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李驥-Josh

2013-04-22 08:29:04

讓「英雄史觀」見鬼去吧!


伍迪艾倫在《愛在羅馬》里借角色說出他對「歲月」的感懷:「歲月沉澱下來的,不是智慧,而是疲憊。」(大意如此)

史匹柏的#林肯#到片尾的時候,戰爭快要結束,林肯去到前線見到總指軍格蘭特將軍。將軍說:「你比一年前看著老了十歲。」林肯站起來,彎著瘦長的身子,輕柔而嘶啞地說:「疲憊,已經深入骨髓了。」(大意如此)。

這句話說的非常令人動容。林肯說這話的時候,雖然是離被刺身亡僅僅幾個月,但比起伍迪艾倫老爺子,還是年輕的吧?

整部電影的林肯就是這樣:疲憊、消瘦、虛弱,令人擔心隨時都會DROP DEAD.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疲憊已經深入骨髓的未老先衰者,在四週內推進了「第十三修正案」的通過(用咱們的話就是將什麼什麼「寫進黨章」),並結束了南北戰爭,將美利堅推上了現代國家的道路。

我們不是美國人,也不研究美國曆史。我們知道林肯的事少之又少。在我們習慣性的「英雄史觀」里,他是一個廢除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的領袖和英雄,所以才會在DC有他的雕像審視著美利堅的政治心臟。然而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林肯不是英雄。甚至在美國的民主信仰和政治體制里,不可能存在英雄。

劇情

這部電影不是傳記片,只展示1865年,在南北戰爭結束前的四週里,林肯如何推動《第十三修正案》獲得眾院的通過,之後戰爭結束,最後簡略說到他的遇刺。整個片子焦點在政治,而非戰爭。大量對白和超級飽和的資訊量,呈現著圍繞修正案的各派勢力的鬥爭。而在「廢奴」這個「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潮流」的正義主題之下,即便廣受愛戴的林肯,也不惜動用各種不甚光彩的手段,極盡合縱連橫的能事,只為拉到關鍵性的20票。

劇情其實是很難懂的。淺表地說:林肯發動的南北戰爭,以及之後的《解放黑奴宣言》,法理的基礎並不十分堅實。而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必須將廢奴寫到憲法裡,才能去掉法理上的BUG。為這樣一個正義的目的,途徑只有一條,就是獲得眾院2/3議員的投票支持。美國曆史的關鍵性轉機,其實就是拉票。拉票於是可以不懌手段,甚至和平可以暫時擱置,只為在停戰前通過《修正案》。

「廢除奴隸制」是林肯真心誠意的信念嗎?抑或是政治上的權衡?電影裡的他,時常談論「人生而平等」,但歷史上也有很多說法,指稱林肯其實是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歷史,以及造就歷史的人物,並不是那麼黑白分明。

這部2.5個小時的電影,龐雜的劇情和人物關係,實際上是美國早期政治格局和院內院外政治勢力鬥爭的工筆寫照。林肯在其中是主角也不是主角。這個我們以為的英雄人物,政敵口中的「獨裁者」,其實異常困頓,心力交瘁,顫顫微微行走在薄冰之上。因為他只是一個總統,即便是戰時的總統。制約他的有各種力量,從憲法到院內瘋狂叫囂的反對派。一個偉大的總統,無非是稍為出色地影響到一個體制而已。民主的骨子裡沒有英雄,這就是三權分立。

人物

丹尼爾戴劉易斯基本就是林肯上身,他把林肯的心力交瘁和深入骨髓的疲憊演繹到逆天的地步。除了膜拜,沒有什麼好說。林肯和幾乎所有其他角色造型的真實度,也同樣沒有什麼好說。
然而有趣的是,這個林肯是史匹柏的創造。這位美國正統價值觀的代言人,學院派文藝片的巨擎,沒有拍出一個充滿戲劇性的英雄人物,也沒有繼《戰馬》再拍一部灑滿狗血的史詩大片,而是用陰暗的光錢和複雜的政治刻畫一個衰老疲憊而意志堅定的林肯。這是出乎我的意外的,在我看這也正是斯導的一大進步。

林肯這個人物在電影裡非常多面的。電影一開頭就有士兵們背誦他的《葛底斯堡演講》(在片尾演講又再出現了一次),似乎奠定了一個道德高地。而此後劇情的發展,導演卻著重於揭示為達目的的各種政治手段,以及人物內心的爭鬥。政治之外的家庭生活中的林肯,更是被喪子之痛和夫人的歇斯底里所折磨。他跟SALLY FIELD的那場忍無可忍終於爆發的那場戲,還有給兒子的那一耳光,讓人看到他內心更深處的痛苦和掙扎。

按我的揣測,片頭與片尾所呈現出的高調廢奴的「道德高地」,以及世俗淺表的神話和英雄化了的林肯,正是史匹柏和丹戴劉要「破」的東西。藉由林肯這個人的再刻畫,其實我們看到的是尚在孩童階段的美國民主政治。隱藏在紛紛擾擾的爭吵謾罵,以及各式各樣的陰暗手段後面,是一個人類精神的真正閃光發亮的東西: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從林肯到黑奴,無一不例外。

說到底#林肯#如果謳歌什麼的話,它謳歌的不是英雄林肯,而是藉由還原一段歷史和一個人物,歌頌「平等」這樣一個信念。

當然這部電影對於沉碎於《康熙微服私訪》這類精神鴉片的中國人來說,又有一層特殊的意義:讓「英雄史觀」見鬼去吧。

@李驥-Jos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