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五月風暴--Something in the Air

五月之后/五月风暴(台)/空中之物

6.4 / 3,667人    122分鐘

導演: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編劇: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演員: 蘿拉柯彤 克雷蒙梅泰耶 卡洛兒康碧絲 菲利克斯阿曼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itDown王書紀

2013-06-03 16:47:00

玫瑰革命


1968年導演阿薩亞斯13歲
火種燃起的時候他應該算是革命者的弟弟們這樣一個角色
他更可能是看著學長學姐們揮舞海報、傳單、遊行、塗鴉
而並未真正地參與其中
那一年的巴黎物產豐富,可精神空虛
大學生們站在躍躍躁動的前沿
可仍舊被舊傳統、舊教育理念所困
比如想像一大群年輕人聚在一起
居然被學校禁止談戀愛
還有什麼事能夠比這更能激起大家的憤慨(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
於是學生們站在一起與學校對抗
狀況越演越烈
校方和教育部門擔心事態擴大
引發其他學校效仿(事發地巴黎大學人文學院南泰爾學院)
於是請來國家機器入駐校園
這下徹底激怒了學生們
在學生們第一個投出燃燒瓶之後
巴黎的知識分子及產業工人等其他階層相繼加入隊伍
後來的口號和訴求也更明顯地帶有了這些階層的色彩

電影試圖呈現的是以下內容
最終這場運動據說是失敗了(被成功鎮壓,或者說驅散)
投身了運動的年輕人們不得不開始著手處理自己尚未噴發殆盡的熱情
他們離開校園和街頭
嘗試用自己理想主義的方式進入社會
那是一種全世界年輕人都很熟悉的方式
即便與我們所以為的也並沒有多少不同
運動的果實被釀成酒
供他們在旅行和派對中品嚐


1968年我們正在WG
若稱法國的五月是風暴
那這裡的十年就是核風暴
電影裡出現過MAO的一本WG讀本
以讓我們了解這些年輕人實際上被那樣的意識形態鼓舞甚至指引過
運動的最終目的大同小異
就是要改正或者清除現存的秩序
在這樣的目標下所呼喊的口號都無一例外令人振奮
WG向法國青年輸出了一股空洞的熱血
這就是它們全部的聯繫
沒有更多
五月風暴蕩滌了法國社會的上上下下
所帶來的正面效應作用深遠
這一點使得它與我們的那個運動有更多相通(某種程度上)


這兩場運動在精神實質上更加相似
有文章說五月風暴的事態演進實際上源自於法國人的革命觀
我不願同意
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大學生——年輕人所鍾愛的意識形態
一如本片的一張海報所描繪的:
我們帶著吉他和插上鮮花的槍去革命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1695064994.jpg

這種浪漫主義的態度使得年輕人將革命看作一場狂歡而非暴力運動
志同道合的人們因為同樣的原因無法快樂
渴望被傾瀉的自我與情感在每個人心中醞釀
最後一觸俱發
年輕人並不真的一門心思地期待什麼東西被毀滅(比如ZF更迭)
他們享受革命過程本身所帶來的快樂
而非結果
與其說他們將訴求寫作口號
不如說那更像是歌詞
我們如今在牆外邊看那個運動當時的影像
那些搖旗呼喊
奔走抗爭的年輕面孔
如若不看標題
很難說他們眼神中的熱情和迷笛台下的年輕人有多大不同
搖滾和革命一樣
都是我們宣洩青春的出口
它們都自由、都反叛
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情緒
和平年代
他們對和平表象之下的暗流比中指
和諧年代
我們也比中指(其實我們如今更喜歡食指+小指)
雖說比給不同的人
但內裡的動力是一致的


當然
我並不是說年輕人是抱定取樂的初衷而投身革命
只是革命的語境十分契合當時年輕人的內心渴望
這種契合難以被年輕人自己所察覺到
更不必說以此作為動機
這樣前提的革命也並非就做不出正確的事
五月風暴和那個運動中所提出的主張
如今我們看來仍然進步和健康
尤其是後者
那一輩的年輕人為堅持公義而流血犧牲
且至今仍被扣著罪名
而五月風暴雖發生得更早
但在那一場運動中
革命者和鎮壓者都恪守了不流血的底線
在學生們的行為開始有失控苗頭的時候
輿論的轉向也開始起到控守底線的作用
總而言之
這是兩撥同樣的年輕人
因為心懷相同的主義而發起的運動(它們都是一場「豐衣足食的反叛」)
但只因為他們各自身處不同的主義
最終收穫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整個世界仍舊運轉在那個五月之後
法國的 Mai 68 那一代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中堅(後中堅)
整個法國都享受到了風暴的遺產
回首看看我們
那一輩的年輕人已入壯年
卻仍舊噤若寒蟬
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基本上毫無概念
再過不久就是新一年的紀念日
對於他們
他們的青春時代已被整個社會所塗抹和遺忘

或許若干年後
我們也能有一部電影
講講六月之後
當它得以面世的時候
它的標籤不是「奇幻」
而是「歷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