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2 / 41,056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芊露囡囡

2013-03-28 13:01:45

子欲養而親不待?


看標題,有誰記得前一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

用哲學的觀點解釋: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用等量代換把此解釋應用在本文標題之上,試著分析標題所述意義。

即:

運動是絕對的(你成長,父母變老;生活中萬千因素讓你與父母都在發生改變)

靜止是相對的(在每一個共同成長的時刻,你們擁有一個穩定的恆定點,並保持著這個恆定距離走這長長一生。)

所以靜止的理論意義在於,它告訴我們只要你漸漸懂事,意識到親人的重要意義,並願意開始失去一些爭取一些,想用盡力氣對他們更好一些更體貼一些,你都能來得及。

而運動的現實意義卻在於,生活中的一切都會讓你心智發生改變,有時候某些改變潛移默化,連你自己都無法意識到自己變成什麼模樣,還認為自己一心向善,我佛大大予你慈悲。

 

劇中人物何嘗有錯?倘若放下裝逼的姿態撇去批判,換位思考一下,你若是劇中人你會怎樣?

年邁的爺爺奶奶來你不大的家裡居住,佔用了你的房間,還多多少少打擾了你的學習。

鄉下來的父母住在你的家裡,你不僅要照顧他們飲食起居,還要忙於自己的工作,還不能大熱天回到家後肆意妄為穿個褲衩隨便晃蕩。

……

想想就會覺得很不自在,好似一鄉下親戚扛著大包編織袋進城投靠你那般滋味,憋屈得慌卻又不能對外人道。

 

所以一般情況會成這樣,

在別人還在的時候千方百計打發別人走,可別人真走了,你又會心生愧疚而感嘆「早知道這樣,我當初就會怎樣」的無用之語。

這句名言是也就是這樣得來的:

話說某天,孔子出行碰上身披粗布抱著鐮刀的皋魚在路邊哭,好事的孔子就下車問他:咦,乖乖你為什麼哭啊?

皋魚邊啜泣邊說:「吾失之三矣:少而學,游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

他的意思就是,父母在時我老瞎追求,追自由追權貴追友誼,結果把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忽略掉了。皋魚說完他就死了,可是這有什麼用?

算了吧別騙自己,我們都不是虔誠信教者,你真以為到了另一個世界他與父母會重逢,之後他好好孝順雙親麼。

良言來之不易,我並不就此認為他是大徹大悟之人。死亡總能喚醒一些東西,但是之後呢?生活還是繼續。沒有什麼會停下來等著某些東西去改變。黑白電影裡的鏡頭還是這麼生硬地擺在那,只剩下一個老爺爺孤單地搖晃著扇子,可疏忽一下畫面跳到一片靜謐的海,有船隻還在靜靜地繼續往前移動。

一切都正如什麼都沒有發生過那樣平靜地繼續著。

看當下的東京蒸蒸日上,日系少男少女越發花枝招展沒心沒肺,你以為真能改變什麼?

就當導演小譜一曲,給心中還有愛,心還沒成熟透徹,還相信如若拼命珍惜,生活還能有一絲改變的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