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浮世鴻雲

2013-04-17 04:46:08

《林肯》:主旋律是永遠的旋律


亦如導演史匹柏所稱,這不是一部戰爭片。大段大段對白把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分歧和爭鬥全部停留在嘴皮子上,對於不太關注政黨糾紛和歷史事件,又在各種大鬍子中看不清人物的情況之下,此片對觀眾們來講,完全是一次痛苦的折磨。期盼著等待重口味橋段的觀眾們,也會失望至極,儘管這是事關南北戰爭的鴻篇巨製,也許是為了照顧黑人們的那段悲催記憶,根本沒有太多血雨腥風的場面出現。只是在一味的表現著林肯的父愛和對妻子的忍耐,再有就是帶領著一眾議員們智慧的奪取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最終勝利。順帶張揚著美式的人格多麼高尚,制度多麼完美,最終似乎又為人類爭取到巨大的利益。如果最後林肯沒被刺殺,折射出「陽光下的陰影」,那就真是達到完美的境界,成就又一番無可挑剔的洗腦過程。

儘管影片把被李敖稱為的文抄公的林肯表現的風度翩翩智慧無雙,其實在基本的表現原則上,與我朝高大光輝的領袖形象別無二致。當如今米國深陷斷崖式的經濟危機多年不能自撥,差點沒被俄羅斯導演拍成吸血鬼林肯的《吸血鬼獵人林肯》時,米國公知們確實應該義無返顧的站出來為國家的英雄人物正名一下。在當下民主黨與共和黨為了爭奪總統席位不惜把國家搞向分裂的時期,讓雙方都冷靜下來回顧一下歷史,一百多年前的分歧要比現在強烈殘酷得多,米國人民還是可以團結一心突破萬難邁向新未來,儘管犧牲了個把英雄,也足以證明米國人民是無比偉大的,不是那麼小腸雞肚的。還有什麼事不能坐下來好好商談,更何況國家利益是高於一切的。這次把黑人們的怨氣發洩了,七千多萬的印第安人冤魂不知何時才能被召回,或許,那將成為永遠的秘密,就像排華法案一般,被掩蓋在米式的遮羞布下,永不得照進光明。

當然,為了照顧史匹柏老爺子的情緒,這次在奧斯卡沒獲得最佳影片獎和劇本獎,也沒獲得最佳導演獎,給個最佳藝術指導獎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這是一部大手筆的揮灑,而真正的贏家是英國演員丹尼爾·戴·路易斯。至於我們有些個旁觀者也跟著瞎起鬨,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對於歷史你們懂多少,對於政治你們又懂多少,如果什麼都不懂,就別在這把人家的旋律當成自己的旋律裝陶醉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