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反基督者/撒旦的情与欲(台)/失落伊甸园(港)

6.5 / 137,168人    108分鐘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威廉達佛 夏綠蒂甘絲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志明

2013-05-16 01:30:10

《反基督者》:男權猶如女人心中的魔鬼




拉斯馮提爾的電影中有股黑暗的力量,這種力量令人無法自拔從而蠱惑人心裡的陰暗面。
《反基督者》的主題意在質疑人類道德層面的光明,導演用光影世界搭建出自己的道德體系,與傳統道德相反,拉斯馮提爾近乎殘忍,有悖於光鮮的社會,卻真實的無可辯駁。

原罪起源:肉體色慾 與魔鬼交換靈魂
   
故事開頭一幀幀男女交歡的香艷鏡頭,使性愉悅達到難以抑制的高潮。蒸騰的霧氣,男主人公頻繁抽插的陰莖,女主角似緊咬的雙唇一場男歡女愛的黑白畫面讓荷爾蒙迅猛分泌。拉斯馮提爾影片中有關性畫面的鏡頭無疑是一劑春藥,微微的輕拍身體上緊繃的肌膚。正如《聖經》中性是一切罪的起源,原罪通過男女縱慾繁衍下去。畫面反轉,小兒子卻因父母的縱慾無暇自顧,跳樓身亡。從此女主人公陷入自責與恐慌。

16世紀歐洲對女巫屠殺達到高潮,《女巫之錘》一書中宣稱:「巫術是來自肉體的色慾,這在女人身上是永難滿足的,魔鬼知道女人喜愛肉體樂趣,於是以性的愉悅誘使她們效忠」。
《聖經》創世紀中夏娃聽從代表慾望蛇的蠱惑吃掉蘋果,被逐出伊甸園,原罪得意繁衍,從此人類有了自由意識,而女人作為附屬物在歷史中一直處於弱勢。男人出賣靈魂與魔鬼做交易,女人用肉體作為罪惡的滋生地效忠魔鬼。因此,《反基督者》中女主人公近乎於狂躁的性癮在滿足肉體的愉悅時,已與心中的魔鬼做了交易。從某個方面而言,女主人公在性愛中得到高潮的愉悅,又會狂躁地陷入兒子跳樓的自責。

恐懼金字塔 自我才是心中的撒旦
   
   男主人公通過性慾使妻子得到片刻滿足,試圖從根源處解決其狂躁自責的心裡。於是作為心理醫生的威廉•達福詢問妻子心裡的恐懼時,得到的答案是森林(自然)、撒旦。在金字塔頂端,森林實則的意思是自我內心的魔鬼。為表現女人心中難以壓抑的慾望,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倚靠在樹莖下做愛的畫面令人難忘,低緩的呼吸聲,激情迸發時,樹藤後無數雙手簇擁,女人心中的魔鬼自此被釋放。

導演在伊甸湖埋下伏筆,女人恐懼森林是害怕心中自我的邪惡。女人曾帶兒子在森林進行女巫屠殺研究,對兒子不經意的惡到最後轉變為對丈夫有意的報復。這都在樹藤下做愛後急轉改變,同時威廉•達福「男權」式的心理治療失敗後對妻子的質疑被誤解為背叛拋棄。自此,外界的無助與內在的恐懼促使女人狂躁的撒旦從牢籠中掙脫,這也就解釋了影片第四章女人所表現一切行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