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艦奇航記2:星戰大怒吼--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

星际旅行2:可汗怒吼/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星空奇遇记2:大汗的愤怒(港)

7.7 / 129,295人    113分鐘 | USA:116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尼古拉斯‧梅耶
編劇: 尼古拉斯‧梅耶
演員: 威廉沙特納 李奧納德尼莫伊 詹姆士都亨 克絲汀艾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杯具的誕生

2013-04-13 22:39:07

外國觀影者的評價與分析推薦(更新中)


11部電影裡復仇的故事一大堆,最明顯的有st7,st9,st10和st11,而st11的nero和st2的khan是一個類型的,兩者都是被主角搞得失去了家園失去了愛人的男人,但按理來說,nero由信任spockprime的好人轉變為一個仇視他以及另一個字宙的悲劇人物應該更能打動人心,但當人看過khan這個梟雄的復仇後,nero的復仇即便規模那麼大也難以有什麼衝擊力(我已經刨去了spock死亡給ST II加載的份量),nero給了我一種「他已經完全瘋了」的感覺,而khan的行為看似已經毫不邏輯,給我「他是個瘋子」的感覺,但我並不覺得他做的事是瘋事。

果然我最喜歡復仇故事了嗎……ST 2是11部電影裡最喜歡的,看了該有三遍了……(雖然只有一次完整的……而且看第一遍的時候我不停地被khan的胸分神|||)以下推薦詞里不時會有fangirl dancing出現,要怪就怪電影本來就蠻slashy的吧……但基本來說,看了2號影評後,這片的slash成份已經被我忽略不計了。

***排名不分先後***

1、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 - 25th Anniversary Retrospective Review
craigerscinemacorner.com/Reviews/star_trek_2_the_wrath_of_khan.htm

這評論還是比較中肯的,作者在底下列了他心中的十一部電影排名,雖然他在該影評里寫了他覺得ST1缺乏人性,但依舊把它排在了第四(我覺得它的缺點不是缺乏人性,而是和ST II的人性側重點不一樣,敘說方式也不同。如果說ST II是成功把最終劇本搬上了大螢幕,ST I就是劇本初稿直接上了螢幕——連轉場的時候我都覺得能清晰看到一個人舉著個「轉場」牌子走過去,它像本有聲書——而且是非母語有聲書——你得專注地去理解:如果你專注於故事線進展你會發現它設計的巧妙,但若你想看影像,無論演員有多賣力的表演,始終感覺難填滿故事漫長節奏的空隙)。扯太多了,這裡他說的一個重點是《雙城記》(spock送kirk的生日禮物,在送書時和結尾時kirk分別引用了一句書里開頭和結尾的話)的隱喻是如何融入ST II的。我沒看過雙城記,只知道是現實主義作品,看了1號影評和2號後去查了一下。本影評里作者寫的是《雙城記》給出的是明喻——spock代表了sidney carton,kirk則代表了sidney carton暗戀的(雖然已經表白了)Lucy——我就不說這比喻有多麼slashy了……這個明喻的體現就在最後spock是如何犧牲了自己救了kirk以及整條船的,在《雙》里,sidney則是代lucy的丈夫charles darnay去死了,以讓lucy幸福。但這裡還得提一句,雖然我心中歡樂的slash火焰似乎要被這句話澆滅——lucy大概是很感激sidney,不過她絕對對他沒意思……不過下面看看2號影評里是怎麼說的。

2、CULT MOVIE REVIEW - 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
johnkennethmuir.wordpress.com/2010/09/26/cult-movie-review-star-trek-ii-the-wrath-of-khan-1982/

這篇比上一篇深入,我們都從DVD評論裡知道ST II是脫自三本小說——文藝復興時期清教徒彌爾頓的《失樂園》,美國著名近代史詩型小說《白鯨記》,以及狄更斯的《雙城記》——這篇評論三本書都分析到了,而且綜合分析了電影。

剛才說了1號影評只粗淺地指出了電影與《雙城記》的直接相關性,這篇2號影評則是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的。作者認為spock還是代表了犧牲了自己的sidney carton,但對sidney在書里是為了他對lucy的愛而代替darnay去死只是輕描淡寫,作者持有的觀點是sidney是為了darnay而死的。對沒看過狄更斯原著只看過劇情簡介的人來看,會懷疑這篇影評作者被slash燒壞了腦子,sidney和darnay在書中是最明顯的關係是情敵,這個sidney為darnay而死是怎麼來的?我谷歌了一下兩人的relationship,一開始發現很多人問這兩人是否有親戚關係我還很奇怪,後來發現了出處,待後面說明。這裡先介紹一下《雙城記》,當然,我的介紹圍繞的是現在要討論的sidney和darnay來的,因此敘述比例和書中篇幅嚴重不同。

darnay是個法國貴族後裔,他老子很壞(記住,他老子是法國大革命要打倒的對象),他這人則是紳士的典範,斷絕了與老子的關係,後來愛上了lucy,lucy的一些親人和親近之人又與darnay的法國老子方面有仇,具體不談。而sidney這個人物則是個有才華但似乎自甘墮落的英國公子哥,當然他有一刻溫柔善良的心,他愛lucy但不會去破壞lucy和darnay的關係,他不喜歡darnay卻不是一味地因為他是情敵,更因為他認為對方是他應該能成為卻無法成為的人,最後,由於之前lucy親近之人對darnay老子的仇,darnay被判死刑,而sidney這個人物大概中途成長了很多決定代替darnay去死(有一點得說一下,darnay和sidney長得很像,前者第一次被判刑後要處刑時就是因為這點而使刑罰中止了,這點看似沒啥聯繫,但內有乾坤後面會提到)。sidney在法國死後被人歌頌,而darnay雖和lucy幸福生活在一起還有了孩子但他覺得在法國不好混,於是去了英國靠教法語當老師過活,生活平淡和美。

現在開始談談這篇影評的作者從《雙城記》里提取的是什麼。有兩點,一個是比較貼近的類比,一個是整個電影的主題之一。

作者認為darnay和sidney兩人是一個整體,一個人的兩面,有人說他們是狄更斯自己的一部份,有人寫《雙城記》的評論也一個個分析了小說里到底有多少狄更斯以自己為原型創造的人物,在此不一一列舉。回到這個分成了darnay和sidney兩部份的整體,我們都知道kirk在ST III最後對sarek說的話吧,「如果不這麼做,我失去的是我的靈魂」。而且,TOS裡的鐵三角也是類似的設定,ks是兩個面,而mccoy是來平衡他們的。所以,這裡作者從《雙城記》里提取了第一點——spock救的不光是他的thyla(咱不管那三個定義你取哪個了,我這裡取的是三者)和kirk打死也不會放棄的船,他救的是自己的另一半(我們一定都忘了此時的spock是艦長,雖然他開始以kirk若在艦上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奪得指揮權而把艦長席讓了出來,但理論上說,企業號是spock的。當然難說spock對企業號的感情是否和kirk對它的一樣,但至少從一定的情感和他的職責上,企業號是很重要的。扯遠了。)靈魂。其實影評1和2都指出了spock救的是船,當然,他默默去了而不是告訴kirk也是為kirk做了個決定,他犧牲自己而非犧牲kirk也是救了kirk(畢竟,若kirk知道有這種必死的辦法的話,他恐怕不會讓spock去送死,可能的結果是他死活攔著spock最後在對方否定一切可能後自己衝進去,當然,如果他不被spock給掐暈的話。我不認為他還能像TOS里某集一樣把spock送去必死的任務。現在他對spock的感情——參見ST III里他那行屍走肉的慘烈生活——讓他會寧願自己死也不願意看著spock死——別問我他為啥不考慮spock看著他死是個神馬感受……)。

第二點是人物的轉化。《雙城記》里雙城的對比是英國的上升和法國的沒落——即sidney向死而生而被人傳誦和天之驕子的darnay最終歸於平淡。ST II里沒那麼單一線性。spock的死當然被艦上所有人銘記在心,他的精神得到了昇華,但我們從ST III里知道這並沒被聯邦高層看得有多重。kirk卻沒有歸於平淡,畢竟這不是對《雙》的照搬,而且這個電影的結尾需要做好未來不再延續拍的打算,如果現在就讓kirk一蹶不振了這電影的主題一下就壓抑了,很少有電影會給一個壓抑的結尾,但kirk的確是down了,從小林丸測試上看得出來,kirk開始很自豪自己能欺騙了測試,在khan與他在這部電影裡的第一次相見里也靠耍計謀把對方船搞癱瘓了,但後來,khan把kirk逼到了必敗之地,這是低潮,他是真絕望了。一重打擊是他陷入了小林丸測試這個抽象心理上的低谷,二重打擊是現實里他處在一個無法反敗為勝的現實計策低谷,三重打擊是他得靠朋友的犧牲(他不可控的)而陷入了人生低谷。所以,這裡kirk已經不是歸於平淡了,他根本是跌到谷底。在這裡,最後影片賦予了kirk承遺志繼續探索的希望,但真正熟悉ST I的人不用ST III描寫的kirk各種無法適應沒有spock的生活就知道,這希望一如ST I里spock去了Gol後他感受到的一樣,他無法在缺少spock的企業號以及別人身上找到慰藉。

在這裡,有人可能會問spock不像sidney一樣開始是一種自暴自棄的狀態啊,kirk也不像darnay一樣一開始是天之驕子啊,ST II不是說他中年危機了嗎。現在,把矛頭稍微轉一轉,先看spock。spock的確不像spock一樣自暴自棄,但他在學院教書難道就是充分發展才華了?他開始一直作為kirk的副手伴他左右我們可以認為他們情比金堅,兩人一起工作效率最高什麼的。但我們看看spock還幹過什麼,一,第一次五年計劃後,沒過多久他就受不了自己心裡分裂的內部自我認知了,於是去了gol,這不算自暴自棄,他的確是去追求純理性去了,但那樣也絕對不能說他沒在逃避。二,ST I後spock去了學院教書,你可以說他是要休養生息了,而且kirk也是地勤,他們不想分開神馬的,但是無論spock如何對指揮沒興趣,去教書也絕對是浪費了,他這比kirk中年危機更不堪,簡直直接跳到老年了,你那瓦肯人兩倍於人類的壽命設定去哪裡了。再看kirk,忽略現在的中年危機和他一次一次的各種危機,他是艦隊的明星艦長的事實不會改變,他的過去無論是學院時期還是後來,是一系列奇蹟和光榮記錄,所以總的來說,kirk的跌倒谷底是就整個系列來說而非ST II一部電影。若覺得牽強,一會兒在分析《失樂園》的意像是會說到,若你只願把目光侷限於ST II一部電影也可以說的通,但需要加上電影裡khan間接的視角,kirk在他多年與世隔絕的眼裡還是那個強勢的艦長,於是時間跨度必然會連結到劇集。

總算說完了《雙城記》的問題,現在來說在ST II里沒太被深入的《白鯨記》。它說了什麼?一個船長由於多年前被一頭白鯨弄殘了腿於是要找白鯨報仇的故事,最後兩者同歸於盡了。乍看有三點和ST II對應——某人被欺負,某人要報復,某人報仇心切到要同歸於盡——但其實只有一點是電影真正應用到的,也就是復仇的執念讓khan抱著與kirk同歸於盡的決心做出了一系列完全看不出khan這個基因改造人類應有的宏圖大略之類高智商的行為。畢竟,復仇是被人欺負的充分不必要條件,但復仇到要同歸於盡就是極端個例了。影評的作者指出了一點是khan的不理智行為(被部下勸拿走genesis就走,他卻不聽)和他一開始要復仇都源於他妻子的死,不過之前的簡單報仇可以看做膚淺的「你欺負了我(的人)我要報復你」,而報仇心切則源於他對自己的憎恨,他悔恨身為一個牛人無法保護自己的妻子,他是個處於絕地的人,不報仇就沒活路了對不起妻子。

《白鯨記》需要和《失樂園》一起看,因為兩者都是復仇的故事,在本片中都是khan找kirk尋仇相關的,不同於《雙城記》的隱喻是落於kirk和spock二人。《失樂園》的故事的簡介看上去和聖經故事沒什麼區別,但至少它沒那麼乾巴巴的敘述故事,注重了人物內心的思想和人物間的矛盾,仔細看只是借了聖經的皮,探討的是作者的原罪觀——雖然書里著重用的是亞當夏娃在上帝眼裡的視角。

書里有5個主要人物,上帝,聖子耶穌,亞等夏娃,路西法/撒旦/蛇。電影裡基本沒管亞當夏娃的事,著重說的是撒旦(khan)和上帝(kirk)的事,也就是撒旦被上帝流放地獄,他通過引誘夏娃吃禁果讓他們被逐出伊甸園而找上帝復仇。

在TOS劇集khan出場時,是《失樂園》的故事明確地指導了劇集的方向,那時候可沒有《白鯨記》和《雙城記》的隱喻,khan他那時候就已經將看作了撒旦(他最後還問kirk是否讀過彌爾頓),非常貼切,因為書中的路西法成為撒旦後說了「寧願在地獄裡為王也不願在天堂俯首稱臣」,和khan接受了kirk給的讓他去帶著自己的人過流放生活是完全一樣的,而且khan佔領企業號也完全照應著路西法對天堂的第一次叛亂。

到了ST II就更明顯了,編劇直接讓《失樂園》的線延續了下來,書中撒旦不是直接帶上一群人殺上天堂找上帝報仇的,他是發現了一個新天堂——上帝安置亞當夏娃的伊甸園——於是惡向膽邊生。我不清楚他是想佔領失樂園還是只想誘惑亞當夏娃墮落,如果他是兩者都想,那和khan的行為更貼:khan想奪走genesis對應了他要自己的伊甸園/天堂,khan把checov和那個黑人艦長裝了寄生蟲策反對應了撒旦的誘惑。

以上是《失樂園》和ST II情節上的對應,另外,還有深層對應,與《白鯨記》中的極端復仇情結合二為一。《失樂園》探討了原罪問題,原罪是如何產生的,彌爾頓是把自由意志和原罪聯繫在一起的?看《失樂園》的書評里有人提到,康德說過「自由不是體現在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能不做什麼」。彌爾頓認為,罪不是上帝造,而是上帝將自由意志賜予個體,個體若用的好,他自然沒有創造原罪,他是有愛和信仰的,他通過了上帝的考驗,比如耶穌,而更多情況是,人用的不好,比如亞當夏娃,比如撒旦。所以,歸結過來就是khan沒有好好的運用他的自由意志,他沒有見好就收,而是一味沉迷於復仇。

此外還有一個小插曲,《失樂園》中有三個層次的地方,天堂(包括上帝的住所和伊甸園),人間(亞當夏娃被貶的地方),地獄(撒旦被貶的地方)。但在khan的故事線里,只有兩個地方,khan所在的沙漠星球(地獄)與聯邦和Gensis星(天堂和伊甸園),我們都知道聯邦並不完美,但無疑,星際迷航系列裡的聯邦是個烏托邦式的地方,也就是天堂,人間反而消失了。當然,要把ST的世界看成人間和天堂的合體,我也沒太大意見,畢竟在khan故事線里隱喻了聯邦是天堂只是個彩蛋而已。

三本書的問題基本講透了,下面,2號影評作者還說了一些其他零碎的東西。

他扯到了社會問題上,作者說他還寫過一個社會背景對1983年007和ST II的影響。ST II里多次提到了新老交班、經驗問題。和美國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80年代的青少年被稱為「享樂的一代」,他們的父母是六十年代的「垮掉的一代」,80年代時候,人們擔心新老無法交班。ST II里有兩個這種新一代——saavik和david,他們的能力無疑很強,但前者被kirk批缺乏經驗,後者和kirk幾乎從頭到尾鬧彆扭。

作者還提了一個點,他沒深入探討,不過至少他提到了,而很多影評對此只是一帶而過。小林丸測試每個影評都有提,有的還從頭到尾談過,但很多忽略了最後khan復仇倒計時時候艦橋從kirk到以前舊部的恐懼。記住,這是八十年代初的電影,那時候即便出現一人救一人的情節也是在被救者積極抗爭的情況下正好被另一人救了的。ST II打破了這種「我來助你一把」的模式,他是徹徹底底的「我來拯救你」模式。而且,似乎nimoy在ST I後不準備在飾演Spock的角色了,後來聽說ST II里spock會掛掉於是他就來演了。電影發行前,的確大眾有一個「spock會死」的認知,但這個認知在電影開頭的小林丸測試大家都「死了」里被淡化了,觀眾以為前期宣傳「spock會死」不過是噱頭,所以,最後的拯救與死亡衝擊力才那麼大。

最後提幾個上面漏了說的小點,不作仔細分析。khan熟知莎士比亞作品,其中就有《李爾王》,當然,他自然也熟知《失樂園》《白鯨記》——上述三本書都在他的圖書收藏里,這更說明了khan自知自己的化身就是這些作品裡的復仇者,他也知道若照著書中的情節走下去他會有什麼結局,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他在ST II里半引用或者引用了《白鯨記》裡的三處。

kirk的原型一直是hornblower,一個英國海軍艦長——一個幾乎完美的小說人物。

***

待續,下次找一篇著重分析spock心態的來寫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