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遺落戰境--Oblivion

遗落战境/攻元(港)/遗忘星球

7 / 559,185人    124分鐘

導演: 約瑟夫柯金斯基
編劇: 威廉莫納漢 麥可安迪特
演員: 湯姆克魯斯 歐嘉‧柯瑞蘭寇 摩根佛里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殺豬刀

2013-05-11 04:45:36

人類的還鄉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小時候住的老爸單位的職工院裡,鄰居家的哥哥電腦里上裝了一款育碧公司引進的遊戲—《家園》。奔騰586的機子,WIN98的系統,《家園》幾乎已經是我當時見過畫面最為華麗的遊戲,浩瀚星海中的星際戰艦就像愛琴海上駛向特洛伊的艦隊。10年過去了,那畫面的震撼性之於當年的我就像《遺落戰境》之於今天的我一樣。但10年不解的謎題是:不見地球上的一切生靈,這個遊戲又與「家園」有何關係?
  
  2017年,在地球與外星人的決戰中,人類啟動核武器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球,被迫移往泰坦星,留下的是一片廢墟、戈壁、沙漠和蒼涼的大海。60年後,湯姆·克魯斯扮演的傑克和他的搭檔維多利亞就像瓦力一樣作為守護者清理這個人類曾經的家園,並時常受到來自殘餘的外星人的威脅。脫離了家園的人類,就像脫離了母體子宮的的嬰兒,與自己熟悉的環境割裂開來。沒有地球,家園的意義便不復存在。失去了家園的傑克時常毫無目的的逡巡在地球上,在曾經輝煌的帝國大廈看它如今斑駁倒塌的牆壁,在美國人另一精神圖騰的揚基體育場試想2017年最後一屆他未曾親眼見到的超級碗比賽的情景。他最愛的不過是在僅存的一片綠洲中搭起自己的木棚屋,播放平克·佛洛依德的唱片,帶上洋基隊的帽子投籃。因為「安全需要」,他關於過去生活的記憶被抹掉了,但他對於昔日的地球生活的懷念卻一刻也沒有停息。
  
  文學敘述中的「元社會」理論認為每一種文化都指向文化尋根和精神尋根,這是主體脫離母體之後的無疑的需求,這種需要求在主體的自我覺醒之後變成一種家園情結,在歷史中逐漸沉澱下來,指向尋根。戴錦華認為「元社會」是指「文學作品中處於困境中的社會」,消逝在記憶裡的社會是匆匆時光中不變的「在場者」,而「不在場」的主人公把自己的生存和家園連在一起的時候,就意味著有了責任和義務。《亂世佳人》中的橡樹園,《蝙蝠俠》中的韋恩莊園,《冷山》中故鄉田園都在故事的衝突點中起到了調解、解決衝突,推進入物上升的作用,就連羅慕蘭人星球的被毀也擔當了JJ執導的第一部《星際迷航》的故事導火索。
  
  西方角度的人類文明就是一部被家園放逐與重建家園的歷史。《聖經》以夏娃受到蛇的誘惑,鑄下大錯,和亞當被耶和華驅逐出伊甸園為始(似乎與影片中人類用核武器換回家園的滅亡互文),《創世紀》大部份內容都是其後代在無邊大地上奔波,尋找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的故事;而《出埃及記》則是摩西帶領猶太人過紅海建立猶太人家園的征程;至於《艾涅阿斯紀》是艾涅阿斯帶領特洛伊的遺民重回義大利建立家園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影片中反覆出現的奧德賽及其毀滅(fall down)也與西方文明的故土—古希臘文明中與主人公漂泊和重建被毀的家園形成了互文。奧德修斯在贏得特洛伊戰爭後卻遲遲未能回到家園,被迫在大海上漂泊近10年。《遺落戰境》所展現的西方元社會文明的深深鄉愁不止侷限於對那個曾經真實存在的美麗家園的眷念—那裡有帝國大廈、揚基體育場、《古羅馬歌謠集》、平克·佛洛依德,更重要地是尋找一種歸屬感。影片中摩根·弗里曼帶領的人類遺民的歸屬感部份便來自於他們共同生活的洞穴(象徵女陰,主體對母體的回歸),而飄蕩在高科技雲端住宅中的傑克卻沒能有這種家園歸屬感。歸屬感也可以來自於與「他者」對立的「己方」,影片自始至終都有一種濃烈的兩方勢力對峙的氣氛,而人類一方拯救同類、包括傳統人類朋友的象徵—狗,都是增強這種歸屬感的催化劑。傑克在的漫步逡巡無非是找求一種身有所屬之感,一種對家園宿命性失落的反抗與掙扎,一種擺脫孤獨挫折的強烈渴望,其間埋伏著現代審美主體對生命的感悟,對集體無意識「原始意象」—「家園」的心理感應,以及對種族遺傳密碼的模糊記憶和不自覺的感性認同。
  
  錢中文先生則說:今天的鄉愁,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改變了其性質與面貌,原有的形態仍然存在,但同時新的形態已經出現。這已是一種涉及人的生存的鄉愁,是人的精神飄零無依、棲居艱辛的鄉愁了。當生態危機的現實使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家園越來越失去原有的生機和活力,生態惡化導致的各種困境已經危機到人類生存的時候人類不得不審視反思自己今天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阿湯哥在中國首映見面會上說道他希望大家可以看這個電影兩遍,第二遍好好觀察鏡頭和科技下重現的地球,這顆我們共同生活的蔚藍星球。
  
  Oblivion按韋氏詞典解作:the state of not being aware of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you. 人類作惡不自知,待無家可還,日暮鄉關,斷腸方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