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言葉之庭--The Garden of Words

言叶之庭/言语之庭/语言之庭

7.5 / 32,566人    46分鐘

導演: 新海誠
編劇: 新海誠
演員: 入野自由 花澤香菜 平野文 前田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3-06-12 22:25:58

兩顆心的靠近


新海誠的動畫製作精美,憑一己之力完成過高水準作品,近乎無可挑剔。然而,人物設定一直是他的短板,往往顯得違和,笨拙呆板。也可能是場景畫得過於唯美逼真,這就導致簡單線條的人物顯得尤為礙眼。按新海誠自己說的,他喜歡簡潔,但簡潔也不能等於無追求。他能讓觀眾看見大千世界的花花綠綠,卻看不到生動而有感染力的人,只能通過大量的對白和旁白來反覆強調。

《言語之庭》出現了大量和天氣有關的獨白,什麼時候入梅、期盼下一個雨天……瑣碎的心緒也把影片敲碎了,成為一長串的日記流水帳,家庭、學業、工作、情感,沒有預兆,行進極快。對別的導演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弊病,但新海誠走的就是這種路線,所以看下來並不會太吃力。

緊張有序的軌道交通,黑板上掉落的粉筆屑,池子上的水黽,撲向東京的雨線……新海誠耗費太多氣力來營造一個故事情境,就像他在《秒速五厘米》和《雲之弊端,約定的地方》做的那樣。《言語之庭》的情境是這樣的:比往年推遲入梅的東京,下著雨的早晨,沒有人的公園。兩個逃出現實世界的人,他們相遇了,就像寄身在繁華都會當中的公園。

獨自成長的少年,遇上了一個謎一樣的女人。影片重複了導演喜愛的主題,關於「兩顆心的靠近」。這也是純愛電影的一大主題,明明近在咫尺,但彼此就是遲遲不動,不願敞開心扉,不留聯繫方式。這當然是傳統的好事多磨,而且,如果要打破那層隔閡,那麼必然需要一次衝突爆發。可以計算下《言語之庭》的再次相遇,兩個人隔了整整一個夏季。

如果按照現代社會的速食愛情,他們有默契地相遇,電影早已埋設好足夠多的鋪墊,完全可以順水推舟。即便有誤會有不解,那也可以把情節展開。但新海誠不是這樣,他顧左右而言他,讓少年畫圖製鞋,讓女人做一些奇怪的舉動——喝啤酒配巧克力這樣。觀眾不免會冒出疑問:這個女人到底是誰?真是附近不上班的女白領嗎?

如果套用真人電影的分析,鞋子象徵了女性的內心慾望。遠到童話裡的水晶鞋,近到高跟鞋之戀和大導演的戀足癖。新海誠不可能不知道這點,當片中出現相關細節,從一筆一划到直接度量,那就可以得出結論:女人的內心有缺憾,遲遲不敢邁出步子。及至下不完的雨,水的意象和電閃雷鳴,那麼,導演在這份感情上做的相關文章實在太多,一切景語皆情語。

為了讓這種含蓄的心思更有說服力,新海誠又加入了俳句短歌,而且話中有話,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跟對方訴說行蹤,一是向對方透露身份。當然,在一些人看來,這就是自設圈套。然而,如果考慮到他們的身份關係,那麼,有這樣的對話,好像是再正常不過了。況且,這樣的句子出現在電影中,確實也多了一層意境。你所看到和你所想到的,它們完全是兩個世界的東西。

還可以注意到,少年雖然還是個在校生,準備升學考試,但《言語之庭》很少出現學校的主體場景(除了揭開身份的一段內容)。影片故事落在了公園裡面,看上去有點像青山真治在《東京公園》描述的那樣:菊石的漩渦,世界的起源,愛的原點。別人不喜歡下雨,他們期盼下雨。別人不來公園,他們獨佔此地。連接家和學校,公園成了另外一個世界,也是真正屬於他們內心的地方。

最後,新海誠還是那個新海誠。儘管主人公達成了暫時的和解,然而分開還是這份情感的結局——或許這也是純愛故事的終極宿命,相愛卻不能在一起。從《星之聲》開始,新海誠絕對不會讓主人公擁抱美好,圓滿結束。要讓兩顆心靠近,也要正視愛的距離,宅男的心果然太過糾結。不過,《言語之庭》算是回到了他擅長的題材上,但願他會一直畫下去。【北青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