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毒戰--Du zhan

毒战/破冰/

7 / 10,934人    107分鐘

導演: 杜琪峰 韋家輝
編劇: 遊乃海
演員: 孫紅雷 古天樂 黄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易

2013-04-03 18:50:21

《毒戰》:一片兩色的警匪激戰


電影散場,一股湧向廁所的人群里,有個女孩用格外嘹亮且帶有一絲不屑的聲音跟她同伴說:「瞧見沒,結局要不是我大法院一錘定音將古天樂飾演的壞蛋以法律處決,那就不是大陸放映的電影啊!」。由於括約肌腫脹不已,徑直奔向廁所的我並沒有看清楚說話的女孩,但卻很清楚的聽到了女孩的那番極為準確的論調。

無需再贅言杜琪峯和韋家輝的組合,在香港電影史里,此二人的突出成就足以令每一個港人為之驕傲。但正如多數觀眾所熟知的一條規則那樣,香港警匪片在大陸放映的版本,多多少少會被進行同一個部位的整容:影片結尾,必然是英勇威武的警察最終戰勝作惡多端的匪徒。當一條規則已經逐漸成為眾所周知的常識,而還是會被當做潛規則來一再踐行的時候,這樣的局面未免顯得太過奇怪。然而,正是這樣的奇怪局面,一直被指出,從未被改善。這,便是一種特色,暫謂之大陸特色。

作為一部由香港創作班底佔據大多數的香港內地合拍片,《毒戰》在一展杜琪峯一貫的警匪片風格之餘,也反映出了香港內地在電影表現上的兩大特色。如果說,香港與內地,於政治關係上有一國兩制,那麼於電影《毒戰》而言,則分明有著一片兩「色」的味道——一半大陸特色,一半香港特色。

如上所述的影片結尾自然算得上一種大陸特色(僅區別香港特色而言),這在杜琪峯很多電影裡都有所體現。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早期的《黑社會》系列。但與其他杜琪峯導演作品不同的是,《毒戰》除了在結尾上賦予了一貫的大陸特色外,在影片的場景打造和美學塑造上,也非常具有大陸特色。以往的杜琪峯警匪片,因為紮根於香港本土的緣故,十分鮮明的具有香港地域特色,令每一個港片愛好者都激動不已。而《毒戰》則完全離開了香港,紮根於內地一個叫作津海的城市(具體是哪個城市你肯定也知道)。正是由於這樣一番地域特色的轉移,影片一開始便富有了濃郁到撲鼻而來的內地氣息。當鏡頭從車流交織的高速路開始,到具有鮮明特色的收費站,再到無比接地氣的超載大巴車,再到具有標誌意義的十字路口和街邊飯店。螢幕上每一處場景都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你生出一種非常熟悉的本地化感覺。倘若不是故事差異化明顯,乍一看還以為是《神探亨特張》第二部出來了。而在美學塑造上,最鮮明不過的,便是影片整體色調和光線運用。以往杜琪峯警匪片出彩之處便是令人無比有感覺的色調和光線。深色調營造的戲劇張力和獨特用光所形成的光線分割畫面,令人於警匪鬥智鬥勇的刺激過程中,切身感受著一種別樣的緊張。但在《毒戰》里,我們看不到那樣的視覺效果,只能在寡淡的畫面中,一個接一個的被植入廣告所分神——而這也是十分鮮明的大陸特色。

但杜琪峯還是那個杜琪峯,即便是將賺錢的口袋撇向了內地,也還是脫離不了香港味道。即使地域上甚至一點都不與香港沾邊,也能在演員表現、劇情節奏、敘事手法、鏡頭語言以及動作場面上,一點一點的輸出香港特色。古天樂出場多少顯得有點土氣,但這一點都不妨礙他作為時下香港電影的代表演員讓本片首先抹上一筆香港色彩。綜觀古仔全片的表演,除了讚嘆他表演功力上的出色之外,那種香港演員特有的敬業態度,對得起每一個豎起的大拇指。要知道,可不是誰都願意犧牲那副帥氣的容貌來拼命射擊和被射擊至血肉模糊的。而當影片幕後主腦那香港七人組出場時,影片像湯裡撒了的碘鹽一樣,開始有了味道。不單是港腔賦予了香港味道,還有那種處事態度和方式,都是與內地截然不同的體現。而杜琪峯最令人嘆服之處就在於對劇情進展節奏的把控:你甚至總能在觀影過程中體會到一絲緊張和刺激同時又無法預知下一步會是怎樣發展的興奮。當然,最具香港特色的還是鏡頭語言和動作場面。雖然影片經歷了一個緊張但頗為平靜的文戲階段,卻絲毫不影響動作戲隨之帶來的那種酣暢刺激的觀賞體驗。杜琪峯以其獨有的手法,將槍戰展現得令人近乎陶醉。如果你看到連郭濤和李箐這樣的演員都能異常淡定從容的舉槍換槍連續開槍時,你就不會對本片的槍戰戲失望。而近在遲尺的連續射擊不中和打了很多遍之後才於一片血肉模糊中倒下去這種槍戰橋段,也是最香港特色不過的元素了。

影片繼承了杜琪峯導演大多數令人賞心悅目兼嘆為觀止的風格,同時也因為合拍片的緣故摻雜了很多鮮明的內地色彩。但這都絲毫不影響《毒戰》成為本階段頗為優秀的國產電影之一,一片兩「色」的警匪激戰,或許正在開啟一個屬於香港和內地聯手打造的時代。

輝煌與否,讓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