加大了砷的劑量。幾乎成功之際,事情敗露,苔蕾絲被送上法庭,家族為了維護聲譽將大事化小。苔蕾絲雖被無罪釋放,卻犧牲了自由,被單獨幽禁在鄉下,不許她與外人和女兒相見。自此不見天日,終日與菸酒為伴,日漸消瘦。

多杜扮演的苔蕾絲孱弱蒼白的面龐下,有一顆始終被寂寞陰霾籠罩的心靈。她身處於錯誤的年代、錯誤的家庭、和錯誤的婚姻中,當周圍的一切希望都喪失,謀殺成為她認為唯一能選擇的救贖方式。在故事中犯罪成為一種解脫甚至是挑釁的途徑,苔蕾絲從沒有後悔內疚而是感到自豪。故事諷刺地安排了一場不公平的開脫(父親和丈夫的恩威並施下,苔蕾絲給出假供詞以維護家庭的聲望),使故事意義昇華到對那個年代被宗教父權桎梏和金錢利益沉重壓制,禁止讓女性獨立的社會的控訴。

【憂愁,是我揮之不去的秘密】

從處女作《行走的最佳方式》到這部譯作《寂寞的心靈》,米勒鏡前的人生往往是私人化的,隔絕的,又藏匿著危險和不安份。「完美只會令我厭煩」,米勒從無意虛構美好,而專注於窺視人內心的傷痛壓抑,故事中那些無處可覓的安慰,如影隨形的寂寞,像是在遠不可及的地方對觀眾耳語,不會令人不愉快卻難免感同身受。

米勒生於猶太家庭,父親是左翼激進分子,叔叔從集中營逃亡出來。在講述二戰中的家庭悲劇的影片《秘密》中,米勒對自己的身世有所映射。「我關注人性的殘忍,」 米勒曾坦言自己的創作焦點,「特別是對女性和兒童的忽視和虐待。 這或許並非是一種自傳式的情節,我的父母都很好,而且我的童年也算是比較正常平順。但這些是我記憶中的一種強大的情緒,帶著歡欣和恐懼從童年飄來。」

雖然米勒並不算是一個擁有鮮明強烈個性標籤的導演,但他每部作品的情緒和基調卻非常統一,他故事中的人物總處於被壓抑和忽視的環境中,精神世界卻深藏著一些遙不可及的東西,而且表現得病態又激烈。《秘密》中孤獨的小男孩自小就幻想有一個什麼都比他強的好哥哥;《告訴她,我愛她》中傑拉爾.德帕迪約近乎瘋狂的追求著永不可得的愛情; 《看她們如何跳舞》中兩個互為情敵的女人一起沉浸在早已消失的情感里難以自拔;《雪地裡的魅影》中小男孩總是反覆做著在自由和死亡中糾結的噩夢。

然後,米勒再殘忍地把一切往更深的泥濘中淪陷,告訴你真實只會更加不如所願,並且不會得到什麼慰藉。《秘密》中小男孩的哥哥真實存在,而且死在了集中營裡;《告訴她,我愛她》德帕迪約的執念只得到前女友無情的逃避,唯有自我毀滅。

《寂寞的心靈》像是米勒對自己創作理念的總結,女主角始終處於壓力的中心,難以逃脫,就是找到出路也只會帶來更深的痛苦。在多角關係的情感角力中一次次經受打擊,而這一切只有自己知曉和麵對。好在這次米勒有些柔和妥協,不同於原著,米勒給了一個光明的結局。丈夫最終給了苔蕾絲自由,讓她能在夢寐以求的巴黎街頭自由漫步。

【大師們的陰影】

20歲的克勞德.米勒進入法國電影高等學院,在新浪潮時期成為多位大師的助手,參與過布列松的《驢子巴特薩》、雅克.德米的《柳媚花嬌》和戈達爾的《週末》。

米勒常被拿來與特呂弗比較,他也承認自己的作品多少受到特呂弗影響,採訪中也總愛提及特呂弗。剛入行的米勒做過特呂弗數部作品的製片人,在《野孩子》中扮演過角色,1988年,米勒根據特呂弗死前創作的30頁手稿,改編完成《小女賊》,一躍成名。

米勒在新浪潮期間受益良多。然而這些經歷卻成為某種意義上的雙刃劍,時至今日,儘管米勒對人性的看法更為黑暗和消極,但他的作品總是帶有一些微妙的特呂弗的味道。特呂弗曾說:「說到影響,我覺得我跟他(指克勞德.米勒)是相互的。
」 對於外界的比較,米勒也有些無奈地承認:"從特呂弗身上學到是是勇於去接觸大部份的觀眾,影片應富含以人為本的態度和拒絕說教的才能。"

除此之外,編劇出身的克勞德.米勒也受到布列鬆和夏布羅爾的深刻影響,他偏好心理驚悚和懸疑題材,在文學改編方面才華出眾,他的作品總帶有60年代的作者氣質,專注於心理描寫和個人化文學式的敘述方法。這也使得他後期的創作近乎隔離在時代之外,略顯侷促和沉悶。

1962年,《寂寞的心靈》曾第一次被喬治.弗朗敘成功搬上螢幕,女主角苔蕾絲由《廣島之戀》女主角埃瑪紐.麗娃扮演,並為她帶來了當年的威尼斯影后,可謂珠玉在前。相對於米勒的平白克制,弗朗敘與莫里亞克共同創作的劇本,遵從原著,採用倒敘,從法庭審判開始講述,抽絲剝繭揭示人物背後的動機,情緒一觸即發。

克勞德.米勒對原著的敘述方法做了很大的改動,按時間順序平鋪直敘,某種程度削弱了故事懸疑的張力,也使得人物行為令人費解,更像是無病呻吟。米勒認為線形講述的方式,情感效果更為強烈,但評價見仁見智,《星期日報》讚揚影片「以讓人難以忽視的視覺魅力點燃了豐富飽滿的人物情感,」 《電影手冊》則認為「在對苔蕾絲的內在生活的剖析上,影片還是顯得太過克制了些」。

【不安份的女人們】

「女人,是我眼中最美麗的風景。她們脆弱又令人捉摸不定。事實上她們的外表和內心常常不一致,一切都是因為她們而開始,也因為她們而悄然結束。」

米勒對女性的刻畫總是他影片中最動人的部份。米勒細膩敏感的天性,使他電影中的女性性格獨特,令人過目難忘。她們的美麗是複雜的,也不僅是美麗而已,因為米勒需要觀眾看到不是外表純粹的美好,而是某種表里不一,是故事中最不安定的因素。

夏洛特.甘斯布與米勒的兩次合作成就了她經典的螢幕少女形象,《不害臊的姑娘》中夏洛特野性又怯懦,不是如同法國少女午後陽光般的燦爛,而是伴隨著成長的焦慮和憂傷。《小女賊》中的夏洛特,讓已婚男人為之付出真心,眼看日子會變得更好,卻難棄骨子裡的躁動不安戀上浪子,為他偷東西懷孕坐牢,悲劇收場。在米勒的電影中,夏洛特總是孤單的,儘管也與人互訴過衷腸,在溫暖的棉被中相擁著共眠,卻都只是匆匆過往。她始終孤獨,眼神卻也始終清澈著。

金髮碧眼的盧迪維娜.塞涅在米勒的電影中則是另一副模樣。《小莉莉》中,儘管用豐腴欲滴的胴體,纏綿悱惻著年少輕狂又沒有出息的於連的身體,她卻不安份地渴求成名,主動向製片人獻上嘴唇。米勒電影中女人即使處於安逸且夢想成真的境地,她們也是不快樂的。莉莉如願成為明星,卻比之前更加寂寞孤獨,不知所措。《秘密》中盧迪維娜雖然以人妻形象出現,卻依然固執和自私,發現丈夫的出軌後,她沒有質問,而是悄無聲息,在逃亡路上,她向德國軍官承認自己是猶太人,還拉上兒子一同坐上駛向死亡的卡車。米勒電影中的盧迪維娜,在開始時,總是驚人的美,而末尾處卻令人心碎唏噓。

當米勒邀請多杜出演《寂寞的心靈》時,多杜說:「我很感謝他,這次出演《寂寞的心靈》是一次完全的顛覆,是挑戰。」 確實,苔蕾絲這個角色給觀眾呈現了完全不同的多杜,她乾癟,甚至有年老色衰的傾向。她危險陰鬱,沒有笑容。多杜素顏出鏡,抽菸不止,為這部影片付出不少。米勒說:「如果你看到的多杜是喪失靈氣和活力,甚至是有些疲憊不堪,那麼她就成功了。」

【告訴她,我愛她】

其實克勞德.米勒本人遠沒有他的作品知名,他低調專情,謙虛靦腆,對工作一絲不苟。少產,創作也表現得四平八穩。一系列文藝作品之後,米勒有四年只拍廣告,直到《夜審》的成功而回歸影壇。

如同那些一生致力於電影創作的前輩們,米勒同樣對電影一往情深。2009年的《吾幸母存》,抱病的米勒無法獨自執導,只能在兒子幫助下完成影片是拍攝。在拍攝《寂寞的心靈》期間,米勒也定期要去醫院治療,工作過程非常辛苦。

米勒曾在《小莉莉》中通過年輕導演於連和製片人布利斯之口,傳達對電影商業與藝術間取捨的困惑和無奈。那位年輕時執意追求電影理想而難以得到肯定,而後獲得機會,將親身經歷拍攝成電影的小伙於連,或多或少是米勒對自己的寫照和審視。電影如常開拍,還是那些人還是那些事,只是心境已經不同。

《寂寞的心靈》雖算不上完美的句號,卻也算是不無遺憾的道別。電影散場時空蕩蕩的影院和殘留的寂寞的氣息,就像於連看著莉莉消失在海邊的森林中一樣,在這裡她不復存在,在將來的某個地方還會重逢。

那些寂寞的故事還會反覆上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