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狸先生--The Beaver

海狸/海狸先生(台)/爱在手狸(港)

6.6 / 48,737人    91分鐘

導演: 茱蒂福斯特
演員: 梅爾吉勃遜 茱蒂福斯特 珍妮佛勞倫斯 安東葉爾欽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爽啊爽

2013-04-09 03:57:17

那些無知無畏的年輕人


       通常我在自己的文字里很少提及別人,即使有提及也絕少為主角出現,這件事也是我今天才發現,主要不是我這個人太自我,而是我不太善於窺視別人。但今天是例外,「我」要讓位給一個「她」,她是我今天做公車遇到的售票員,說實話,長的有點醜,從她問我目的地的口音我猜應該也不是廣東人,不過千萬別誤會,我並非歧視她是一個長的醜的非廣東籍打工仔,事實上我們是同一陣營的,我是想闡述一一種感覺,平凡到平庸的感覺,放在人潮里即刻被淹沒,見面分開後也不會想起的那種人,那可是相當大的一群人。好鋪墊夠了,接著說,她應該是剛當售票員不久,有一無一的和我旁邊的司機搭話,公交公司是有規定的,為避免事故一般禁止和司機講話的,她顯然還不習慣,當然了這個我並不是太介意,在等綠燈的空擋,她突然問司機,公車旁邊的那輛褐色是什麼車,我應聲望去,是輛保時捷911,司機說,法拉利……(作為一個司機,你太不專業了啊大哥)我隨口糾正到,「應該是保時捷吧。」司機大哥好像面子上有點過不去,為了掩飾一下自己知識面的缺乏,他說,恩,這車你一輩子都買不起的,那靚車可以買周圍 (指當時一起等紅燈的)所有車。其實他又錯了,公交車其實也挺貴的,一個好幾百萬,這些就先不糾結,我們明白他的意思就行——是想說這車很屌。小姑兩一聽不服氣了,她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現在買不起,以後我一定買的起,到我開上的時候你別裝著不認識我balabala……那調調就像陳勝吳廣起義時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不是開玩笑的語氣。其實這種話,放在我以前說不定也會脫口而出,我最討厭那種看不起人的人了,自己明明是個屌絲,還看不起和你一個階級的人,她買不起你就買的起嗎?不過隨著這些年年齡增長,我大概是說不出口了,更不會為天真的小妹妹出頭,至於為什麼說不出口,這裡就有太多原因了:去很多地方,做過各種工作,見識過了有錢有權的沒錢沒權的,明白了一簡單的道理:從古至今,不平等不公平,從來都是如此的,從中國到外國即使到了幾萬光年宇宙外,都是不公平的,王侯將相真的是有種乎的,投胎是門大學問。你真的一輩子在怎麼努力,都很難買輛保時捷的,即使你不當售票員了,干更有前途的事,以你的學歷姿色,除非你中了彩票,買保時捷的機率就和你中彩票的機率一樣低了。
     
       很刻薄是吧,現實如此,我這個人從來不買彩票,也不相信運氣,以前還相信腳踏實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什麼的,現在好像這個也不完全信了。有一篇心理學的文章里說,賭徒和彩迷都是樂觀主義者,因為只有這種人,才相信奇蹟,相對的,我應該是悲觀主義者,長大了就知道,生活總是事與願違的,太多事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天分,背景,人脈,運氣,不可控的事情多之又多,中國人口基數這麼大,競爭這麼大,你說自己能吃苦,還有人不要命的呢,你覺得自己夠優秀吧,那還有讀研出國拿全額獎學金的呢,何況你既不優秀也不幸運》……

         其實寫這篇文章真不是嘲笑這位售票員,我也不是對買不起保時捷耿耿於懷,事實上,我對車不感興趣,我佩服的很多人,都是對物質不怎麼感興趣,像格瓦拉,列儂,王小波,劉曉東……即使像李嘉誠,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文章說他每天坐公交上班的故事,雖然我不信(公交里坐滿了他的保鏢說不定比開車更貴)但是我覺得這種對物質的態度很可貴。我不爽的是我自己,我不知道何時何地丟了對未來的憧憬,這種憧憬曾經伴隨我中考高考大學一路走來,可是現在沒了,就像被小偷偷走了一樣,突然無影無蹤,太多的理由讓我對這個世界失去信心:權利的不公平貪官情婦商人一丘之貉,唯利是圖的企業,污染了空氣污染了水還要再污染土地,自私自利的人,吃盡元素週期表,全球變暖,物種消失,你以為明天會更好嗎,可是明天還是老樣子說不定更糟。為什麼要說服自己欺騙自己相信未來?就連寫的人都瘋了,這不是諷刺嗎?像你這種戶口都很難落在深圳的人,你拿什麼去買保時捷,這不是搞笑嗎?南極的企鵝因為從沒見過人,所以也不怕人,人因無知所以無畏。無知不是天真更不是可愛,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懂不懂?就連這個詞都不是形容我們的,是形容「紅顏」薄命的美女的,說了這麼多你到底懂不懂?

       寫到這我也不知道怎麼進行下去了,估計讀到這裡也被我這種陰鬱的負面情緒弄的不想活了。憂鬱症大概就是這樣發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有抑鬱症,但是我知道我有,梅爾·吉普森也知道自己有,那是種看透世界的絕望,重度抑鬱症患者最後就是完完全全的放棄自己,因為他們是表達不出來的,只有自殺。不過我還不是,我和梅一樣,還想再搶救一下,其實我覺得重新塑造一個人格沒什麼不好的,我們不是一直提倡,讓自己變的更好嗎,變更美,更成功,更和藹,變的自己都不認識自己。我看海狸先生就挺不錯的,又活力又幽默,簡直就是正能量的典範。但是精神病患者容易走極端,認為非黑即白,到最後海狸人格會完全控制自己,「自己」不存在了,其實也相當於自殺了。電影最後還是給了一個光明的尾巴,梅為了家庭,用決絕的方式切斷先生和自己的聯繫,拯救自己,其實我覺得這才是電影的一個硬傷,如果是家庭的力量救了他,他之前3年為什麼沒好?對於我這種輕度患者來說,自我拯救,才是關鍵,竇文濤不是說自己的座右銘是「我覺得我還能再搶救一下!」嗎,他在主持《文濤拍案》那陣子也傳得了憂鬱症的,後來節目停了,還有崔永元,都是看到的真實太多,他們沒死成,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還是他們不想死,張國榮最後跳下去了,絕不是周圍關心他的人太少。

        就這樣吧,作為一個神經病,我的話實在太多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