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胖尼殺很大--Bernie

伯尼/礼仪师真假杀人事件(港)/胖尼杀很大(台)

6.8 / 63,822人    99分鐘 | USA:104分鐘

導演: 李察林克雷特
編劇: 李察林克雷特
演員: 馬修麥康納 傑克布萊克 莎莉麥克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寒水

2013-04-18 17:00:07

幾抹溫暖,一點唏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迦太基,不是非洲北海岸的那個古老帝國,而是美國南部的一個小鎮,座落於德州東部的迦太基陽光充足,植被環繞,居民生活輕鬆愜意,怡然自得,有「德州最棒小鎮」之稱。上世紀4、50年代,小鎮地下埋藏的天然氣田令不少人發家致富。
到90年代,鎮上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影響逐漸顯著,直觀的體現就是小鎮的殯儀館人手不足,於是男主前來應聘:Bernie,男,單身,接近不惑,胖乎乎肉墩墩,聲線溫柔,待人友善,辦事周道,殯葬業大大小小林林總總份內分外的各種雜七雜八都處理的得心應手細緻入微體貼周到無可挑剔。沒過多久,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Bernie就成了小鎮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婦女,心中至善至美的存在。隨後女主登場:Marjorie,女,喪偶,年逾古稀,身形走樣,皮膚鬆弛,表情嚴肅,待人刻薄,小鎮居民都對她言有微詞心生芥蒂,甚至自己的親生兒孫也已不相往來,空有萬貫家財,形單影隻寡歡獨居。
老伴的葬禮讓Bernie和Marjorie結識,Bernie的好心腸一如既往,肉心畢竟非鐵石,一來二去,兩人漸漸如膠似漆,一起賞歌,結伴旅行,甚至家庭事務,Bernie也代Marjorie一併打理,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導演未可知,也不願去探究。時間一天一天過,畢竟秀才遇見兵,Marjorie的刻薄自私和控制佔有慾終於喚起了Bernie內心的小困獸,啪啪啪啪,連開四槍,Bernie匿屍於冷庫,如常生活,Marjorie失道寡助,行蹤無人問津,即使有人提及,Bernie也是各種搪塞遮掩,屍體一藏就是九個月,其間Bernie慷慨散財,大到當地教堂,小到普通人家,無不受其恩惠。東窗終於事發,小鎮居民無不驚異,Bernie那麼好,老太太那麼壞?!唯獨一人除外,檢察官Danny,堅持異地審判Bernie,因為「他(Bernie)好像對小鎮施了魔法」,迦太基沒有一個陪審團會嚴懲Bernie。審判遷地進行,一大番的唇槍舌劍,各方辯護律師無不巧舌如簧。最終裁定,五十年,不得假釋。
《伯尼》是自2003年的《搖滾學園》之後,導演理察•林克萊特與「熊貓」傑克•布萊克的再度聚首,1998年理察在《德克薩斯月刊》上讀到了相關事件的報導,自身就是德州人的理察•林克萊特馬上就被這一不尋常的事件吸引,他甚至去旁觀了Bernie的庭審,並且開始著手編寫劇本。而平時瘋瘋癲癲的胖子傑克布萊克之所以能得到溫柔的Bernie這一角色,除了胖嘟嘟的身形外,明亮的歌喉也是一大關鍵因素,這一點也在電影裡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只是看著傑克布萊克在那裡一本正經的扮溫柔,你也很難不莞爾一笑。馬修麥康納飾演Danny,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不近人情卻堅持法理,有點臭屁還有些許痞氣,馬修駕馭這種角色簡直手到擒來,看看他同年的表演:《殺手喬》裡的「吮指原味雞」和《魔力麥克》裡的脫衣舞男隊長。
理察林克萊特自《半夢半醒的人生》之後又帶了一種嶄新的電影呈現方式,一個半紀錄式的黑色喜劇,電影中幾個關鍵角色由演員完成,更多的訪談交給了與真實Bernie結識的迦太基小鎮的原住居民,全片明亮的色調和輕快的剪輯以及演員們自然又略荒誕的表演又把「演繹」和「記錄」的界限模糊化,演員和群眾的模糊化,電影台詞與真實採訪的模糊化。
法理與人情是事件中一個重要的衝突點,實際上電影裡理察在極力的模糊這一衝突,做法就是把拍攝採訪的重點放在人情之上,放大Bernie的人性優點,而Marjorie和Danny則顯得不通情理,刻薄自太甚至有些滑稽。就像最後法庭戲中各自的辯護律師,滔滔不絕言之鑿鑿,其實都在避重就輕,理察林克萊特就是Bernie的辯護手,在indiewire的訪談中,他也絲毫不迴避自己對於Bernie的偏愛,「他關心身邊的所有人,他多愁善感,他不是這種大壞蛋,真的。」
《伯尼》的觀感就像影片結尾字幕時那個老頭彈唱的民謠,用輕鬆的語調調侃的講述了一個荒誕卻真實的故事,效果就是儘管片頭用大字告訴你「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到了片尾,你看到真實的畫面還是會大吃一驚:「尼瑪那些訪談竟然是真的!」。而事實上,這只是一個被理察林克萊特模糊掉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