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奧茲大帝--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

魔境仙踪/奥兹大帝(台)/奥兹巫师

6.3 / 214,730人    130分鐘

導演: 山姆萊米
演員: 蜜拉庫妮絲 詹姆斯法蘭科 瑞秋懷茲 蜜雪兒威廉絲 札克布瑞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right

2013-03-26 16:09:31

《魔境仙蹤》:呈現童話易,衝擊心靈難


    童話改編的電影作品歷史悠久,迪斯尼的動畫長片更是這方面的大戶,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升級,尤其是3D技術的橫空出世,大螢幕上由童話改編的真人電影也越來越多,迪斯尼三年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有人稱眼前這部《魔境仙蹤》為男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這個說法是成立的,因為兩部電影無論是人物設置,劇情走向,特效營造,表述手段等都極為神似,所以它們的長處和短板也具有一致性。進一步說,在呈現童話故事基本面和特效製作方面是可圈可點的,但整體不能算是精彩,尤其中間段的沉悶敘事和低幼表述讓人提不起精神,華麗麗的結局後留下的滿是空洞,它好像什麼都給你看了,但總感覺少了能衝擊觀眾心靈的力量。

    談這部電影就不得不提1939年的那部《綠野仙蹤》,本片是《綠》的前傳,也就是發生在多蘿茜進入奧茲國之前的故事,前傳不止是噱頭,這部電影裡的一切幾乎都能跟《綠》對應上。作為《綠》的忠實粉絲,本片導演山姆•雷米在自己執導的前傳故事裡完成了對前作全方位的致敬,比如片名「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直接取自於《綠》裡的一句台詞,解決終極矛盾的手段也基於《綠》的劇情,最明顯的還是在片中的現實部份採取的4:3的黑白畫面,進入奧茲國後畫面才慢慢鋪開成為寬屏,黑白也隨之而變為彩色,在這樣的漸變中觀眾能感受到片方對前輩們的無限敬意,也有不同時代電影人之間的惺惺相惜。跟《綠》一樣,本片的現實中的故事佔到了20分鐘上下,然後便隨著龍捲風一頭紮進了奧茲國亦真亦幻的仙境場景中。片中的很多細節和人物關係的設置都是忠實於《綠》的,比如城堡的造型和西方壞女巫的形象及她那標誌性的邪惡笑聲。再有就是原著中現實與魔境裡人物的對應關係,在這裡也得以複製,比如在《綠》中的三個農夫對應魔境中的稻草人,錫人和獅子,本片中也有現實中的助手成了魔境裡的猴子芬利,癱瘓的小女孩化身瓷器娃娃,現實里主人公青梅竹馬的對象成了北方好女巫等等。設計的精巧之處在於,現實中主人公沒有善待或是無力幫助的人,在經歷了穿越奧茲國的一系列冒險之後,人物得以成長,並在魔境中一一彌補了在現實中的遺憾。

    本片的主人公是《綠》的後半部份才出場的那位自稱「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的奧茲國最偉大的魔法師,實際上他只是一個一點魔法都不會的江湖術士般的騙子。本片對這一角色進行了更為勵志的重新設計,展示混跡於市井的屌絲魔術師如何通過善意的騙術成為奧茲國魔法師是影片的主要內容,所以影片就像是這位名為奧斯卡的魔術師的自傳,這裡有他的青蔥歲月和心路歷程,當然也少不了男男女女間若有若無的愛恨糾葛。有鑒於此,台灣把本片翻譯作「奧茲大帝」也算頗為貼切。說到這裡,不難看出本片成與不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男主角的發揮,所以片方一開始就打算邀請小羅伯特•唐尼或強尼•德普這樣的頂級巨星出演男主角來作為整部影片最強有力的保障。可惜事與願違,最終男主角落在了迪斯尼方面並不特別放心的好萊塢後起之秀詹姆斯•弗蘭科頭上,他也是導演山姆•雷米的老熟人了,在《蜘蛛人》選角之時兩人便已相識。其實縱觀影片內容,整個角色的表演難度並不大,而這樣的濫情怪咖男形象也是詹姆斯•弗蘭科本就擅長的,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是基於演員自身的個性特點來設計的。不過可能是由於表述方式和人物定位都過於留於表面了,總感覺詹姆斯•弗蘭科並不特別的在狀態,當然在既定的設計下,就算換成上述兩大巨星也未必比他要出彩多少。對於詹姆斯•弗蘭科個人來說,參與本片對他在表演方面的成長和歷練並無太大幫助,但積極意義在於,主演這樣的大製作能近一步增加他的知名度,尤其對於國際觀眾而言。

    我絲毫不懷疑本片的所有參與者對於前作的敬意和對於觀眾的誠意,但兩個小時下來,拋去技術上的光鮮亮麗,真的給人一種乏善可陳的感覺。還得要說到74年前的那部《綠野仙蹤》,導演是為維克多•弗萊明,當年的另一部神作《亂世佳人》也出自他手,由此可知那絕對是一個現象級的導演。在《綠》里他用最簡單的電影技法呈現出一個無論兒童還是成人都為之感動的關於智慧,愛心和勇氣的故事。即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除了特效的侷限,其他方面仍可被視為是一部一流電影。在現今的科學技術下,技術菁英們所營造的奇崛險怪的奧茲魔境當然可以毫無疑問的全方位超越當年幼稚園舞檯布景般的電影場景,但他們似乎遺忘了對於故事的打磨,所以也很難和觀眾建立起情感上的紐帶。相比《愛麗絲》在故事展開過程中支線敘述的冗長乏味,本片要顯得更直來直去些,所謂直來直去就是觀眾一開始就能知道主人公最後是要幹什麼,並且所有的敘述都是緊貼這條主線來進行,或是設置障礙或是鋪墊情緒。不過這一過程中的表述方式稱不上精彩,尤其是為了突顯男女主角所設置的那些可有可無的情感線索,這種一男三女間的糾結有幾分「宮斗戲」的意味,但他們有一搭沒一搭的閒扯讓我有點昏昏欲睡的感覺。應該說本片在故事開端和發展的初期是處理得不錯的,但後續發展直至高潮就顯得有些不盡如人意了,因為其基於童話但又止於童話的表述方式,讓本可以處理得更大膽的地方變得束手束腳,魔幻的場景很大而故事的格局很小,以致於刻意營造的正邪對立,終極矛盾的解決和情感的昇華都變得留於膚淺了,這也是我覺得本片走不了心的原因所在。所以你會發現,華麗技術包裹著的卻是兒童化的核心。

    現在要呈現一個經典童話故事對於無所不能的好萊塢來說還真是小菜一碟。有童話原著直接擺在那裡,順著那個路子稍作修改就是一個劇本,便也就解決了電影創作中最核心的「故事」這一部份的工作,找個還算有些個性的導演,幾個一線或是准一線的明星串串場,名頭響噹噹的特效團隊,最好能有幾個參與過《阿凡達》特效製作的就更顯底氣了,做幾個奪人眼球的CGI角色是必須的……如此這般,基本就算是成了。我毫不懷疑這樣的電影會越來越多,孩子帶著家長也成為票房的保障,我覺得這是賺錢有理的,畢竟人家不是粗製濫造也沒有亂轟天雷,在保障基本敘事圓滿的前提下能有局部出彩。但對於本片,我還是不免有些失望,尤其是在故事層面,我覺得他們完全還可以做的更好一些。一部電影能像《綠野仙蹤》那樣幾十年後仍被奉為經典,就絕對不是因為技術手段上的原因,它能感染一個時代且衝擊觀眾心靈,靠的是對於一個好故事的出色表述,電影人的創造力也得以最大化的體現。在此意義上,我由衷地希望那些追求卓越的電影人們能成為電影的創作者,而不僅僅是製作者。



PS:就我的觀影經歷來看,本片的3D效果絕不是假把式但也並非特別出彩(現在3D電影的常態),當然這也取決於你選擇的影院的3D放映設備。推薦有條件的一定要看IMAX版本。此外,家長們可以放心的跟孩子一起觀看此片,故事內容和表述方式都適合兒童觀眾,而且你看完影片能回味的東西還真未必比孩子們更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