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nlil

2013-05-18 03:47:20

一個人對一個社會的戰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detachment》是我近5年來看到的最有觸動的電影,我不喜歡「超脫」這個譯名,因為無論是從這個詞從構詞上或者電影的本意上都不是這種風雅的意向,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更中意用detachment更樸素的意義:割裂(或者:分離),這樣的詞彙才適合描述電影中主角那種與社會格格不入的放逐感。上豆瓣時看到台版的譯名是《人間師格》,這是一個表面看還不錯但事實上卻得形而失意的譯名,教師的責任和教育的缺失只是故事的切入點,而故事中最核心的是:男主角面對這個失序的社會時他並沒有選擇像周圍所有人那樣以暴易暴,以絕望應對絕望,以冷漠面對不可逆轉的事實,而堅持用理解、善意與尊重對抗冰冷的現實,即使這種做法不被理解甚至招致誤會,即使這樣做並不能幫助他得到快樂甚至讓他舉步維艱。
主角是一位與社會上那些冷漠、自私、虛偽、物慾橫流戰鬥的戰士,他的信仰和價值觀就是他的武器,儘管知道走到盡頭時他一無所有,但他依然會走下去。所以我認為「割裂」才是這片子最好的譯名,男主角謹慎小心地用自己對於社會應有秩序的信仰將自己內心和外界劃上了一條界線,理解、善意與尊重是他守護這條底線的武器,當社會試圖用那些冷漠世俗的觀念影響自己的內心的時候,他的憤怒也就是如此自然而然(參見他和女教師就胖女孩的問題的爭吵)。男主角以自己的方式而活,不管社會是如何看待的,他只堅信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從這點上,這也是我看過的最成功的描述精神潔癖者內心的電影。
如果讓我說印象最深的場景,我會選擇男主角的第一場哭戲。男主角堅信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彼此信賴真誠相對的關係,當他看到住在老人院的老人們遭到工作人員冷漠和粗暴對待時,他不能夠理解人為什麼會對自己的責任如此不經心,又對另一個人的存在如此缺乏尊重,在對工作人員發火後,在回家的公車上男主角痛哭流涕,這種個人面對社會的絕望和無力讓人感同身受。
我果然是非常喜歡阿德里安-布羅迪的氣質,電影的海報里他微仰著頭,視線卻是平視稍向下的,沒有傲慢凌人的感覺,反而總有一種深沉的憂傷、孤獨和無助,我覺得這形象算是他的招牌了,只有他能夠把這種外表溫和內心固執堅定的感覺用一個表情就詮釋出來。表面溫和、軟弱又憂鬱,內心卻是強硬、固執又高傲,既敏感又鈍感,這種矛盾體實在是不能再適合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