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毒戰--Du zhan

毒战/破冰/

7 / 8,186人    107分鐘

導演: 杜琪峰 韋家輝
編劇: 遊乃海
演員: 孫紅雷 古天樂 黄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彭飛

2013-05-16 21:22:38

「作者」杜琪峯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者」杜琪峯

    自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以來,「作者電影」的觀念早已深人人心。即便是商業電影的重鎮香港,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承接其流風餘緒,爆發了屬於自己的新浪潮運動,湧現出徐克的《蝶變》、《第一類型危險》,許鞍華的《瘋劫》、《投奔怒海》,譚家明的《名劍》,方育平的《半邊人》、《父子情》等一批新電影。此時的杜琪峯還不入流,拍了部失敗的處女作《碧水寒山奪命金》後,又重新操起電視長劇的營生。恐怕此時的他也不會想到,日後自己會憑藉極其鮮明的個人風格成為香港電影的一面旗幟。

    如果說賣座的《射鵰英雄傳》、《阿郎的故事》確立了杜琪峯成熟的商業片導演身份,那麼,《無味神探》正是其個人風格的萌芽之作,由此片發端,那些港式商業片中司空見慣的類型化人物和模式化故事開始發生變異,新意隨之滋生,杜琪峯像一個真正的「作者」那樣嘗到了甜頭,他「發現」了全新的書寫方式,隨後便創立自己的製片公司「銀河映像」。這一標誌性事件成為而其導演生涯真正的分水嶺,他得到一定的創作自由,從此甩開膀子踏上了大膽探索,塑造自我之路,並逐漸組合起一個相對穩定的創作團隊,劉青雲、古天樂、任達華、吳鎮宇、林雪、林家棟、盧海鵬等人更是成為其御用演員。使用固定班底,反覆塑造和挖掘同一個演員,似乎是名導們的共同愛好,而大師們的影子在杜琪峯的電影中也隨處可見。《槍火》的靈感來自黑澤明的《七武士》,杜琪峯甚至在他最鍾愛的《柔道龍虎榜》的片尾打上了「向黑澤明導演致敬」的字幕,他還推崇法國的黑幫片大師梅爾維爾,曾試圖翻拍其名作《紅圈》未果。

    編導一體、御用團隊、致敬大師、電影節常客……這種種表徵都無一例外地凸顯出杜琪峯的「作者性」。而事情的另外一面是,杜琪峯在拍自己想拍的風格之作(如《黑社會》、《文雀》等)的同時,也拍攝了大量純粹的商業片(如《孤男寡女》、《龍鳳斗》等),也就是說,面對市場和自我表達的兩難困境,杜琪峯的生存策略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負責叫好,一條腿負責叫座;兩者得以雙全是理想狀態,只在《暗戰》、《大塊頭有大智慧》兩片上實現。由此可見,拍電視劇和商業類型片起家,並常年游弋於風格和商業之間,這一特徵是理解杜琪峯的「作者性」的關鍵所在。

    杜琪峯的「作者性」在於,故事總脫胎於商業片類型但絕不模式化、套路化,甚至故意跟模式和套路對著幹,而將黑幫和文藝兩種類型巧妙地嫁接起來,產生化學反應,更是其拿手絕活。其鬼馬而詭譎的創意多見於細部,比如槍戰場面,幾乎每部戲都有,但你永遠想像不出下一次他會怎麼拍。無論故事、場面還是橋段,總能將俗套拍出新意,這正是杜琪峯的與眾不同之處。基於此,其電影風格冷峻,黑色、荒誕、酷勁十足、不失幽默又洋溢著情懷,形成了緊張窒息、凌厲寫意、極具靜態美和形式感的杜氏槍戰美學。

    以上述為背景觀照《毒戰》,我們不難發現,作為首位觸碰內地警匪題材的香港導演,杜琪峯這次狠狠壓抑了個人風格。既然「桎梏」已經套上,「模式」不可更改,那麼索性不玩調調,不酷,就直來直去,動機明確,警察就是千方百計地要抓毒販,毒販就是處心積慮地想逃生,就在安全的空間內把戲做足,在鬥智鬥勇鬥狠上用勁,斗死為止,保證精彩,對自己的手藝和活兒負責,即便束手束腳,也要玩出花來。對杜琪峯而言,這顯然不是難事。第一朵花從大聾小聾的槍口裡迸出,小馬哥附體般的聾啞人臉上那專注的神態著實讓人驚愕。更大的花於最後的槍戰場面中盛開,開得驚心動魄,無比慘烈,到「直播」注射死刑一幕時,愈顯嬌艷。

    很顯然,以《毒戰》來衡量杜琪峯作為「香港第一流的風格家」的成色是不合適的,而此前的《奪命金》則貼近當下,真實可感,人物鮮活,風格依舊,堪稱完全跳脫出類型的突破之作。上述種種跡象表明,杜琪峯及其銀河映像依然活力四射,樂於嘗試,心態平和而開放,對自己的下一部電影懷抱著一個「作者」該有的自信和期待。(專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