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lisOn

2013-05-13 01:22:51

對英國教育的隔皮瘙癢式的諷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原創勿轉。


  本片具有了一切英國菁英教育的影子:男校(同齡女生的缺席),推崇美的教師,上一流大學的壓倒性的任務,菁英式的同性愛。但是本片的各位男主角卻缺少了那種顯而易見的菁英氣息和使命,他們與普通的大男生沒啥差別,整天作弄老師,說黃色笑話,吊兒郎當,各種低級地賣腐。在菁英的設定下,這群大男生的作為也可謂是一種諷刺。

  本片初現的彷彿是兩種教育理念的對立。一方是Hector,一方是校長和Irwin。(其實校長與Irwin也不盡一致,但在此先二元分)。但到最後,我們發現,這不是一個關於政治諷刺、雙方博弈的故事。

  Hector是一個極有意思的角色。Hector認為,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真正熱愛文學。他代表的其實是英國傳統的菁英教學理念。(諷刺的是,他是謝菲爾德大學畢業的,嘴上不說,但他心底卻有著菁英的崇拜情結)
  這裡先說一下,20世紀英國的公學裡曾流行著「同性戀崇拜」。「公學成為神話,與之相關的同性戀從中國找到一種合法性和榮耀。」而男孩們致力上的劍橋牛津則是「同性戀崇拜的象徵」。「多數教授鼓勵男性之愛……他們要求將對男孩的愛意作為從古希臘衍生來的哲學理想,把它理想化,以致去除了所有感性和具體的性含義。」這種同性戀崇拜的遺風一直在流傳。

  Hector高大而臃腫,頭髮花白,一個想像中那睿智的學者形像在螢幕上看來又是有點古板和猥瑣的。(Hector這個名稱也是很有意思的,Hector是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民族英雄,被學生稱為Hector有什麼諷刺的意味,我也搞不清楚。)他有著英國曆來的同性戀崇拜(男同性戀~沒女人的事)情結,認為同性戀是「一種高尚活動、純潔的理想,」尊崇柏拉圖,王爾德,奧登。電影中多次出現了奧登,奧登本人曾就讀格雷沙姆公學和牛津大學,是20-30年代英國同性戀崇拜的代表之一。而那首「眠歌- Lullaby 」也是奧登獻給情人的。

  但是那個課堂上高尚地、忘我地朗誦詩篇的、將同性戀無限昇華的Hector在生活中卻不是那個樣子的。他在上法語課的時候縱容男生去表演妓院的情景(天你暗爽死了吧)。甚至最愛開摩托車載男生回家(還挑男生的相貌。),然後趁機去摸他們的蛋蛋。天,他還有妻子!終於有一天,他摸學生蛋蛋被交警看到了,他要被炒魷魚了,他還辯解說「知識傳播本身就是帶有色情意味」。校長極度生氣,大喊「去他的文藝復興、去他的柏拉圖、去他的米開朗基羅、去他的王爾德!」還有梅樂思大喊:「你摸了學生的蛋蛋就是摸了,不要狡辯!」這段我十分鍾愛,就這麼一句話,把Hector那似乎富有深度見解的狡辯給揭露了,把知識分子用華美的語言包裝的齷蹉的行為給揭露了! 一下子什麼鬼王爾德,那不齒的行為都在陽光下被刨開!(有人知道,當年王爾德被判刑的依據最主要不是和波西搞基而是他四處嫖男妓麼……雖然我很喜歡王爾德,但我還是要揭他老底)

  還有一幕,極能說明Hector的個性。在Hector和Irwin共同上課的時候,他們與學生討論猶太人屠殺。Hector第一反應就是「天呀,你怎麼可以跟學生討論猶太人屠殺」。然後他說「他們會在集中營拍照留念嗎,他們會笑嗎?會牽手嗎?這些都不是合適」然後他激動地說「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截了當地譴責集中營慘絕人寰、史無前例?」「如此之類……殉難者僅僅化作一個微不足道的縮略詞」。這個不單單是反應了文學與歷史對闡述歷史事件之爭,而且反應了文學對歷史式的闡述的不齒。Hector認為歷史不應該被解釋、不應被分解,他認為沉痛的沉默足矣。當然我認為兩者皆有可取之處,能夠統一文學的情感表達和歷史式的理性分析最好,但是我也認為Hector對歷史的厭恨、理解過於偏激。Hector此處表現的是作為文人的憫天憐人、也反應了他活在文人式的自我沉湎中。畢竟,在社會實用性方面,歷史的闡釋遠遠重要過文人的沉醉。

有位男生說得好,他說「我覺得文人都是生活中的失敗者」。總結一下,Hector就是一個情感豐富、睿智的學者,同時也有著文人的懦弱、抑鬱和自我沉湎。

再說說Irwin。Irwin的教育方式我比較喜歡,再說想要考上劍橋牛津也沒什麼錯。最有意思的是,Irwin謊稱他是牛津大學畢業的,其實他是布里斯托大學畢業的。這也反應了他內心對牛津大學的菁英意識的渴求。


  再說說關於「諷刺」。片中幾處對比很有意思, Hector是謝菲爾德大學畢業的,但他卻有著牛津劍橋的傳統—同性戀崇拜;Hector表面要裝著聖潔的同性愛人的形象,內裡最愛摸學生蛋蛋,然後Dakin卻直截了當地對Irwin說「你要給我口交嗎」這種表面裝逼和直接淫蕩形成了絕妙對比;Irwin是校長欽點的讓學生上牛津劍橋的老師,他自己卻是Bristol的……

  但是這種諷刺是隔皮瘙癢的、矛盾的。男生們(應該說是英國男生)一邊厭惡著這個污濁的階級社會的勢力和虛偽,一邊又迷戀著、嚮往著自己的優越地位。他們一邊憎恨著,一邊迷戀著(青少年的傳統)。他們一邊不齒Hector的非禮,一邊又覺得能坐上他的后座很有趣、有意思;梅樂思老師高喊著「在女人眼中,歷史沒有在男人眼中那樣趣味橫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們沒有地位……歷史就是對眾多無能男人的評述。歷史式什麼?歷史就是女人亦步亦趨地跟在男人後面。」大力批評了這個父權社會(特指英國),但是在戲中,背景設定在男校,女性角色少得可憐,在梅樂思說話時,Irwin還在跟Dakin調情;他們一邊瞧不起學校逼著他們上牛津,但是卻暗暗努力;一邊覺得Irwin老師很有睿智,一邊又試圖勾引老師……到片尾,一切角色也竟在學生考上牛津後,重歸於好,和和氣氣,彷彿之前的一切從沒發生,一切回歸到原點……

  最後,此片決不能視為探討兩種教育方式的片子,也不是什麼大書諷刺的電影。這不過是英國青少年在「高考」大背景下的一些青春騷動而已。此電影向我們展示了英國師生關係中的一面,但卻沒有傾向,更像是輕鬆的幽默諷刺,即同時諷刺了Irwin和Hector,由同時讚揚了他們。就是這種幽默諷刺的設定,讓觀眾有些許的「科普」,也註定這部電影的深度不足。


參考:歐洲同性戀史 (法)弗洛朗斯*塔瑪涅著 周莽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