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逆光飛翔--Touch of the Light

逆光飞翔/

7.4 / 826人    110分鐘

導演: 張榮吉
編劇: 李念修
演員: 張榕容 黃裕翔 李烈 懷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卓

2013-06-11 06:32:39

有種光明的名字叫勇氣


這個片子上映的時間有點讚,就在高考期間。

運氣很好地買到了豆瓣試映會的票。被碩大的【王家衛】給唬住了,琢磨半天沒搞明白他什麼時候拍過文藝小清新片,直到坐在影院裡看著海報才發現王家衛只是出品人。

於是就這麼鬼使神差的坐進了電影院,與這麼一部好電影不期而遇。

於我個人而言,這是今年看到的最好的青春片,沒有之一(當然我更願意說它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王家衛出品,眾多知名電影工作者推薦,獲獎無數……這些都是吸引我觀看的原因。而當我真正坐在影院裡時,我知道這些都僅僅是給予這部電影一個被人們知道的途徑。電影本身就已經充滿了力量,無需標榜。

最近關於青春的電影頻出,恍然間有種看盡人間青春態的錯覺——有的人的青春是在愛里沉淪愛里重生,有的人的青春是拚搏努力改變命運,還有的人的青春,帶著淡淡的無奈,不為人知的傷害,獨自堅強,活出自己的精彩。
 
逆光飛翔講的正是最後一種的青春:平淡、脆弱、無奈,卻充滿韌性和力量。
 
故事講述的是失明鋼琴專業學生黃裕翔,和夢想成為舞蹈演員的女孩子小潔,兩人互相交織互相影響互相鼓勵的青春時光。這是一部勵志片,有著一切勵志片的元素——失敗、挫折、痛苦、掙扎、扶持、勇氣、努力、重生……雖然明知道都是同樣的元素,像拼圖一樣重新排列組合而已。然而,還是被感動的一塌糊塗,也許,因為來自真實。

我們有多少人想像過自己失去視力的一天?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得知世界上還有青光眼這種病,並且為之恐慌了很久,每夜無法入睡害怕自己失去視力。恐懼持續了大概一個月,後來不知道什麼事就給忘了。在後來成長的漫長歲月裡,即使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也沒能再次撼動我的心——直到看到銀屏上的黃裕翔。

那是令人傷感的一幕。一個失去視力的人,在一所從未接收過失明學生的大學裡,既得不到周圍人的諒解,也不好意思開口麻煩別人——即使知道失明不是自己的錯,善良的裕翔還是不願給別人增添更多的麻煩。當那個值日的男生因為不願意帶裕翔去琴房而責難他時,我聽到了附近幾個觀眾的小聲咒罵。人心總是善良,然而往往只能在螢幕前面善良。當我們真正面對一個失明的人時,會不會意識到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呢?裕翔的無助、失落、挫敗,在本人的演繹中深深地痛擊了我的心臟。

為什麼不開口尋求幫助?為什麼不責怪那個男生?為什麼不跟老師和媽媽說?因為,希望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那一刻,即使我從未成為過一個失明的人,卻對裕翔感同身受。

我們的青春總有太多的無力和無奈,有的人安於現狀,有人順其自然,有人把別人的願望當作自己的理想……我們沒有資格評價別人的青春,該努力還是該反叛,該奮不顧身還是該逆流而上,都是自己對自己負責的事。然而我相信,總有一些人跟我一樣,或者說跟電影的主角們一樣,即使只是小小的一步,也希望由自己邁出去——希望能看看,憑自己的力量到底能走多遠。

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並不在於它的文藝,它的小清新,或者說它的勵志。冗長的慢鏡頭,太多的氣氛渲染,過於跳躍的蒙太奇,令整部電影都有種刻意感。文藝、小清新、勵志的電影那麼多,《逆光飛翔》顯然不是裡面最好的。喜歡它的理由,也許僅僅因為看到自己的影子,曾經的那些無助、失落、挫敗,以及曾經的那些感動、努力、和勇氣。

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人的青春。我們可以為愛迷失沉淪,也可以為理想奮不顧身。但還有那麼一些人,只是平平淡淡地過著自己的青蔥歲月,每一天為自己小小的努力而歡呼,又為一點點的進步而感動。

也許我們有的人眼睛在黑暗中,也許我們有的人心靈在黑暗,但我們都知道,有種光明的名字叫勇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