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浪蕩世代--On the Road

在路上/浪荡青春(港)/浪荡世代(台)

6.1 / 36,993人    124分鐘 | 137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華特薩勒斯
編劇: 荷西里維拉
演員: 山姆萊利 蓋瑞特荷德倫 克莉絲汀史都華 克莉斯汀鄧斯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怪力亂神

2013-04-08 14:56:13

依然愛你 Love you as ever


我無法確切地說出垮掉一代對我影響有多大或者我對它有多熱愛,只能以兩個事實來說明一些問題,大學的一次重要Presentation和最後的畢業論文,我都選擇了這個主題。

那是2011年,我站在講台上,對著一班愣頭青說,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即將於2012年上映,希望到時我們可以看到。

現在是2013年,在下載許久之後,我終於在出發去歐洲之前看了這部電影。公路電影公路小說平時不敢隨便碰,只能在出發前夕或路上看,那撞擊胸膛的感覺才能與身體爆發出一致的節奏。

在差評無數的情況下,我仍偏執地對這部電影持好感。一是對在路上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感情,二是電影基本忠於原著,三是畫面太美。

豆瓣和IMDb上都充斥著批評,而且IMDb比豆瓣分給得還低,才6.0, 有不留情面的美國觀眾評論說這是我這麼多年看過最爛的電影,儘管我如此喜歡凱魯亞克。中國觀眾說,沒內涵,從頭到尾就是fuck。

從純電影敘事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確實一塌糊塗,幾乎沒有任何戲劇衝突和起承轉合,敘事線模糊,故事需要的情節僅被破碎的畫面堆疊而成,像流水帳一樣交代某某於某年在某處做了什麼,repeat and repeat。不熟知小說的觀眾看起來會抓狂,我靠,這是拍故事電影嗎,紀錄片呢嘛,關於某浪子性濫交的羅曼史嗎!

但是對於我而言,這不是一次純粹的觀影,而是把在頭腦中想像了無數次的畫面呈現在了眼前,我就像看真人秀一樣看給我講過無數遍故事的那個人把他的故事演繹了一遍。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迪恩,但敘述者是賽爾,也就是作者凱魯亞克,作為敘事者,從影片中也能感到,他只是一個觀察者(即使他偶爾參與到情節中),觀察著身邊的人尤其是迪恩,然後將他所看到的敘述出來。據說凱魯亞克是花了三個星期一鼓作氣將《在路上》的原手稿用打字機敲了出來,完全「意識流」(這個意識流跟文學上的流派不是一個意思)地將自己的回憶敲在了那長長的稿紙上。所以凱魯亞克原著就基本是這樣一種流動著的隨意『拼貼』狀態,把自己想到的直接寫下來,根本沒有為寫作技巧費心思(雖然出版前經過些許修改,但都不大),這種寫作方式後來影響了許多人,被稱為「自發性」寫作。
但不可否認,電影中也有體現,就是在長達7年的「在路上」生涯中,凱魯亞克隨時隨地都在用筆和本記錄所發生的事,這長久的積累才釀酒了最後成稿的一氣呵成。

基於凱魯亞克的寫作方式,小說註定也是支離破碎沒有強烈情節線的,而且充滿口語化表達。其實讀起來頗費勁,至少對於一個非英語母語讀者而言是如此。《在路上》在美國引起轟動影響重大,也是因為民眾在語言上對其的認同。有多少中國人真的把《在路上》的譯本從頭到尾看完了的……在英語沒有爐火純青的狀態下看英語原版又無法理解到其中很多語言的精髓。據我觀察,大多數中國人應該讀的是《在路上》07年王永年譯的版本。而我敢說,這個譯本就是堆狗屎。至少我自己沒讀下去,因為前面幾頁已經讓我覺得狗屎得難以為繼了。在一次採訪中,王永年自己都說,他不認同垮掉一代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請問,對所譯作品有意見的譯者會把原著翻譯得惟妙惟肖麼。最佳的翻譯本實際上出現在90年代初期,由文楚安譯。文楚安是川大的外語學院的老師,他自己就非常推崇垮掉一代的文化,並下工夫研究過垮掉一代,在語言上又頗有造詣,所以當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在路上》應該是中國最經典的版本。但遺憾的是,在90年代人人急急忙忙奔赴小康的年代,在沒有文藝青年爛大街的年代,在背包客文化遠在天邊的年代,並沒有太多人注意到這本封面低調的書。更令人遺憾的是,文楚安老師在2005年去世,再也無法對垮掉一代發表更多。我不知道為什麼07年不重版當年的版本,而是找了個這麼蹩腳的翻譯者翻譯出這麼蹩腳的作品,雖然這個版本的封面做的相當文藝(這也是吸引那麼多人買下這本書的部份原因吧),完全足夠裝潢書架用來裝逼。我注意了一下,《搭車去柏林》片子裡,劉暢帶的那本《在路上》就是這個版本,我真心為劉暢和《在路上》遺憾,因為他們都不小心裝了個不那麼好的逼。稍微了解過中外文學比較的人都知道,翻譯對於外國文學的價值和傳播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翻譯其實就是一種再創造的美學,不信可以自己嘗試一下,你能體會到那奇妙的過程。我看的《在路上》電影版字幕組非常棒,電影有句台詞是「you grow in roots?」字幕是「你沒長腳啊?放在當時的情景(發錢的嫌棄賽爾站著不動)多神道。建議字幕組嘗試翻譯原著。

所以可以說,電影基本是還原了原著,發揚原著的寫作精神進行拍攝精神。導演華特•塞勒斯並非等閒之輩,是拍出過經典片《中央車站》和《摩托車日記》的名導。雖然《摩托車日記》也和《在路上》一樣被詬病,但我們要承認,他並非在亂改原著瞎拍。每部文學改編電影都是導演表達自己對原著的詮釋。如果他忠於原著來拍,說明他覺得原著就表達出了他所想表達的,或者,他覺得原著就夠好,無需改編。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因為原著太經典被理解出太多層意義,改編成任何一種都會招來八方唾沫,導演只好跟著原著走。
我相信華特是第一種。

一定程度上,影像比文字更適合讓人了解故事本身。你願意花幾天甚至更長閱讀一本糜爛生活的流水帳還是寧願花兩小時不費腦子地看一部畫面精美的流水帳電影?也正是看完了電影,我才終於想明白哽在我心頭許久的疑問。迪恩,是絕對的中心人物,風流倜儻,魅力四射,但是仔細想想,本質上,他也就是個花花公子或者更難聽點,縱情聲色的混混而已,他並不代表時代,因為這樣的人幾乎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有,可能你我身邊就有。但因為他被一個年輕又浪漫的作家遇見並加入到生活,他便被這個作家的浪漫情懷套上「神聖」的光環。可能他就是作家內心想要的另一個自己,所羨慕卻無法放開雙手雙腳去放蕩的生活,所以作家滿心欣賞和崇拜地仰望他,扶持他,跟隨他,為他犧牲,並覺得他做的一切都是神聖的。凡事罩上文藝的光環都會被無限昇華。這部電影裡,小混混迪恩還隨時帶著一本《追憶似水年華》,瞬間將他從一個浪蕩屌絲昇華為一個不羈深沉的浪子。解構個更神聖的,李白,不就一到處蹭吃蹭喝的酒鬼嗎,這樣的人現在社會也滿地都是,但是他會寫詩,寫很好的詩,於是他就成了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詩仙。
這樣的解構一方面是煞風景,一方面是還原本質。但也說明一個問題,人類社會還是很高贊文化意味的,因為這是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可以脫離物質創造精神文化,並且能將著文化推上雲端盡情仰望而對地面不管不顧。

但是很遺憾,作為比文學作品更接地氣的電影,如果它徹底脫離了地面,或者脫離得不好,也就只能狠狠地摔得一地粉碎。

於是只剩下我等對雲端愚蠢一樣執著和深愛的人還在看完電影后悵然若失地想要move,move,mov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