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悲惨世界/孤星泪(港)/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

7.5 / 347,297人    158分鐘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維克多雨果
演員: 休傑克曼 羅素克洛 安海瑟薇 亞曼達塞佛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ya

2013-04-12 19:14:31

對《悲慘世界》的思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哎,看完《悲慘世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但我並不清楚是什麼牽動著自己的內心。然後上網查找影評,總覺得要差點什麼。
我以前看電影或者看書都會傾向於用幾個詞來闡釋其意義,比如愛、生命、力量。但往後的生活經歷告訴我:生活不是幾個詞能夠概括的。不過對事物的認識或者成長,或許就是從幾個詞開始的。從對幾個詞的專注開始,不斷思考、不斷理解、不斷融合,慢慢擴展成一種模糊的、混沌狀態,最終在某些時刻、因為一些事情便看得清晰了。上升到最後一個層次或許需要幾十年抑或是幾年。
當然要加深對電影或者文學作品的理解,或許首先要從原創者的寫作背景、生平經歷進行思考,也就是說,要去理解作者為什麼能寫出這本書,這本書和他的經歷有什麼關係,書中的情節、人物和他個人有著怎樣的聯結,書中的觀點有哪些是理想主義的、哪些是現實的。不過我對電影沒有那麼深的研究,通常只是汲取自己想汲取的一面,一方面汲取精神意義豐富自己;另一方面,汲取現實意義警戒自己。
那麼我是怎麼想起來看這部電影的?是因為看了一位心理諮詢師的影評,他從作者的生平進行了解析,文中提到的各種情節以及這位諮詢師看完電影后的釋放吸引了我。儘管我的生活並不算壓抑,但也渴望得到同樣的釋放或者說精神層次的提升。但是看完電影,卻再也不想對雨果的生平進行了解,因為他的內心都已經展現在裡面了。如果像雨果生平中描述的他在現實生活中不斷找女人的肉體,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或許人的一部份殘缺,對殘缺部份的渴望,才使他創作了理想的世界。個人認為,雨果的內在世界是純美的。不過為何能寫出如此巨著的他卻不能讓自己免於輪迴呢?這讓我感到很難理解。因為雨果的生平描述中雨果及其子女都生活得很不幸福。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恐懼嗎?(在這裡用「恐懼」這個詞,是因為影片中的沙威不斷出現,我認為沙威在影片中代表的就是「恐懼」,每一次沙威出現冉阿讓都會躲起來。不過每當冉阿讓敢於面對沙威時卻又讓冉阿讓有了新的改變。)
現在談談我對這部電影給的感受:震撼、感動、傷心。呵呵,至於為什麼有這些感受,我並不清楚。
在觀影過程中,每次沙威出現時,我都想把他幹掉;另外,我不斷在猜測冉阿讓的慈悲和善良會將自己害死。結果出乎意料,冉阿讓總能化險為夷,他對沙威慈悲,但仍然對危險保持很高的警惕,並能做出有效地對策。這算是慈悲與智慧嗎?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這種慈悲的人是否能像冉阿讓那樣及時地規避危險呢?為何不能為何能?
在這裡我寫的不是影評,而是我對電影的一些思考。
(1)為什麼沙威會看見市長的力氣大後就想起了冉阿讓?作者為何要將冉阿讓塑造成一個力氣很大的人?力氣大象徵著什麼,是否是生命力的一種象徵?是否有這樣的假設:如果沒有力氣,不去抗爭,就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生存;如果沒有這樣的「力氣」存在,冉阿讓就不可能花錢買下礦山,也不能當上市長?
(2)是什麼力量促使冉阿讓去法庭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法庭審判的情節又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冉阿讓承認後,對指證者說的那些話體現了什麼,是輪迴,是彰顯生命力量的不同之處嗎?為何冉阿讓能夠出獄並仍然保有尊嚴,而那兩個指證人不能?
(3)冉阿讓承認自己的罪過後,為什麼要走?而且在出走的過程中一次次化險為夷?換做其他人會怎麼做?那麼冉阿讓和那些「和冉阿讓一樣慈悲但不能逃脫」(或者說:具有慈悲但得不到好報)的人,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他能夠化險為夷,是否是因為冉阿讓在面對自己慈悲的時候,仍然有對現實的覺知,即他清楚地知道現實的殘酷、人性的邪惡,以及他懂得尋找能夠保護他的東西?
(4)去接「女兒」的時候,冉阿讓看見了什麼?他從「女兒」身上看見了什麼?從收養「女兒」的家庭中看見了什麼?(因為觀看影片,你就會發現這段的對話蹩腳,顯示著赤裸裸的貪婪)。
(5)冉阿讓為何最後沒有去倫敦?他從「女兒」身上看見了什麼?為何就能面對沙威了?是因為「女兒」有人可以依靠了嗎?
呵呵,以上就是個人對影片的思考。而答案已經在這些思考裡面了。如果你也看過影片,你有著怎樣的思考呢?歡迎補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