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

复制贝多芬/欢乐颂/重现贝多芬

6.8 / 12,302人    104分鐘

導演: 安格妮茲卡賀蘭
編劇: 史蒂芬瑞佛 Christopher Wilkinson (Ⅰ)
演員: 黛安克魯格 Ralph Riach Matyelok Gibbs 艾德哈里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霸王

2013-03-28 07:56:06

重新認識貝多芬


  說實話,對於他,近乎是個謎。任誰都聽過貝多芬,可是真正了解他的又有多少呢?以前對於他,只是覺得『啊,master,大師,天才,身殘志堅』這類的。也知道他是個聾子,還是個癲狂的聾子,性格極其厭惡,對別人沒有絲毫尊重可言。

  可是在這部電影裡,卻看到了個有血有肉的貝多芬,Anna對他的好他是銘記著的。他們交相輝映地演奏著第九交響樂的時刻是最震撼的。相信凡是看過那個場面的人都沒有辦法忘記當時迸發著的貝多芬,激情四射的貝多芬。兩個人完全依靠著眼神交流,但我相信,那時那刻,他們的心靈也是相互慰藉的。

  至於說這個貝多芬有血有肉也是有根據的。演奏前夕,他坦然承認自己聽不到的那種痛苦:那麼無助,那麼迷惘;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侄子不是彈琴的料,他卻依舊對他充滿期望。因為他是他唯一在世的親人。即使是在他伸手向自己要錢時,他依舊想要裝作不知道侄子的所作所為,轉過身來的貝多芬,眼中滿是痛苦與酸澀。可他又能怎樣,只能放任自己的侄兒繼續墮落著。不過我確信當他聽到他舒服譜出的絕世佳作時,他的心境也發生了改變吧。

  當他在無意中傷了Anna時,Anna的淚讓任何一個看見她的人都感到心碎。包括貝多芬本人。待他反應過來是,Anna已經離他而去了。原以為他就這樣連待他最好的人都棄他而去時,他卻義無返顧地追了出去,用一個男人的尊嚴挽回了Anna的心。當時的貝多芬即使厭惡,即使不近人情,卻也是惹人愛的~

  貝多芬真的就是像Anna說的那樣,打人一棒子又給個棗兒吃。其實從心理學分析,還是蠻聰明的。只不過他用的次數多了,物極必反;他傷了之前的老朋友,卻又給他帶他最愛吃的;他嘲笑Anna引以為傲的曲子,卻又用下跪請求原諒;他傷害了Anna的『藝術家』男友,卻又用改寫的譜子來挽救他和Anna的關係。或許他不是故意而為之,卻讓人不得不臣服於他的『甜棗兒』。

  無論世人為何欣賞貝多芬,他的品格或許有瑕疵,可是他對生活對音樂的激情卻無可厚非受人敬仰的。依舊記得他的鄰居,那位老婦人說:我不會搬家,因為我是貝多芬的鄰居,即使每天看不到陽光,享受不到新鮮的空氣,我的精神是充實而飽滿的。因為我比世上任何人都先聽到這位大師的傑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