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江海一蓑翁

2013-06-13 06:17:43

消費而已


     探討現代媒體弊端的文藝作品並不少見,國內有去年陳凱歌的《搜索》,國外則有英國著名短劇《黑鏡子》。此次法國電影展的展映電影《超級明星》,卻硬是將這一略顯老套的題材拍出了新意,拍出了法國味。端午假期以觀看這樣一部電影收尾,實在是莫大的驚喜。
   影片的男主角馬丁·卡贊斯基年已中年,大腹便便,在一個回收舊電腦的小公司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監督一群智障人士回收舊電腦的配件。除了這群同事之外,他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是現代社會裡典型的原子化個人。然而一天早上,他卻突然成為了家喻戶曉得明星,所有人圍著他,發部落格,在他周圍評頭論足,甚至向他索要簽名。他的一切過往,一切生活細節,每天的一舉一動都被發佈到網上,為千百萬人閱讀、瀏覽。
    馬丁的遭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法國作家加繆名作《局外人》裡的莫爾索。同樣地離群索居,同樣地身處局外,同樣在突然之間成為輿論的焦點,莫爾索好歹還有一個過失殺人和虐待母親的由頭,馬丁的成名則毫無緣由,突然而至。
    影片這樣的處理,體現了盛行於法國的存在主義哲學對編創人員的影響:馬丁的成名或許是荒謬的,然而這一虛無的成名本身,卻已經構成了存在。對突然成名惶恐不安的馬丁想到了求助於媒體,然而很快他就發現,媒體的興趣,僅僅在於他突然成名這一事件本身,而跟他這個人或許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走上電視螢幕的馬丁很快成為了一個萬眾消費的對象:媒體消費他,因為他能帶來收視率和隨之而來的廣告收入;公眾消費他,因為像他這樣的平庸之輩能滿足公眾虛幻的代入心理,激起他們內心深處的虛榮感;電視編導消費他,因為他符合自己的選題需要,同時還能給自己帶來無冕之王救人於水火的權力感;作為電視嘉賓的學者消費他,因為學者能從他的成名事件中尋求到不凡的意義,並站在正義的高度上予以批判,實現自己的話語霸權。人人滿足於自身消費帶來的快感,卻沒有人關心成為消費對象馬丁的真實感受。面對學者嘉賓在攝影機前的嚴詞質問,疲憊絕望的馬丁發出了歇斯底里般的呼號;而在第二天,網上對這一呼號的模仿層出不窮,成功地把馬丁絕望的掙扎轉化為大眾樂此不疲的娛樂遊戲。此情此景,不得不讓人想起馬克思那句已經被用濫了的名言:歷史總是不斷重複自己,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
   馬丁的遭遇看似離我們非常遙遠,但實際上,這樣的場景在中國同時無時無刻不在發生:2006年世界盃上,黃健翔那次癲狂般的即興解說很快在網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改編段子,這些段子甚至被做成彩鈴,被千百萬手機用戶下載使用;部落格上,那些動輒擁有百萬數量級粉絲的大V用戶就算發一句「我上了個廁所」,同樣會有成千上萬條評論和轉發;一張照片、一條部落格,就足以讓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突然之間成為人肉搜索的對象,他的電話、工作單位和家庭住址很快就被一一發佈,隨之陷入謾罵、恐嚇和威脅的漩渦之中;任何違背人性和公德的新聞事件爆發,一開始都是一本正經的批評和抗議,而這種抗議很快就會淪為一種表演,一種行為藝術,陷落在大眾無窮無盡的娛樂海洋之中。
    如果影片僅限於此,這已經是一部好電影;然而影片後半部份的內容更讓人擊節讚嘆,進一步提升了影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萬眾關注之中的馬丁身上很快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他開始由抗拒成名,慢慢轉嚮用名聲來維持自己的生存。然而當他開始出席各種商業活動時,媒體的算計已經把憨厚、樸實的他成功地跟性醜聞和墮落享樂聯繫在一起。於是,昨天還對馬丁頂禮膜拜的大眾感覺到蒙受了欺騙,開始對他進行聲討、唾棄,以致於最終的遺忘。已經開始習慣成名生活的馬丁不甘寂寞,他向媒體尋求再次報導自己,卻被冷漠面對,他只好自己找人出了本自傳式的書籍,靠兜售書籍維持自己的生計,和殘存的虛妄的名聲。
    於是在影片結尾,我們便看到就連馬丁本人,也成為了自己成名事件的消費者。最終,人人通過消費馬丁成名事件而存在,而這一事件本身卻毫無緣由,直接指向了虛無。法國哲學家薩特關注存在主義的名著《存在與虛無》,以這樣一種戲劇而又真實的方式,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詮釋。
    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個媒體觸角無所不及的時代,個人還有沒有隱私?媒體的言論邊界何在?是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消費,被娛樂化?影片提出的這些命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因為如果這一切無法被控制,或許明天早上,下一個馬丁就是我們自己。

     ((本文發表於2013年6月18日出版的《江南時報》文藝范週刊,見報時有改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