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G.I. Joe: Retaliation

特种部队全面反击/义勇群英毒蛇反击战(港)/特种部队正面对决(台)

5.7 / 187,765人    110分鐘 | 122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朱浩偉
編劇: 雷特瑞斯
演員: 查寧泰坦 布魯斯威利 巨石強森 雷派克 李炳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right

2013-04-14 15:50:44

《特種部隊2》:蜀中無大將


    《特種部隊》和《變形金剛》系列屬於影視作品中很奇特的兩個存在,奇特之處在於這兩個系列都首先是孩之寶發售的玩具,然後才衍生出漫畫,動畫,電影等。基於此,不難理解它們有著故事性,人物設置和風格定位等多方面的先天不足或是模糊,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那些底蘊深厚的超級英雄們。區別在於,我們所熟知的那些超級英雄們,大都是基於一個創作者自己的想像,所創造出來的人物,故事和世界觀,這也充分地給影視作品提供了可參照的模板。當然,反過來想特種部隊這個系列給改編真人電影留出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就全看編導再創造的能力了。不過,該系列第一部《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走得就有些踉踉蹌蹌,但其「大片」外表還算光鮮。眼下這部讓我印象比較深的有這麼幾點,開始有講故事的范兒了(僅僅是范兒,與故事本身無關),人員流失特別嚴重以及資金投入明顯縮水。總之,特效和場面上的整體追求弱於第一部,有淪為雞肋大片之勢。

    第一部最廣受詬病的是指哪兒打哪兒的故事,更像是同一撥人物在不同地點發生戰鬥的拼接,尤其最後那冗長乏味的高潮,看得出錢沒少花但情緒始終對不上點。本片故事本身也無太大起色,但講故事的感覺開始有了,快節奏的推進和對觀眾情緒的調動使得觀影的過程不至於冷場。故事的展開多了幾分野心,由於第一部埋下的假總統伏筆,這一部加入了一個特種部隊被「遺棄」的設定,進而變成了反派眼鏡蛇方面與G.I.Joe特種部隊完成了身份上的置換,正方人物不得不為了證明白己並拯救世界而戰。劇情的發起點及幾個主要人物的引出讓我一度覺得這個路子保持下去能在故事層面完勝前作,可惜好景不長,在劇情全面鋪開的過程中,一下被打回了原型,該凌亂的繼續凌亂,該無腦的仍舊無腦。很多人經常忽略這樣一個事實,越是商業大片就越要注重對故事的打磨,因為拋開故事的依託,那些動作場面的堆砌和明星光環的展現便什麼都不是。另外,導演方面,作為新晉華裔導演的朱浩偉在這樣的大製作中的角色更接近於一個執行導演,事實上,從操作層面看,他已經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作為續集的影片想要標榜自己血統純正從而吸引已存在的大批影迷,慣常做法是儘可能的找回原班人馬。最近的例子便是5月底即將上映的《宿醉3》,在這個三部曲里三大男主角及亞裔猥瑣男貫穿始終從而也保障了該系列的高人氣。眼下這個特種部隊系列由於本身人物眾多同時也需要新角色加入帶來的新鮮感,所以找回全部原班人馬肯定不現實,但起碼也得保證幾個骨幹出場吧。可這個續集的人員構成是明顯少了主心骨的感覺,多方面原因造成人員流失特別嚴重。說到原班人馬,細數下來這裡應該有4位(或有遺漏),一個是人氣急速飆升卻在本片打了醬油的查寧•塔圖姆,一個是本就是醬油的總統扮演者,以骨幹形式得以保留的就只剩下了白幽靈和蛇眼了。倒不如下次直接拍個以白幽靈和蛇眼前世今生為主線的番外篇算了,沒準兒故事看起來還不那麼混亂,東方元素發揮的空間更大。事實上,李秉憲扮演的白幽靈已經成為了這個真人電影系列入氣最高的人物,自身表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拜其他眾多人物的塑造無力所賜。

    本片中真正打主力的成了巨石強森(道恩•強森),角色定位是Team Leader,其實這個定位和他個人形象氣質不太相符,至少以現在的狀態,他出演配角或是反派會更加出彩。年事已高的布魯斯•威利斯後半程才插上一腳,屬於演了半部電影,他扮演的G.I.Joe創始人本應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可在整體風格凌亂劇情無腦的情況下,什麼也體現不出來,反倒有種莫名其妙之感。反派方面,較之第一集則明顯式微了,可能由於缺乏知名演員的參與,本片似乎主動放棄了對反派人物的塑造,比如第一部中由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飾演的眼鏡蛇指揮官,這部由於他的缺席這個反派Boss的角色淪為了路人甲一般的存在,只在幾個地方走了個過場。凡此種種,都讓我有了種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感覺。即便從最單純的正邪對峙角度看,這樣的角色構成也讓影片顯得很雞肋。

    這部原定於2012暑期檔上映的大片被「拖」到現在,官方說法是轉3D之需,從現在披露的資訊來看,轉3D是一方面,主要還是當時試映後口碑中等偏下,尤其觀眾對查寧•塔圖姆打醬油的不滿,所以片方補拍了一些戲份,主要是塔圖姆和強森的互動,讓醬油表面上看得過去些。現在看來,不得不說延期上映非常明智,在高手林立的暑期檔以本片的質量確實顯得底氣不足或者說難以實現更大的作為,而放現在這個不溫不火的復活節時段本片則生動的展現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感覺,總算是找到了幾分自己「大片」應有的存在感和優越性。至少在《鋼鐵人3》之前,本片的空間是很足的,而在中國,以其大片姿態吸引足夠多的目光更是沒有問題。

    在此類來得快去得更快的大片扎堆的時代里,本片有沒有什麼東西能留下點屬於自己的印記呢?第一部裡的「巴黎追逐戰」被許多人所記住了,而這一部里就屬「雪山忍者大戰」最為出彩了。其實比起那些炮火連天的硬裝貨,真正能留在觀眾心裡的,是那些電影人運用自己的才華和想像力精心設計的場面,不是只有千瘡百孔才叫震撼,點到為止也算一種境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