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飛鳥遊魚

2013-05-02 20:52:43

相關影訊


幕後製作:

一個夢想的實現

  追本窮源,《媽媽咪呀》中所講述的那個故事,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製片人朱迪·克萊默一直在積極地與阿巴樂隊(ABBA)的班尼·安德森和比約恩·奧瓦爾斯碰面商討,就第一部與其樂隊息息相關的舞台劇《西洋棋》進行了大範圍的剖析,克萊默表示自己被裡面所蘊含的力量深深地感動了:「畢竟,是阿巴樂隊創作了《舞會皇后》,而如今它已經成為現代最偉大的流行歌曲之一了。」克萊默受到了他們歌曲中的戲劇風格潛移默化的影響,決定重新籌備一個舞台劇,不僅僅能夠收錄阿巴樂隊的音樂,還能利用場景的安排,賦予其一個全新的故事形式。比如說阿巴樂隊具有最特殊意義的《勝者為王》,通過堂娜這個角色的傾情演繹,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還有原名為《我的故事》的一首傷感歌曲——堪稱阿巴樂隊有史以來最具突破意義的作品,同時也是這個樂隊在美國當之無愧的 Top10之一,則是讓觀眾的情感盡情地宣洩的一種媒介。
  儘管《媽媽咪呀》的內容,與阿巴樂隊在音樂方面的貢獻以及其成員和樂隊的歷史無關,但最初的時候,班尼·安德森和比約恩·奧瓦爾斯顯然並不想趟這個「渾水」,總之就是怎麼說都以搖頭來代替回答。然而製片人朱迪·克萊默卻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物盡其用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進行遊說,勸說這兩個人同意他們的歌作為整個舞台劇的基本……直到1995年,克萊默的堅持不懈終於得到了回報,兩人點頭應允,但前提是克萊默必須得提供一個好的故事本子,足以承載這些經典的歌曲,於是,克萊默轉變方向,又開始緊鑼密鼓地尋找一個天分傲人的作家,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兩年……1997年,克萊預設識了編劇凱薩琳·詹森,也意識到自己已經找到了那個具備著驚人的才華和情感的合適人選。
  朱迪·克萊默向凱薩琳·詹森簡要地概述了一下自己的要求,同時還對詹森解釋了一下,阿巴樂隊是如何同時捕獲兩個完全不同的年齡群體的喜愛的,因為他們的歌既有像這種適合年輕人、充滿了俏皮和天真的《親愛的》以及《舞會皇后》,也有更加成熟、極度反思、情感豐富的歌曲,比如說《勝者為王》和《懂我懂你》,所以克萊默堅持認為,阿巴樂隊的歌曲里本身就蘊含了一個能夠吸引幾代人的故事。
  另外,朱迪·克萊默還感覺到,凱薩琳·詹森似乎認為比約恩·奧瓦爾斯的歌詞裡面暗示的主題皆是一些與婚禮和假期有關的東西,克萊默回憶道:「我告訴詹森,必需要忘記這些歌,創作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說,沒有了這些歌,你的故事一樣精彩,一樣打動人心,而她確實採納了我的建議。」

音樂只是一種渲染氣氛的手段

  對於凱薩琳·詹森來說,為了這部舞台劇,她需要著手準備大量的前期工作,還將從A到Z仔細閱讀阿巴樂隊所有歌曲的歌詞部份,作為這一切的一個起點…… 詹森知道自己不得不建立一個游離於音樂之外的獨立故事框架,之後才是歌曲的有效選擇,來加強劇本的表現力度。隨後,詹森還意識到,她必須得時刻留意自己所選擇的阿巴樂隊的歌的曲速,它們的出現要完全符合故事發展到某一個程度時的節奏——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凱薩琳·詹森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成果,最終她創造了一個暖人心房、令人振奮的好故事,講述了兩代女人不同的愛情觀,以及輕率的愛和成熟的愛所產生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然後再在中間穿插了友誼、身份的註解以及願望的達成…… 詹森和朱迪·克萊默一致認為這樣的內容設定肯定能夠在所有人的心中引起相應的共鳴,對任何年齡段、不分男女、不論國籍,都能產生一股不容忽視的吸引力 ——就像阿巴樂隊的歌曲所達到的效果一樣。
  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劇本之後,朱迪·克萊默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物色合適的導演人選,她竟然成功地說服了在戲劇界非常受人尊敬的歌劇導演菲利達·勞埃德加入進來。看過劇本之後,就連勞埃德也禁不住為之著迷,不過他關注的可不僅僅是阿巴樂隊的歌曲,還有整個作品中那難得一見的沉靜氣質,勞埃德有條不紊地總結道:「如果不提前聲明,甚至就連班尼·安德森和比約恩·奧瓦爾斯本人也覺察不出來,這是一個根據他們的歌曲創作出來的故事。」
  在整個製作的過程中,阿巴樂隊和舞台劇工作組走得最近的是比約恩·奧瓦爾斯,他回憶道:「所有的事情都改變了,歌曲有的被接納,有的被捨棄。我還清楚地記得,凱薩琳·詹森真的了解我們的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詞的含義,要知道這裡可有上百首歌曲呢……而他們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要改變它們,而是融合它們。」
  至於班尼·安德森,則是到了這個舞台劇第一次試演的時候才出現在劇院裡的,他說:「我覺得,走進劇院的觀眾可能要被徹底地震撼住了,因為無論你之前是怎麼想的,看完劇之後,都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這就是《媽媽咪呀》的奇妙之處。歌曲的運用非常棒,以一種充滿智慧的方式起到了連接上下文的重要作用,推動著故事的發展,我一下子就被凱薩琳·詹森創造的一切所傾倒了,她現在可是我的偶像。」《媽媽咪呀》第一次面向觀眾正式登上舞台,是在1999年4月6日,地點是倫敦的愛德華王子劇院……到2005年6月,這部舞台劇正式公映第1000場,是百老匯中「壽命」最長的一部。
  《媽媽咪呀》在倫敦公演沒多久,就有數家電影公司表示願意投資將其改編成電影……最終,由湯姆·漢克斯與加里·高茲曼合辦的Playtone電影公司,聯合朱迪·克萊默的 Littlestar公司,共同擔起了改編影片的重任,身為製片人的漢克斯回憶自己當時看舞台劇時的情景:「差不多從第12分鐘開始,我就已經和其他觀眾一起站起來,隨著音樂輕聲哼唱。」另一位製片人高茲曼則表示:「將這部舞台劇改編成電影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一定要捕捉到這個故事在舞台上時所爆發的氣氛、能量和靈魂,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就能保證帶給大家一部偉大的電影。」

花絮:

·《綜藝》是這麼描述《媽媽咪呀》的製片人朱迪·克萊默和編劇凱薩琳·詹森的:"當她們一起製作舞台劇的時候,還是如此地一文不名,有的時候還要忍受來那個來自於瑞典的阿巴樂隊的責罵……可現如今,她們已經成為英格蘭最富有的兩個女人了。"
· 影片的片名也來自於阿巴樂隊的一首單曲……舞台劇版本的《媽媽咪呀》於1999年4月6日在倫敦的愛德華王子劇院首演,隨後轉戰北美,第一次公演的時間是 2000年5月23日,地點則是皇家亞歷山德拉劇院。之後原班演員人馬又來到舊金山進行巡演,並分別在洛杉磯和芝加哥待了一段時日,其中飾演堂娜的路易絲·皮特耶(Louise Pitre)和蘇菲的扮演者蒂娜·麥迪乾(Tina Maddigan)還以她們出色的天分受到邀請,在百老匯的版本中繼續出演相同的角色,並於2001年10月18日在冬日花園劇院正式拉開序幕--那裡也是音樂劇《貓》以前的大本營。目前為止,這部舞台劇已經在美國超過140個城市中巡演過了,同時還去了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進行交流演出。
·導演菲利達·勞埃德也執導過這部舞台劇在百老匯時的版本。
·曼迪·摩爾、阿曼達·拜恩斯、瑞秋·麥克亞當斯和艾米·羅森都曾是蘇菲這個角色的後備人選。
· 《媽媽咪呀》是第一部在位於松林製片廠中新007電影的攝影棚裡拍攝的影片,在《007:大戰皇家賭場》之後,這裡著了一場大火,如今所有的場景都已得到修復。現在,這個佔地59,000平方英尺的全新佈景,將會為影片中所有關乎晴空下的希臘的場景進行服務,包括音樂元素和舞蹈部份。
·班尼·安德森,阿巴樂隊的前成員之一,是影片中許多歌曲的作者,他將梅麗爾·斯特里普稱之為"一個奇蹟"……斯特里普專門去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為歌曲《勝者為王》進行錄音,而且是一遍通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