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毒戰--Du zhan

毒战/破冰/

7 / 10,934人    107分鐘

導演: 杜琪峰 韋家輝
編劇: 遊乃海
演員: 孫紅雷 古天樂 黄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喬尼·吉安德

2013-05-14 09:30:58

《毒戰》居然通過的審查,因為杜琪峯做」對「了一些事


    在杜琪峯所指導的眾多電影中,毒戰稱不上佳作,但卻值得稱道,因為你很難不把它與審查制度聯繫起來。
    警察吸毒,燒人民幣,脫衣夜總會,掛滿國旗的毒船,殺光警察,注射死刑,這些大陸導演恐怕一輩子都觸不可及的元素,被老杜一股腦的塞到一部電影裡,令人驚訝的是,居然過審了。讓人不由得懷疑,腫菊老爺們是否採用了雙重標準。
    我們不妨來解讀一下,杜琪峯做「對」了哪些事情。
   
 1.毒品
    
    這部影片裡,「毒」只是一個框架,起到的作用僅僅與「暗」「寒」「逆」「諸神之」什麼的差不多,本質上仍是一部鬥智鬥勇主旋律警匪片(中間還模仿了一下不可能的任務4,說諜戰片都不為過),哪種類型的犯罪題材都可以,但只有毒品是選「對」了的。
    殺人放火之人,民眾尚可發掘故事背後隱情,並報以憐憫之心(以馬加爵胡文海為例),但製毒販毒之人,在民眾意識里是罪不可赦的,這就是定位的「成功」。
    販毒者從概念上等同於為富不仁者,戳中了中國人的恨點,所以即便古帥被搞死了,也不會有人質疑,《門徒》里劉德華死的時候,我記得當時網上有很多人罵導演。再看《毒戰》,臭毒販連兄弟乾爹都殺,連徒弟都出賣,神警察臨死都要銬住你,跟臨死交黨費異曲同工。好人好到家,壞人壞成渣,是通過內地電影審查的不二法門。

2.警匪形象

    相比較《門徒》,導演為毒梟劉德華設計了家庭親情,兄弟之情,以及「販毒只是因為供需關係」這樣的駁論,為臥底警察吳彥祖設計了因空虛而嘗試毒品,與吸毒者嘿咻等情節,這是一種藝術上的思考,為影片增加了深度,但必然迎來刪減與修改。《毒戰》將毒品作為確立影片「思想上正確」的關鍵核心,從而在情節設計上沒有給毒販一絲憐憫,並最終合理的以惡有惡報收場,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不會對毒販產生同情,對警察產生懷疑,這很符合審查體系中的善惡觀,滿足」敵我矛盾清晰「的要求。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杜琪峯的電影裡警察可以死光光,因為死的壯烈,死的偉光正(抗戰電影死了那麼多GCD,沒見衙門禁播,因為在他們眼中,死不死不重要,為什麼而死很重要)。
    《毒戰》中的警察形象跟《大雪無痕》《重案六組》沒什麼區別。甚至連人物弧光都沒有,性格直觀,形象明確,有些臉譜化。若不是給孫紅雷安排了一段假裝毒販的戲,他的表演一樣乏善可陳。就是這樣一群並不生動,有些臉譜化的警察,在劇情推動下完成緝毒任務,全部犧牲。這股子陰鬱絕望的氣質,符合銀河映像的一貫風格,同時也是對審查制度一次謹小慎微的嘗試。畢竟,警察叔叔形像太飽滿會假,太完整會被刪,不如臉譜化一點,你點頭我滿意,較什麼勁呢。

3 細枝末節
    我認為以上兩點已經解決了大部份問題,說明這是一部絕對的好人一刻不停緝捕絕對的壞人,最後好人死得壯烈,壞人死得其所的故事。相信腫菊老爺會喜歡,通過審查並不稀奇。
    但是細心的人,以及了解杜琪峯的人都看出來,這老傢伙其實是一肚子壞水,不過,他在主要問題上做」對「了,就足夠了。
    刑訊室裡的」逼供「有三個鏡頭,但是注意,」禁止嚴刑逼供「也有一個鏡頭,就好比剛罵你一句,緊接著說」開玩笑的「,況且刑訊對話都是正邪對立的,沒有含沙射影什麼,腫菊老爺自不多慮。
    警察吸毒和毒販船上的國旗,這些都是為破案服務的,不好挑人家理。
    燒大紅票的時候我著實有些驚訝,」對人民幣不尊敬「這一荒謬的問題迫使多少內地導演把自己電影中出現的鈔票全換成了美元。但是杜琪峯居然可以拿來BBQ,但是注意,燒鈔票的每一個鏡頭裡,鈔票都是背面朝上的,也就是沒有某人頭像的那一面,老杜玩的都是細活兒。
    脫衣舞夜總會,這裡我真想不通,只能解釋中國ZF習慣於防家奴甚於防外人吧?我不確定內地導演可以把這樣的鏡頭通過審查。
    注射死刑,如此細緻的刻畫死刑我相信是別有用心的,不過寬容的腫菊老爺們此刻應該正在享受惡有惡報的」思想上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電影結局,沒覺得杜琪峯正拿槍托戳著自己的脊樑骨吧。

    總結一下,想通過電影審查,想在國內電影市場有更自由的創作空間,做」對「一些事很重要。班長可以遲到,老師會關心你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差生不可以遲到,老師會劈頭蓋臉罵你一頓,甚至讓你罰站不准進來上課。我以為導演們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懂得這些道理了,不過不懂沒關係,學霸杜琪峯同學給你做了一次生動的課外輔導,但願你受用了,但願我沒說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