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忠烈楊家將--Saving General Yang

忠烈杨家将/一门忠烈杨家将/杨家将

6.3 / 2,908人    102分鐘

導演: 于仁泰
編劇: 黃子桓
演員: 吳尊 周渝民 鄭伊健 林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靜遠

2013-05-22 09:13:18

歷史正劇該如何拍?


歷史正劇該如何拍?

《忠烈楊家將》的悲哀在於,連一篇像樣的影評都沒有。當觀影者連吐槽都不得時,可見這部電影的格局是多麼混亂和令人糾結。

很難想像一部電影就成了這樣,想起了09年的《風雲2》,它們的相似在於,將代表血性與力量的動作場面讓人忍無可忍。不過,幸好有《楊門女將》在前,大概在大數人的記憶里,《忠烈楊家將》也不是這個故事最糟糕的改編。

楊家將的故事耳熟能詳,作為一個演義故事,它顯然沒有足夠厚重的文本及歷史背景。這就給電影改編制造了困難,天馬行空顯然無法讓觀眾買帳,覺得那傷害了他們的記憶與情感,甚至是一種智商上的侮辱與無視。而夾帶私貨,似乎也不明智,既有強大的審查壓力,又難以應對大眾挑剔的眼光。更實際是,咱們的導演似乎無法駕馭大題材,要嘛小家子氣,沒了那份質感與厚重;要嘛表達過多,導致從鏡頭、場面、結構等全面失控,如同沒有力量的隔空瘙癢,難受之極。

顯然,這次有參與劇本創作的於仁泰失敗了,不過我願意相信:不是他沒有花心思,而是沒有駕馭的能力。多數人眼中的於導來自《霍元甲》,導演超長版至今讓不少人唸唸不忘,但那更準確地說是李連杰電影,儘管最後署名導演的是於二泰。說實話,如果不是鄭伊健出演,這部電影對於我的意義大打折扣。伊面好不容易接一部大製作,結果竟是這樣,只能哀嘆廉頗老矣。

把目光聚焦電影,會發現讓人沮喪的事實:看的不是《忠烈楊家將》,而是別的故事。正如它的英文名(Saving General Yang),這不再是忠君愛國的中國故事,而是中文版的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電影充斥「回家」、「母親的承諾」等直指主題的短語。我想,假如斯蒂爾伯格拯救的不是一位母親僅存的兒子,而是犧牲她的3個兒子去拯救1個兒子,大概自由、寬容的美國人民也饒不了斯蒂爾伯格。不知是不是所有導演都看過《魔戒》,現在只要有古代戰爭場面,就有大型戰爭機械,巨大飛石在槓桿原理的作用下,撲面而來。我承認巨石劃空場面很有力度和緊迫感,但請好歹尊重下史實和實際,這不是魔幻電影,也不是搞笑片。最讓人悲憤的是,導演們都似乎喜歡賣弄「奇淫巧術」,要嘛敘事技巧,要嘛畫面構圖。在這部電影中這樣的構圖屢見不鮮,一段斜坡人往上或往下,成片的蘆葦盪(草盪),倒掛在長兵器上的屍體,近景幾十人全景變幾十萬人。同樣,我也承認好的構圖及調度是導演必修課,但請別讓我這樣外行人始終覺得在抄襲。不過,我很喜歡最後一個畫面,六郎抱著父親,背著哥哥的兵器,跪倒在母親面前。儘管那依然是淡黃背景下的草盪遠景,但那一跪勝過所有的台詞。

一味地貶低有失公允,畢竟亮點還是有的,比如配樂。悲沉激昂的配樂相當給力,但請不要使用過度,《魔戒》也只是三五分鐘一個小高潮,如果影片自始自終全是高潮,證明它其實沒有高潮。片中型男不少,七子加老爹皆是偶像,可惜人物沒有辨識度,問題不在於他們灰塵土面,而是沒有性格。如何分配戲份,應該是導演最糾結的事情,不知這策劃是誰的,還以為堆砌明星就可以累加票房啊?至於裡面的動作,恕我審美疲勞,只見充滿力量的金屬碰撞聲,大概音效做的還不錯吧。

很多人喜歡楊家將的故事,我某個好朋友就是。初入縣城讀書的他,某個下午瘋狂地在書店找楊家將,因為他小時候看過,只是那本書沒了結尾。很多年前,我也看過蘇有朋版《楊門虎將》,儘管那劇真心一般,但最後親眼目睹楊門子弟逐一慘死時,我哭了一遍又一遍。這就是力量,一種樸實的力量,可惜在《忠烈楊家將》中我未尋得。我承認人長大後不再輕易動情,但我始終認為,《忠烈楊家將》沒有這種力量。

電影中,你痛恨皇帝不,除了開頭那一段不務正業,你對他談不上任何感情。那你痛恨大奸臣潘仁美不,除了他下令射殺七郎那一霎那,你也不恨他,反而奇怪為何那一霎那他眼眶濕潤,滿臉悲愴,反正智力有限的我無法理解。那你應該恨大反派耶律原吧,不好意思你也恨不起來,他時而搞笑,時而耍酷,時而煽情。救父親,是給母親一個承諾;給父親報仇,也是給母親一個承諾,難道女性主義真的崛起了?不好意思,除了母親,所有女性(包括妻子)都缺失,說到底母親不過是刻意為之的一抹亮色。

抒了滿腹牢騷,似乎還沒回到主題,歷史正劇如何拍。有時我也迷惑,咱們的編劇究竟怎麼了。明明忠君愛國,偏偏不用,大談什麼懷鄉、回家,好好的楊家將故事就這樣充滿小家子氣,所以你不見楊家軍的威名,也不見楊家槍的威力,甚至不見楊家幾代忠烈的魂魄。除了老爹老媽和七個兒子,楊家將就沒其他人了,一場戰爭的意義最後消解為帶老爸回來,為此不顧整個戰爭態勢,不顧其它士兵死活。如果你很仁慈,請把你的仁慈賦予每一個人。據說,二戰期間美國一直不肯出戰,到了珍珠港事件,國會一致同意參戰,但有人投了反對票,她是一位女性,她說你們肯定不解我的選擇,我也知道我的反對無濟於事,但我想說作為一個母親,我不同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往遙遠的戰場。原本帶點現代反戰思想的於導,顯然駕馭不了這個主題,反而凸顯其心中格局之小。

楊家將故事精彩段落不少,比如七郎求援被萬箭穿心,比如楊業撞李陵碑。漆黑的夜晚,高危的城牆,一場不對等的談判,七郎瞬間射殺於萬箭之下,末了還有神來之筆——「扔到水裡去」,除了潘仁美那不知何謂的淚水,這一段落乾脆而有力。但「楊業撞李陵碑」則讓人大失所望,原本這是最有闡釋空間的情節,但卻扯出蘇武及大羊、小羊,將意義消解得空白乏力。蘇武的出現似乎並不意外,他像極了開始露臉的鬼谷子先生,充當某種智慧的老者。大概最初的設定是,以夢境的方式再現楊業內心的掙扎,沒落英雄降還是不降,最後得出死是最好的選擇。不知於仁泰是不是為了安全,乾脆什麼都不說,反正我接受不了這個結果。楊業來到李陵碑,面對的已不是降與不降;英雄沒路,倒塌的是自己一生的堅守,無路可走。試想李陵,將門之子淪落到只有死與降的抉擇,而這時他一生所捍衛的君主、國家卻早已拋棄了他。相同處境的楊業,選擇自殺於李陵碑前,儘管他選擇不同,但那一刻我想他理解了李陵。你所捍衛的是什麼,祖國只是一種遙遠的眷戀,沒有出路,就只有死亡與背叛。

僅從如何拍出好故事角度上說,如果我是導演,盡然不會如此選角,就算還是這一幫人,也會以某一人為核心、為線索。這個核心可以是楊業,可以是大郎,也可以是六郎,而不是如今這樣大雜燴,均分本身並不多的戲份。如果核心是楊業,朝廷政治必須細描,至少把皇帝、潘仁美、八賢王等人物立起來,而撞李陵碑是高潮,後面的一筆帶過,直接上字幕即可。如果核心是大郎(實際上對鄭伊健有所優待),前面就必須加點展示兄弟情誼及大郎性格的戲份,而且他的妻兒也不能缺席,從而展示一個血性男兒帶著母親囑託、確保眾弟安全的救父故事,結尾高潮就是其犧牲處,如果必須是「七子去六子回」,那就讓我埋葬在這異鄉吧。如果核心是六郎,故事就更簡單了,有始有終而不用糾結。可惜似乎於仁泰在自己的電影裡,並沒有絕對的話語權,於是平攤戲份成了最大的敗筆。按理說,最初的劇本線索是大郎,他在眾兄弟中有足夠的威望,秉承母親的寄託,率領眾弟救父,一個佐證是大郎這個角色據說最初是古天樂的。

「忠烈」,似乎成了最好的反諷,「忠」早已不見其蹤,至少喪失了故事原本力度。而「烈」則成了一種沒有智慧的勇猛,我無法理解二郎最後的重新歸來,從而白白犧牲;同樣地,我也無法理解耶律原的舉動,大肆兵馬不用,最後一個人來追敵。(這是戰爭,不是個人復仇)在整個戰爭中,沒有反轉與突變,沒有計謀與智慧,有的只是滿天下的機械與悲鳴。於導確定自己在講一個戰爭故事,而不是某些戰爭畫面。不過讓我欣慰的是,終於展現了人武力上的侷限,人是無法以一敵百的,一場戰爭也不是幾個勇士之間的武力對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