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

忠烈杨家将/一门忠烈杨家将/杨家将

6.4 / 2,342人    102分鐘

導演: 于仁泰
編劇: 黃子桓
演員: 吳尊 周渝民 鄭伊健 林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不是我

2013-04-05 06:17:45

落葉歸根日、逝者心安時—影評忠烈楊家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中國古往今來便是禮儀之邦。中國人講究追根溯源,「忠孝禮義」更是千百年來不變的美德佳話。
  4月4日為清明節,是祭祀祖先,懷念逝者的日子。中國人對「家」的觀念尤其看重。所以無論生者還是逝人對於回家的渴望有違強烈。因為家人永遠是心底最深的眷念。得意時喜與家人分享快樂、難過時願與家人分擔憂愁。從古至今,從生至死中國人對於「家」和「家人」的觀念之深均是他族不可及的。
   《忠烈楊家將》從影片一開始便在強調楊家一門的和樂祥融之景。七郎為六哥出頭打擂台失手殺死潘仁美之子潘豹,為什麼?因為「家人」。二郎為馬不忘告誡愛駒保護弟弟,為什麼?因為「家人」。楊業重罰兩子,出征前卻忍不住問道愛子傷勢,為什麼?因為「家人」。大郎明知此行兇多吉少仍執意帶弟弟們奔赴兩狼山,為什麼?因為「家人」。因為爹在那!因為娘希望看到一家團圓無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楊業自盡於蘇武廟前楊家六郎也要拼死帶回父親的屍體。這就是為什麼耶律原殺了楊家五郎後要收集起他們的兵器。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楊六郎的怒火,讓他停下帶楊老令公回家的腳步,好達成自己殺盡楊家七子的願望。只不過耶律原作為遼人他忽略了中國人對於「家」和「家人」的觀念。就像楊六郎說的「我背上的承諾比你的更多」。看看最後那場打鬥。雖然楊家兄弟不在,但每一副兵器都在打鬥中起到了作用。等於是楊業+楊家六子(七郎被潘仁美亂箭射死在寰州城外)對耶律原一人。我想這也是導演想要表達的觀念。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永遠都是「家人」內心的牽掛。家人與你同在。
  導演對於動作和戰爭場面的把控還是值得稱道的。楊家七子第一場遭遇戰,「火龍飛天」充滿新意。馬踏血河,二郎從屍山血海中扛起楊家軍旗。五郎替楊業刮骨療毒以及眾郎蘇武廟前燙鐵烙傷都無不充斥著濃濃的男性荷爾蒙。
  印象比較深的場景還有四郎和五郎土城前的壯烈和凌然。很喜歡那一段對白。「你不是說吃檳榔不好嗎?」「我需要亢奮」。好一對大敵目前還欣然赴死的楊四郎、楊五郎。
  說說我比較喜歡的幾個角色吧。
  楊大郎,鄭伊健的表現中規中矩吧。身為大哥,無論是銅鑼灣的陳浩南還是金沙灘前的楊大郎。都體現出了大哥的氣勢。陣前掌摑楊六郎沒看住弟弟那場戲,一氣呵成。看吳尊的表情應該也是被大哥的氣勢震懾到了。山谷前一夫當關,做好了第一個犧牲的準備。因為他是大哥!他答應了娘,要弟弟們和爹平安回家。在被耶律原單槍挑起的時候,他流下了眼淚。並不是因為怕死。是他從耶律原的話中讀出了自己的犧牲也許都換不來弟弟們平安回家。他心碎了。
  耶律原,對於耶律原身世的介紹能更好的幫助觀眾理解為什麼身為遼國元帥居然在陣前在國家利益面前為了一己私怨而枉送了大好戰局。要知道當時楊業已重傷。憑潘仁美的那點本事自然是不足以抵擋耶律原的。其實在耶律原這裡,也能體現出「家人」的觀念。他對楊大郎說「你爹殺我爹於陣前,我不怪他,但我不能放過你們。因為我要你娘感受下我娘當年的痛苦,我要你娘更痛苦」。可以想像耶律原從小就活在痛苦和怨恨中。他看著自己的娘終日以淚洗面。他唯一活下去的理由興許就只是為了今天。所以當他有這個機會可以斬殺楊業和其七子的時候他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什麼大局為重。什麼對錯成敗在為父報仇面前都根本不值一提。我想這是耶律原對於「家人」錯誤的理解。
  潘仁美,潘仁美射殺楊七郎於寰州城外。有那麼一瞬間我是同情他的。因為當楊七郎說道:「我殺了你兒子,我願一命抵一命」時,潘仁美眼神中閃爍的淚光。可見作為一個父親他對兒子的疼愛。所以當時如果是作為一個父親角度來說,我真的沒那麼恨他。
  最後,我要說說楊三郎—周渝民。這是全片中時刻在閃光的角色。周渝民對於他的第一部古裝片奉獻了極為精湛的演技。曾擔心其年齡和性格會駕馭不了這個哥哥的角色。事實上我的擔心多餘了!出征前,楊三郎懷抱愛子的樣子有那麼一刻讓我恍惚他好像真的已為人父了!雖然只是一個鏡頭,但不得不說這個鏡頭下是仔仔沉澱多年的演技。因為你終於發現原來花澤類抱著自己孩子的畫面也是不違和的。
  出征首戰,楊三郎「火龍飛天」幾乎零傷亡即攻克了防線。雖然耶律原事後說明此戰只為試探。但他派遣手下大將蕭風狙擊楊三郎足以證明他對這位楊家神箭手的忌諱。
  兩狼山圍剿。大郎拍了拍三郎的肩膀。三郎便心領神會。此時便能看出,楊三郎在楊家軍的地位。是一個可以一箭定乾坤的主。護父突圍楊三郎瞻前顧後卻忙而不亂,一眾遼軍見三郎一搭弓便嚇的趴在地上盾牌護身。可見遼軍對於楊三郎的忌憚。
  蘇武廟前,他獨自倒在樹下。大郎遞過燒紅的兵器。側影下他只是接過燙在傷口上,便再無多話。楊業自盡於李陵碑前,第一個發現的人是楊三郎!為什麼?因為他是最機警的。哥哥和弟弟們可以休息。他不可以。因為狼性使然!
  金黃色的稻穗田、凌烈烈的楊三郎。從眼神到動作,周渝民形神兼備的演繹出楊家最不多話卻又最心細凌厲的一子。一場稻田弓箭對決堪稱全片最大亮點!因為就武器來說,弓箭的觀賞性無疑也是最高的。三郎最後拔箭飈肉近距離射殺蕭風的鏡頭絕對燃燒了所有的男性荷爾蒙。
  《忠烈楊家將》做為一部商業電影,總體是合格的。劇情雖經不起推敲但說實話這樣一部題材。確實不是賣弄劇情。它的場面、動作和一眾型男的演出已經是值回票價了。可能它不是一部完全遵循原著的電影,但它的所有改動在我看來大部份也是合乎情理的,如有人質疑楊家將居然不用槍。我想是為了視覺需要,都用槍也真的不好看。如果沒有這部電影也許我只知道楊六郎、楊五郎、穆桂英、楊宗保。但這部電影下來我記住了所有郎。更記住了楊三郎。金黃色的稻穗田、凌烈烈的楊三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