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激辯風雲--The Great Debaters

激辩风云/伟大辩手/伟大的辩手

7.5 / 63,138人    126分鐘

導演: 丹佐華盛頓
編劇: Robert Eisele
演員: 丹佐華盛頓 Nate Parker Jurnee Smollett Denzel Whitaker Jermaine William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調de玄小鶴

2013-05-14 21:17:07

Speak the truth——我的辯論故事


為了很有可能成為我們謝幕演出的那場辯論賽,我找到了《偉大辯手》,最初是抱著技術性的眼光和期待去觀賞這部電影,卻最終被Nigers(帶有貶義的黑人的說法)的反抗聲震撼得無以復加。

但這篇文章並不想去探討黑人的平等權利。

時至今日,我的腦海中一直在不斷地重複著那天對陣外貿的畫面,也一直在為自己不太滿意的表現而遺憾著,誠然外貿的四位男生如謙謙君子,水平均一,且人人都具有著紛繁廣袤的思維網路和平緩卻堅定的口才,但我們仍是有勝算的,勝算之一在於,當我攻辯提出第一個請求他們舉例證明他們後兩個論點、並且他們一再舉出我從未聽說過的例子的時候,我不該慌。
後悔至今。
連做夢都常常憶起那一天聽到他們第二個例子時慌亂的心情。

幾場辯論賽下來,我真的覺得自己成長了好多,不僅是知識量的提升,更是完善了對自己的判斷和認知。通過上海市辯論賽,我與高手過過招,當然是心滿意足的,因為這一直是我所追求的被征服的感覺,但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我經常恨自己是個女生,知識量小(想辯軍事問題真是有心無力),思維侷限,比賽前必須理一遍死的預測然後有針對性地打,很難現場改變;而且每次守辯都做的還湊合,但攻辯環節往往凌亂無力,不知該問什麼,缺乏攻擊性(可悲的是最後那場外貿的四位君子根本就不挑唯一的女生我,害得我們的二辯男生也一通凌亂地回答了兩次問題);以前自以為還不錯的口才如今不過是剛剛夠用;而那種一聽到高手講話就無比沉醉不願發言的特點是一點未改。
同時,對大曦愈發崇拜了,每次發言都害怕拖他後腿,而每次說話又都覺得自己思想膚淺,頗有「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的窘迫感和挫敗感,當然,大曦不是高傲的上帝,他天生的包容和風度倒還不至於嫌棄我,只是我自己總覺得侷促不安,愧疚難當,我想努力跟上他的步速,拼了命地成長,但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我沒有到認為自己是全隊累贅的地步,只是覺得,大曦一個神拖著一群人走路太累,很想替他分擔些什麼,卻最終只能怨恨自己的有心無力和無可奈何。
跟在大曦身邊學習的日子固然幸福,但也很惶恐,以前總覺得我們辯論賽當然能贏啊,因為我們有大曦啊。可現在卻常想,他牛歸他牛,但一個人要如何代表一支隊伍?無兄弟,不辯論,在這個賽場上,一二三四辯都該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如果我們不能完美的各司其職,那大曦也將淪為有心無力無可奈何的悲哀。
我不願意讓他有那種悲哀。

《偉大辯手》里最戳到我的一段話是:
——Who is the judge?
——The judge is God.
——Why is God?
——Because he decides who wins or loses, not my opponent.
——Who is your opponent?
——He doesn't exist.
——Why doesn't he exist?
——Because he is a mere dissenting voice to the truth that I speak.
第一次聽到這段話是托森老師對他們的訓練,當時只是覺得很特別,就如同所有好老師電影裡的瘋狂老師們一樣「特別」,而第二次聽到,是最後Henry在床前含著淚再一次問出這些問題,那一刻,我霎時明白,原來一直以來困擾我辯論賽成長的也不過是這一點說起來誰都懂、做起來卻如此不易的道理。
——對手並不存在,他們不過是對我們的真理有異議的聲音。
最初辯論時,我總想說服對手,但經過了這麼久,我才明白,我們要做的不過是擺出真理,而拒不要去理會那些反對的聲音,就像友珍所說的那句話,其實打辯論也不是想要改編別人,我們只是在堅持自己的真理立場,不想讓別人改變我們。
於是在聽到Henry說 "Speak the truth"時,我心懷感激。

辯論賽打到現在,我能感覺到自己變了,變得心平氣和,學著坐而論道,我或許一輩子也學不會油腔滑調、咄咄逼人,雖然那是我一開始所以為的辯論的氣場,也一直努力修煉,但如今才兀然發現自己錯了方向。辯論,是用辯的形式論,不是比誰的語速快,誰的嗓門高,誰的氣勢更嚇人,只要我們懷著對真理的敬畏,對異議中漏洞的敏感,我們完全可以平靜地完成比賽,可以在對方咄咄逼人的氣勢下低調指出他們的不足,立我們的論點,就像流水一樣,看似溫婉,卻無孔不入,也永遠不會被抓住。
如果這次我們的人道主義辯論賽也是一部電影,那我想我們的謝幕仍是華麗的,雖然輸了,卻輸的很壯麗,最後一場比賽,場上八個人,沒有絲毫的火藥味,沒有人用朝鮮女主播的語速說話,沒有人總是高高地抬起手錶示著侵略性,沒有人在對方拋來問題時總是圓滑無恥地迴避,我們八個人,自始至終打著一場君子之戰,不戲謔,不賴皮,不咄咄逼人,不油腔滑調,我們姿態謙和,互相尊重,擺自己的論點,挑對方的漏洞。
所以最終贏方對輸方表達了讚美,輸方也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心服口服。

感謝辯論賽,感謝大曦和小蓀(辯論隊中我最尊敬的兩位辯手),感謝這一路上一直在陪伴我的人,從剛開始的跌跌撞撞,到後來走火入魔般的戾氣滿身,再到今天的心平氣和,坐而論道,雖然因為辯論賽而耽誤了很多看書復習的時間,但我想,有了這樣的經歷,遠比考好一場試讓我滿足得多。
這一階段的成長,有辯論隊見證,接下來的成長,我仍會交還給自己,如果還有機會與大曦小蓀一同辯論,我希望自己可以為他們分擔更多,雖然可能仍然成為不了神一般的隊友,但至少,我想做一個懂他們的還不錯的辯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