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嬤的夢中情人--Forever Love[2013]

阿嬷的梦中情人/台湾有个好莱坞/ForeverLove

2.9 / 629人    124分鐘

導演: 北村豐晴 蕭力修
演員: 藍正龍 安心亞 天心 王柏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行與知

2013-04-18 05:04:56

寫給電影的情書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先說電影名的問題
  電影名對於票房是有很大影響的。絕大多數情況看電影對於人們來說是個社交方式,尤其現在這個混雜的影迷群體,獨自一個人到影院看到一對一對或一群一群的人有說有笑,都不好意思去湊熱鬧。所以大家看電影通常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想像一下,你和男/女朋友或者類男/女朋友(我發明的新詞,不解釋)到電影院,看到很多電影在上映,除了導演、演員標籤,電影名實在是選擇的時候的一個最重要的導向。


   當年《我11》即將上映時,就有人力勸王小帥換個名字,可是他還是堅持用這個帶有濃重個人色彩的名字。只看這個電影名讓人看了不知所云,如果放下拿捏的文藝強調好好說話就是《我十一歲》。


  《賽德克巴萊》上映時,有人勸導演魏德聖換名字,他不肯。先不管其他原因,首先電影名對於中國大陸的弱智觀影群體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難度,更別說讓他們在眾多大片面前選擇這樣一個不著調的題材了。如果翻譯成中文名《真正的英雄》,我賭一塊錢說票房一定好很多。對於這個電影名起的對很多人識記很難,但對於看完四小時電影的人來說卻是很容易。


   當然還有翻譯的問題,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如果不是有人推薦,我打死都不會主動去看有這樣一個名稱的電影。但是我相信這個電影名是為了迎合中國人的「重口味」後面加了「大鬧寶萊塢」,但片名給人感覺就是一部賣笑賺錢粗製濫造喜劇片。


   至於說這部電影,在大陸發行就該換個名字比如《奶奶的夢中情人》(寫到此處終於明白為什麼不翻譯成大陸習慣的漢語了),怕歧義也可翻譯成《夢中情人》啊,一看就能想到是小清新,專屬台灣的小清新。

小清新襲來(日本->台灣->大陸)
  台灣受日本殖民五十年,在文花上很多方面深深烙下日本印記。台灣的小清新電影就是很顯著的例子。我對日本電影不太了解,比如小津安二郎、黑澤明什麼的,不是我故意不看,是感覺自己現階段看不懂,沒有足夠底蘊的時候還是不去浪費時間了。


   但是我所看過的日本電影給我就兩種極端感覺,一種是超級噁心重口味,比如《本能》《感官世界》《花與蛇》和《豚鼠系列》;另一種就是超級純愛小清新,比如《情書》《戀空》《導盲犬小Q》《好想告訴你》和各物語。電影這種兩個極端一定是日本文化雙重性的一種表現。還沒有讀《菊與刀》,聽說「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武士道精神,日本精神絢爛如菊又嗜血如刀,或許此種複雜民族性格可以管窺一二。


   台灣的小清新在大陸掀起最近的旋風就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種現象級電影對於中國電影界甚至整個文化節來說難以輕易點評,但是我相信台灣的小清新正在風靡中國大陸。畢竟對於青春和愛情的完美渴望是每個人都有的,而電影院正是能給我們營造這種夢的最佳場所。



美麗神往的愛情
  《阿嬤的夢中情人》像所有的純愛小清新電影一樣,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感動就在兩個字「堅持」,這兩個字對於中國愛情電影來說十分常見。在東方文化中,永遠的徹底的身心佔有的愛情才是最值得擁有的愛情。


   當然對於愛情這個陳詞濫調的詞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無論是浪蕩不羈花花公子還是老實本分好好男人都一定或多或少有過對於一份完美愛情的嚮往。


   小清新愛情所營造的就是這種完美的愛情,它首先是一個完美的東西,其次才是一份愛情。我們所追求的是一份美好,讓人難以割捨。


   完美的東西如此少,以致於我們不斷追求鍥而不捨,卻往往不能如願以償。而在電影院裡沉浸在夢中,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美好體驗呢?



  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我想我是跑題了,對於台灣好萊塢和台灣黑白片沒有研究,卻明白這個電影是向台灣黑白片致敬的電影。能夠將對黑白片以及那些年的時光嵌入到如此唯美的電影裡著實體現了導演和編劇們的獨具匠心。

  「妳導我就演」。劉奇生作為導演因為被老闆騙,面臨四年的牢獄之災。在劉奇生的心理認為放手才是最好的解脫,認為蔣美月應該有更好的選擇,強忍著痛苦說:」蔣美月,沒有電影了「,轉身離去。鐵窗外的蔣美月歇斯底里一遍遍的呼喊著:」妳導我就演......「。看到此處有誰不會為之動容?大千世界裡有多少人能風雨同舟,芸芸眾生里有多少人能相伴一程?人與人的相逢相知,註定會成為美麗的傳說。你給我一句承諾,我為你守候一生。


       人總有謝幕的一天,都會有老去的時候,不管滄桑如何洗刷,不管歲月如何刻畫,他們依然深情滿懷。為了能讓年老失憶的蔣美月重新恢復記憶,劉奇生做盡瘋狂的事。在好萊塢大劇院放映那些重新剪輯的老電影時,年邁的蔣美月終於憶起往事,看著眼前白髮蒼蒼的愛人,這個守候了自己一生的男人,這個為了取悅自己甘願裝扮萬寶龍的男人,這個想盡一切辦法為了使她再笑的男人,在蔣美月的內心裡,歲月錯亂了他年輕的容顏,卻改變不了他憨憨的傻笑,改變不了他對自己的一往情深,更變不了這一生不離不棄的。


  「有夢最美,月娘相隨」,誓言太美,往往得不到圓滿。但在導演的安排下,為他們的結局畫下了完美的句點,他們的濃情虐戀滲入了觀眾的內心,最後不得不讓人落寞心傷,眼眶濕潤。「電影可以放二輪,但是人生永遠只有放首輪」,吻不住來世茫茫,吟今生情深款款。



   這是一份電影式的情書,寫給關於電影的愛情,也寫給關於愛情的電影,更是獻給過去的美好的舊時光。

   而所有對舊時光致敬的人都值得我們致敬。 (有摘抄家兄的影評,你猜是那三段?)

更多優質獨立影評請關注http://www.xingyuzhi.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