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受傷鴿子往南飛

2013-04-19 06:21:33

《點球成金》:心之所向,行之所選


    《點球成金》與其說是一部棒球電影,不如說它是一部布拉德·皮特電影。了解下內幕你就該知道,如果沒有皮特一再堅持出演,劇本一改3稿,並親自把關製片,這片子在索尼手裡早就夭折了。皮特的選擇證明了一切,《點球成金》提名2012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提名男主角,算上去年他另一部片子《生命之樹》,我們不經要問為什麼皮特的選擇總是對的?為什麼這些年他總是碰到好的導演、好的劇本?

     作為一部體育片,在故事上我一開始並不對它抱很大希望。美國人的宗教背景崇尚勵志和拚搏,而體育就是承載新教觀念的最好載體,我看過的10部體育片裡10部的內容都大同小異。不外乎是孱弱破敗、自暴自棄的球隊或個人,在精神領袖的大膽革新下,戰勝強敵實現勝利的標準美國夢。《成事在人》如此,《加油馬歇爾》如此,《弱點》亦如此……但不得不說,《點球成金》的勝利和比利在片中的勝利一樣,完全超越了「勝利」一詞的普世價值,從而讓「選擇」本身具備了更重的份量,在這一點上皮特的選擇和片中比利的選擇一脈相承,它告訴我們選擇本身就具有價值。

     片子前半部份中規中矩,一支窮困孱弱的大聯盟球隊,每每有點成績就被大球隊盤剝,自己千辛萬苦培養發掘的棒球新星,輕易就被有錢的球隊買走,按片中皮特的話說「運動家隊簡直就是揚基和紅襪的器官工廠」。輸球賣人之後,未來賽季前途渺茫,而球隊年邁的管理層頑固不化,只有他自己暗下決心改造球隊,就像多年前他自己的那個選擇一樣,你不選擇命運就會被命運選擇。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挖到一個耶魯經濟系高材生,靠著高材生一堆的微積分公式和自己不甘命運擺佈的決心,他開始了一場球隊的復興……

     觀片體驗上來說,我不得不承認,從來沒有一部體育片,把血脈噴張的鬥智鬥勇放在買賣球員的電話機旁,而非球場;從來沒有一部體育片把決策層的運籌帷幄表現的比分數的得失更血脈噴張;從來沒有一部體育片如此強調戲劇味濃郁的「命運選擇感」,以致於超越了非黑即白的簡單得失觀。影片結尾,皮特微笑的坐在球隊休息室裡,把紅襪隊的支票輕輕推給耶魯高材生,高材生看了一眼說「哇,你將成為有史以來薪酬最高的球隊經理人」。而尾聲的字母告訴我們他回絕了那張支票,非關忠誠非關僥倖,那是敢於「選擇」 的勇氣,青年時的選擇讓他斷送了自己的棒球夢,做了球隊經理後,他和你我一樣開始質疑自己從前的選擇,開始被迫屈服於球隊智囊的「經驗之談」,但就像皮特在片中說的「很少有經驗會重復發生」,困境之中與其戰戰兢兢,靠著經驗萎縮不前,不如放手一搏。這一搏非關成功、非關得失、甚至非關尊嚴,那是相信就要敢於去選擇的勇氣。我們太迷信選擇背後所帶來價值了,我們希望自己的選擇帶來一件工作,一個人,一筆錢……但我們往往忘記了選擇本身就是價值,生而為人,就該just do it ,那才是你我價值所在。

     我理想中的皮特應該就是這樣的傢伙。不然他不會製片出《點球成金》這樣的片子,不然他不會去嘗試《生命之樹》這樣晦澀的作品,不然他不會去演繹傑西詹姆斯這樣的惡棍。心之所向,行之所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