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

忠烈杨家将/一门忠烈杨家将/杨家将

6.4 / 2,342人    102分鐘

導演: 于仁泰
編劇: 黃子桓
演員: 吳尊 周渝民 鄭伊健 林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桃夭夭

2013-04-17 08:06:33

被某些現代價值取向完全侵蝕的你,當然不懂楊家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趁著剛看完熱乎,來寫寫對這部電影的評論吧。

廢話:會去看《忠烈楊家將》完全是因為作為大齡單身女青年的LZ依然還懷有著一顆與外表極不搭配的花痴少女之心。於是約了閨密,其中還略有插曲差點看不到這部電影。順便吐槽一下票房的失敗完全是因為宣傳不到位!


該從哪裡說起呢?

臨近暮年的楊業穿起多年前的盔甲,為國征戰沙場。對手是被自己殺死的敵將之子,主將是與自己有家仇的政敵。兵戎相見,風雲突變,腹背受敵,龍困淺灘。敵方主帥耶律原最想要的並不是擊破北宋邊境的防線,而是要他楊業戰死沙場,身首異處。甚至,是要七子也來陪葬。方能消得其母夜夜痛哭,抱憾終生的怨念。是怨,而不是仇。戰死沙場原是軍人的歸宿,這是無法擺脫的命運。怨就怨在,親人因為戰爭別離,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遺憾。
笑楊業愚忠的你當然不懂!!他身為人臣忠於國君,這是天理,是當然的歸屬。即使明知結局慘烈,依然笑對生死。命在於他並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信念,是追求。為國捐軀是每個軍人的最高榮譽,這一切,都重於生命。

佘賽花夜半驚夢,三更時分踏夜而行去見世外高人。高人一語道破吉凶——戰爭是禍的源頭,怎麼能吉?楊夫人不愧是女中豪傑,當然明白高人所指。而其實她也早已明白,每一次與夫君的分別,都可能是最後一面。此時的她其實已經有了送七子上戰場尋回父親的念頭。高人差童子送來字條——「當知天命難為,七子去六子回」。(對這句其實一直有爭議。到底原話如此指的是老六楊延昭,還是被佘賽花把「一」改成了「六」?)其實這句話的重點是在「天命難違」四個字上。
笑楊夫人屈從於命運的你當然不懂!!她為人妻為人母,夫君親兒都是熱血男兒,是固國之將。即使某天傳來噩耗,也都是命中注定,無法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所以她並不抱怨,而且安於天命。這不是軟弱,而是隨遇而安的淡然。

七子整裝待發,上戰場殺敵救父。分別拜別妻兒家母,溫情悽美的離別之後,楊夫人讓老大看了高人的字條。老大是明白母親的,因此他沒有猶豫。作為長子,這是他最後能做的——讓母親安心等待夫君和孩子的歸來。他甚至並沒有一絲牽掛之意,只是帶著略顯憨厚的微笑。
笑大郎愚孝的你當然不懂!!楊家長子,他的使命是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弟弟們盡兄長之情。他明白母親給他看字條是信任他,也是希望,即使是最後一面也要多看自己的兒子一眼。

七子率兵突圍,在兩狼山與父親匯合,才知中了敵人奸計。楊家軍一干人等用生命為楊家父子七人開闢了生路。任性衝動的七子獨自去向潘仁美討要援軍。潘仁美之子因楊七郎而死,他怎能不為親兒報仇?深知自己有去無回的七郎,死在了宋兵的亂箭之下。他的死,也許毫無所謂,但是作為他必須去領死,為的是父子之情兄弟之義。即使希望渺茫也祈求用自己一死換得父兄的一線生機。
笑七郎死得不明不白的你當然不懂!!事情因他的衝動而起,他的愧疚使得他不得安寧,只有一死,才能讓潘仁美消得心中惡氣,也唯有一死,才有希望讓父親兄長脫險。

楊業午夜夢迴,見到了七郎的魂魄,也明白了,他不能這樣活著回去——軍中的兄弟們都戰死沙場,作為將領,他是恥辱的,也是悔恨的。如果活著回去,是苟且偷生,將永世不得安寧。於是他撞死在石碑前,以銘其忠。
笑楊將軍死得毫無意義的你當然不懂!!軍人的榮譽,軍人的尊嚴,遠比性命重要,和他背對背肩並肩日夜共同殺敵的軍中同僚一死,他就已經是苟延殘喘了。軍人志比天高,義薄雲天,若是貪生怕死留楊家軍的一幹將士屍骨未寒,比讓他死還要難受千萬倍。

六郎堅持要帶父親的屍首回去。七子踏上了歸途。大郎二郎為了弟弟們,狹路抗敵,終究在抵擋了敵軍部份將領後倒在了塵土之中。
笑大郎自不量力,二郎莫名其妙的你當然不懂!!大郎浴血奮戰只為了讓更多的敵人與自己同歸於盡,只想為弟弟們多爭取返回的時間。他已經體力透支生命垂危之際,依然極力支撐地站著,揮刀砍向撲來的敵人,被耶律原一刀穿心卻依然睜著眼睛——他是為了兌現對母親的承諾,是為了一個兄長對弟弟們最後的關愛。二郎明知是赴死還毅然回頭,他寧願死也不想讓大哥一個人走黃泉路,如果不能一起或者回去,起碼自己能陪著大哥。兄弟之義,淋漓盡致。孝感天地,以血為證。

四郎五郎抵抗追兵,早已決定同生共死,奮戰沙場。以熊熊烈火阻擋敵軍追趕兄弟的去路,合二人之力血肉之軀將敵軍大部份主力推入懸崖,自己也墜落谷底。
笑他們求死心切的你當然不懂!!切斷了自己的退路,推自己走向死路,這才是最完美的結局。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追兵,跳下萬丈深淵,對他們來說,只是童年回憶的重現——年幼的兄弟倆,與夥伴嬉戲玩耍,歡快地跳進了池塘里。對他們來說,這也是歸處。

三郎讓六弟先走,留下來與敵軍弓箭手一決雌雄。在沒有了箭的情況下以身體作為箭靶,偷來了敵人的箭反擊成功,卻被耶律原一刀釘死在地上。
笑三郎死得難看的你當然不懂!!作為弓箭手,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智取。他的智源於必須抵抗敵人的決心,出於楊家之子不輸他人的勇氣,更在於勢在必得的信心。最後的死其實本就意料之中,即使沒有耶律原的一刀,已經身中劇毒體力透支的他也是凶多吉少。不過他還是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戰役。

六郎和耶律原的最終對決。百轉千回之後,六郎帶著父親的屍體,回到了家人的身邊。
笑六郎莫名其妙原地復活的你當然不懂!!笑他沒有頭腦,差點因為放過耶律原玩火自焚的你當然不懂!!人的信念,是可以高於一切的。很多時候,精神所託比物質肉體重要得多。他一時不殺耶律原,只是因為可憐他與自己一樣,身不由己,命該如此,殘兵敗將,即使放虎歸山也不足為患。他都知道,更因為想起了父輩的悲劇而不忍下殺手。也許他的實力並不如耶律原,但他背負的東西那麼重那麼多,是父親兄弟的生命,還有楊家代代相傳薪火不熄的忠義!

楊家父子。忠孝仁義禮智信。
忠,對國家。盡忠職守,死而後已。
孝,對父母。完成對母親的承諾,盡七子之力帶回父親遺體。
仁,對敵人。即使面對殺父仇敵依然能感同身受,有惻隱之心。
義,對兄弟對同僚。謹守義理,視死如歸。
禮,對君主,對政敵。恪守禮節,毫不動搖。
智,對戰局。決心為志,信心為智。有志有智,所向披靡。
信,對自己。信念在胸,心懷大義。他們活在自己的所信支持之下。信父母,信兄弟,信同僚,信自己。

身在現代浮華的物質社會,被某些現實的價值取向左右的你當然不懂楊家將!!因為你除了物質什麼都沒有。因此你讀不懂楊家父子的忠君愛國,看不懂他們的信念寄託,不知道生命對很多人來說不及一個「忠」字一個「義」字。人終有一死,這才是生命的意義,用什麼途逕到達這個終點,又有什麼區別?有誰能說得明白,什麼才是所謂的死得其所?
對於做什麼都貪圖功利,行什麼都必有目的的你當然不懂楊家將!!人生的意義又怎麼會旨在物質?如果沒有內在觀念、道德的支撐,人何異於禽獸?這世界上,有太多東西值得人拋棄一切去追尋,甚至是生命。蠅營狗苟的追逐物質和名利,把現實當作智慧。別忘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其實從來不是用作褒義的。背叛者即使有再大的功績也不過是一種卑躬屈膝。
如果,你看不懂楊家將,請不要以吐槽影片中的情節為樂趣,甚至是彰顯你的語言能力。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只是無知。對那些可以讓人用生命和鮮血洗禮的光輝信念和人生的終極意義,你顯然一無所知。


題外話:

1.本文的吐槽不針對任何影評或個人,只是對普遍價值取向的反思。請不要對號入座。LZ絕無任何敵意。

2.最近LZ因為寫畢業論文看了很多先秦古籍和宋朝的儒學經典,特別是對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感動不已。在我這個唯心主義者看來,物質世界不過是用來取悅精神的,因此精神家園才是根本。

3.電影裡我覺得最可憐的是馬兒們……真心這麼覺得……總覺得人都死有餘辜,戰馬真的好可憐~希望只是演戲,沒有傷到任何無辜的馬駒~

4.仔仔貼了鬍子很是帥氣,抱孩子的鏡頭非常有愛。李晨和林峰扔火把的鏡頭帥呆了。最後結局楊家父子共同穿戰服出場的一段更是氣勢恢宏!!!吳尊的古裝扮相真心負分。不喜歡安以軒在裡面的角色,就是紅顏禍水啊有木有!

5.其實楊家將大部份故事是民間杜撰,潘仁美歷史中的原型也並非奸佞之臣。故事發生在宋仁宗當政時期,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明君,為人勤儉仁德,深得民心,史學家對他也是稱頌不已。包青天這個大忠臣也是同一個時代的,還有他諫言唾濺君顏的事情,可見宋仁宗用人還是頗有見地的,對待臣子也是很符合君王之道的。因此發生這樣讓臣子送死的事情幾乎不可能。

6.給四星原因在於,我不喜歡戰爭,更不喜歡不完美的結局。矯情吧!

7.老爸長得像鄭伊健,因此大郎死的那邊哭得最慘……老爸祝你長命百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