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

詹姆斯·迪恩/詹姆斯·迪恩

7.1 / 5,731人    120分鐘 | USA:95分鐘 (DVD version)

導演: 馬克賴德爾
編劇: 以色列侯羅維茲
演員: 詹姆斯法蘭科 麥可莫瑞提 瓦倫緹娜瑟薇 恩里科克蘭東尼 Edward Herrman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獨行瞎

2013-05-11 23:04:17

不羈的情結


   那年夏天,考研失敗,工作未定,在報社實習,認識了幾個熱愛電影的人。他們是電影記者、寫影評的自由撰稿人、學電影專業的大學生。每有新片上映,我們同去觀影,開研討會,再回報社寫稿。無論記者、大學生還是自由撰稿人,都是衣食無憂、生活輕盈,他們有時會談起去何處遊歷,辦份電影雜誌之類,我聽了心生嚮往,卻又覺得他們儘可以飄然於薔薇般的夢想中,而我卻是被緊緊束在家境艱難、出路狹窄的天地裡,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那些年大家都還在買盜版碟觀影,網路下載還未成大氣候,我於是常向這幾位朋友借碟觀影。有次向David借來了詹姆士 Dean的影碟,一個精裝的套盒,裡面呈放了他的全部作品:《伊甸園之東》、《無因的反叛》、《巨人》。
   《伊甸園之東》已經全無印象,《無因的反叛》留給我的記憶殘片是那件滿世界晃動的鮮紅夾克和那輛風馳電掣的摩托車。看到《巨人》時的某個瞬間,我的腎上腺素激增:他是我的菜。戴上牛仔帽是瀟灑不羈,露出經典髮型是不羈瀟灑,至於那靦腆的笑,木訥的言談,隨意揮灑的手勢,都在一分一分地增添這個人物的魅力。這個人物,不是片中野心勃勃又精神空虛的配角,而是詹姆士 Dean,無論演什麼都抹不掉那份不羈氣質的詹姆士 Dean。因為他,伊莉莎白·泰勒和她老公在我眼裡都黯淡無光了。
   David是那幫人中最接近不羈氣質的一個。瘦弱的男孩,偏偏裝著老成的口氣。他大約善於調情,私下聊天時偶爾會玩弄幾分小曖昧。不久,他開始追求我們這幫人中一位面貌清純的女孩,送花送禮,一番喧鬧後無果,又轉頭打起別個美女的主意來。好友曾經慫恿我追他,而我束縛太多,過著規矩的生活,和那些可以隨意展望夢想,輕易追逐異性的人,似乎離得太遠。我去異地工作後的第一個長假回家,和他聊天,說起他要送我(還是借我?忘了)的一張碟。還記得那碟是《杯酒人生》,那年奧斯卡的熱門。「已經為你留了很久了。」我沒時間去拿碟,此後也再無音訊,一如生命中許多匆促的過客,一如生活中某些瞬間曾經幻想過、展望過、努力過的可能性,煙花一綻便消失了。不羈,是個迢遙的夢。
   後來找了許多詹姆士 Dean的照片端詳:眼泡略帶浮腫,眼神裡透著似乎與生俱來的疲憊。英挺的鼻子立起了一股倔強,也讓稜角分明的臉龐更顯英俊。稍稍下垂的嘴角藏著憂鬱又無所謂的神氣。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何來這種揮之不去的疲憊與憂鬱呢?《詹姆斯·迪恩傳》給了一些線索:9歲時失去了最親愛的媽媽,冷漠的父親將他推給親戚,直至他大紅大紫,父親的冷漠也未有絲毫改變。那個9歲的男孩在火車上靠著媽媽的棺材,和媽媽說話。在陌生的親戚家,他孤獨地騎著自行車遊蕩在墳冢間。一個鏡頭晃過,他已變成了年輕人,高高吹起的頭髮,飛馳的摩托車,熟悉的經典造型。我不知道這個敏感的孩子是如何度過那段孤苦無告的幽暗歲月的,或許那眼神中的疲憊和嘴角的憂鬱就是那段歲月的烙印。
   在電影裡,詹姆士 Dean總是一副無所謂的神氣:第一次試鏡時,面對大導演伊利亞·卡贊時,面對古板保守的經紀人時。他常常雙眉緊鎖,神情疲憊,卻又在不經意間拋出一個沒心沒肺的燦爛笑容。他似乎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全不在意世人的目光;但在這個窮小子為夢想奮鬥的整個過程中,他又分明是自卑的,渴盼的。自我與謙卑,奇特地統一在他身上,讓平凡卻又不甘完全平庸的人們,對他有著更多的親近與喜愛。
   詹姆斯·弗蘭科演得挺好,對他最初的印像是奧斯卡頒獎禮,他是主持人,和安妮·海瑟薇搭檔。中規中矩的黑色禮服襯出他的俊俏,那俊俏有份瀟灑不羈襯底,並非浮華之表。回想我喜歡過的那些演員:萊奧納多·迪卡普里奧、孫興演的楊逍、張國榮,甚至《成為簡·奧斯丁》中的詹姆斯·麥卡沃伊,他們雖各個不同,但都有一份不羈。
   年少時,總有許多夢想,而在經濟都無法獨立的年少,也只有青春和夢想可以揮霍。踏入社會後,種種紛繁現實撲面而來,社會與人倫的密網纏得越來越緊。無懼流言已然不易,無懼他人的目光,不論領導、朋友,還是家人,那是難上加難。不羈,於是成為一個情結。初看詹姆士 Dean時,我也才二十出頭,而今時光忽忽而逝,他卻永遠定格在24歲的少年得意,供我們在無盡磨蝕的歲月中反覆回望、嘆惋,反覆摩挲那份不羈的情結。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