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

忠烈杨家将/一门忠烈杨家将/杨家将

6.4 / 2,342人    102分鐘

導演: 于仁泰
編劇: 黃子桓
演員: 吳尊 周渝民 鄭伊健 林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鴉火堂

2013-04-07 07:01:48

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


 
    《忠烈楊家將》由香港著名導演於仁泰執導,鄭少秋、徐帆、鄭伊健、於波、周渝民、李晨、林峰、吳尊、付辛博、邵兵、安以軒等聯合主演,目前正在各大院線上演。本片擁有全明星陣容,以其坐實抱虛、精心鍛造的藝術高蹈奉獻了一部開創新格局的中國古裝戰爭電影。在我看來,本片最大的成功在於其採取民間敘事立場演繹戰爭題材,從而體現了真正的平民價值觀。


    首先是以民間視角透視了「愛國」這一主題的永恆價值。影片中的楊家老少兩代八口(楊繼業與其七子)舍小家,顧大家,赴國難,殺寇敵,一戰金沙灘,再戰兩狼山,視死如歸,以血肉之軀築成衛國長城,可敬可佩,可歌可泣。尤其是凝聚其中的前赴後繼、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面對外族侵擾和西方列強欺凌,反抗侵略、保家衛國理想的集中展現。在影片中,為了這種追求,楊老令公以年近花甲高齡披掛上陣,佘老太君親送白首同心、相濡以沫的丈夫上戰場;為了這種追求,老父戰死了,楊門七子繼承遺志繼續戰鬥。在中國曆史上,似此「滿門忠烈」的絕非僅此一家。我國通俗小說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將小說」《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以及《岳家將》等無不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閃耀著璀璨的理想主義光芒。其次是以民間視角表達了反對戰爭,祈望和平的價值觀。


    本片雖然基於真實的歷史,但其中虛構的成份其實佔了很大一部份,例如其中楊家七子的身份,潘仁美的形象等等。影片卻以講述史實的口吻來講述故事,尤其是影片最後以字幕的「文獻形式」讓人真假難辨,這就不免給了某些人本片「篡改歷史」的口實。但我並不讚同這種觀點。同樣地,為什麼千百年來乃至更長的時間內民間如此迷戀「評書」、「演義」等形式的說唱藝術?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這是民間認可的唯一歷史,承載了中國民間世界的歷史觀、價值觀,成為對抗現實的彼岸理想的背書。如果說電影是一門缺憾的藝術,那麼歷史本身就幾乎等同缺憾,它不可還原,不可預測,不可假設,更不可重來,但歷史卻與電影具有共性——「任何歷史都不過是當代史」——歷史的可剪輯性,既不是簡單的意淫,更不是無謂的馬後炮,而是一種紀念,一種褒貶,更是人民群眾書寫歷史的絕妙形式。正如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劉少奇所說:「好在歷史是由人民書寫的。」其實人民從來都沒失去過自己的歷史話語權。本片與其所取材的傳統「評書」、「演義」絕非當下媚俗、膚淺的「戲說」可比,正是人民歷史話語權在當代藝術中最好的展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