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2 / 41,056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rlon

2013-06-13 03:50:47

到了那個年齡才會有的感悟


一直以來日韓系的生活片都有著極大的魅力,細緻的情節,簡單的對白,有的像這個片子一樣單純的只有黑白兩色,但是卻能夠觸動人的心靈。小津安二郎早已聽說許久,大學時就買了東京物語的DVD,但一直都沒有看。如今閨女已經兩歲了,今天看了這部電影。
整部電影依舊是緩慢的節奏,但卻不忍心跳過任何一個片段。從兒子到女兒再到兒媳,老人們總是客氣地說著給你們添麻煩了;晴朗的天空,到高樓大廈,冒著煙的煙囪;老人在溫泉度假時,平靜的白天,與吵鬧的夜晚。幾乎每一個情節都在表達著這對老夫婦與當時社會環境的格格不入。當母親去世時,全家人終於坐在了一起,回憶著往事。然而片刻的溫馨是短暫的,之後大家又回去各奔前程。生活的現實是如此強大,讓你感受著他的冷酷,卻又無可奈何。
其實影片可以在母親去世後就可以結束,或者在一家人相談甚歡時結束,又或是大家各奔東西時嘎然而止。然而影片的創作者們,還是設置了10多分鐘的一個結尾,通過小妹,兒媳,老頭子,鄰居的對話向我這種領悟力不高的觀眾點明了主旨。小妹向嫂子抱怨姐姐的自私,然而在年長的嫂子看來這些是可以被諒解的;而兒媳婦向公公表達自己也慢慢忘記自己的丈夫,感到懺悔時,公公表示這些也都是人之常情。很多道理只有經歷了才會有感悟,我想兒媳之所以比老人的親生子女還要孝順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曾經經歷過喪夫之痛吧。而老人的經歷要比兒媳豐富更多。
經歷讓人成長,成長之後看待相同事物的感受也不同了。有人問讀者雜誌的主編,讀者們反映自己以前挺愛看這本雜誌的,但是最近怎麼覺得不好看了呢,是不是你們的雜誌改革了?主編說其實我們的雜誌沒有變,而是讀者們成長了。還有電影大學時看杯酒人生,覺得這片子也能獲獎?畢業後偶然再次看,領悟了很多內容。這部東京物語也是,現在看到了,感受了孝順,親情,珍惜自己的另一半;但我想也許20年後再看,一定會有更多的感慨,所以屬於將來一定要再看一遍的片子。
還要慚愧的說說,這可是50年代日本的電影,同樣是受佛教儒家影響的,我們這60年都在幹什麼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