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

超人钢铁之躯/超人钢铁英雄(港/台)/

7.1 / 811,437人    143分鐘

導演: 查克史奈德
編劇: 大衛葛爾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亨利卡維爾 艾美亞當斯 羅素克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aruto

2013-06-21 04:26:36

新希望


正文前友情提醒:本文原發表於漫畫評論網站漫言:
http://mangatalk.net/2013/man-of-steel/
故涉及較多超人原著漫畫相關內容,懇請理解。

此文獻給所有曾經憧憬,並且仰望過英雄的人們。

======

我從來都沒有喜歡過超人這個角色。


——追根溯源,造成這種觀念的緣故,大概是因為在我的記憶里,以超人為主角的優秀漫畫本就已經屈指可數;即使偶爾有遺珠佳作,它們也很遺憾地沒能成為我童年記憶的一部份。我想,這或許就是許多像我一樣的中國觀眾,對超人這個角色沒什麼感情的本質原因:我們缺乏「超人」正紅時的那種社會文化背景。我們沒有切身經歷過,那個超人曾在美國作為希冀與進步的象徵、那個曾經由 傑瑞 Siege、John 威廉斯、Richard Donner 等卓絕藝術家們交相輝映的一九八零。十年前,伴隨著初代超人演員克里斯多福‧里夫 [1] 的猝逝,黃金時代的最後一抹餘光也終歸黯淡下去;時光流轉,如今我們身處的,已是一個人們習以為常地嘲笑超人「超齡童子軍」,吐槽他內褲外穿、戲服幼稚、缺乏深度的新世紀了。

然而,超人遭受的這些冷嘲熱諷也並不全都是空穴來風。作為美漫歷史上的第一位超級英雄,「Superman」源自於一個傳統而古老的概念(古老到可以追溯至希臘神話的海格力斯);某些觀眾覺得他陳舊無趣,也是在所難免的。甚至在美漫圈裡也是一樣,在不少沒有深入了解的普通漫迷眼中,他也往往被冠名為 DC 世界中最無聊的一個英雄。——超人擁有宇宙間無與倫比的神力,但和隔壁 Marvel 世界中同等級別的英雄相比,他既沒有像綠巨人(Hulk)般有著自相矛盾的劇烈衝突,也沒有像銀影俠(Silver Surfer)般時刻面臨著次元毀滅級別的巨大威脅。超人完美的性格與強大的能力,導致了編劇者們很難為他創造精彩的反派;而就像小醜的華麗演出能使蝙蝠俠昇華到另一個層面一樣,英雄的深度,是往往需要優秀的反派來陪襯的。更麻煩的是,這傢伙說白了就是個上天入地全能完美的外星來客,普通觀眾又該如何與他產生共鳴呢?綜上所述,超人的各方各面,彷彿都表明了他更適合作為一個符號式的象徵,而非故事性豐富的角色存在。


順著這麼解構下去,其實也就不難理解當初華納兄弟為什麼要讓蝙蝠俠來為 DC 漫畫電影改編大潮打頭陣的原因:作為舞台的哥譚市和現代城市的氣質非常接近;布魯斯・韋恩平易近人沒有超能力,他只是個家財萬貫、訓練有成的普通帥哥罷了;而蝙蝠俠系列瀰漫著的犯罪主題、黑暗基調,也與導演諾蘭的風格不謀而合。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皆備,過去幾年裡《黑暗騎士》系列無論是票房收入還是風評口碑都賺了個盆滿缽滿;但是放眼如今,Marvel 在《復仇者聯盟》後風頭不減地開始了 MCU 的「第二階段」計劃,而 DC 這邊廂的蝙蝠搖錢樹,卻已經被榨得連根都不剩了。面對著 Kevin Feige 旗下浩蕩而來的 Marvel 陣容,如今 DC 世界中能祭出的,比蝙蝠俠名聲更大、威望更高的超級英雄,有且只有一位——但是,八年前拯救了螢幕上蝙蝠俠的奇蹟藥方,是否還能再一次地在超人身上起效?尤其是在幾年前《歸來》已經爛得一敗塗地的前提下?

======

我看了兩次《超人:鋼鐵之軀》。第一次抱著忐忑的期待,第二次抱著想要確信的懷疑。若借用《黑暗騎士》的台詞來概括的話,那便是——它是一部我們迫切需要的《超人》重啟,但卻註定了不會是所有人都想要接受的。事實上,在談及影片的具體內容之前,我想首先指出,有兩種觀眾是絕對不會對《鋼鐵之軀》感到滿意的。第一種,是希望《鋼鐵之軀》從劇情到風格完全模仿八十年代舊版超人電影的觀眾;他們一口咬定了,超人形象必須是克里斯多福‧里夫演的那樣陽光向上一絲不苟,電影基調必須輕鬆愉快歡樂滿屋,否則這片子就不是《超人》。但他們卻沒有(或拒絕)意識到,超人這歷經七十五年風霜的漫畫角色,在不同作者筆下承載過無數種迥異的塑造與解讀;即使有一套不成文的正史可以遵循,這種創作上的多元化,往往更多地是能因地制宜、給角色注入新血的獨特優勢,咬定一個版本為王道、拒絕甚至攻擊其他所有不同解讀的心態是較為狹隘的。所幸,《鋼鐵之軀》絕非里夫版超人的簡單復刻;全片基調更為嚴肅、現實,敘事中時而插入的灰暗元素,則能明顯看到製片人諾蘭的影子。但這並不表示《鋼鐵之軀》不會令第二種觀眾失望——沒錯,正是那些因為看到製片人諾蘭、編劇大衛・高耶、作曲家漢斯・季默的名字,就滿心幻想著《鋼鐵之軀》是一部《黑暗騎士》續集的蝙蝠俠(諾蘭)粉們。劇透警告:它不是。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鋼鐵之軀》都首當其衝地是一部扎克・施奈德電影;而這也無疑是施耐德從影以來,視效風格最真實並且炫目的一作。《鋼鐵之軀》遵守傳統的三幕編劇結構,第一幕以氪星為舞台,再一次描繪連非漫迷都耳熟能詳的超人故鄉以及誕生物語:在氪星因天災人禍(佐德將軍引發的內戰)即將毀滅之時,科學家喬・艾爾將他剛出世的嬰兒放入太空梭送往地球,希望他能將星球的血脈延續下去。施耐德招牌的華麗視效描繪出了超人在螢幕上最為瑰麗壯闊的故鄉(給我一部演佐德和艾爾家族愛恨情仇的三小時氪星電影吧,我每天看八遍),拉塞爾・克勞的沉穩演技也超越舊日影帝白蘭度的經典形象,毫無疑問地接過新一代超人生父的旗幟。

伴隨著一幕明顯向 Mark Waid、Leinil Yu 的漫畫名作《超人:天賦使命》中分鏡致敬的飛船著陸後,氪星的最後之子——現在已是地球少年的克拉克・肯特,在螢幕前飛速度過著他的青春時代,時而有回憶鏡頭展現他內心的思索與轉折。漢斯・季默的鋼琴與鼓點將這相對平和的第二幕渲染得格外傷感。傷感但是溫情,尤其是和凱文·科斯特納扮演的地球養父喬納森・肯特的幾處對話,令我的小心肝都快承受不住。施耐德導演則是暢快淋漓地宅性大發:從八十年代 Jack Kirby 的角色設計、《超人:一號地球》的劇情小節,到 Mark Waid 《天國降臨》中的分鏡場景,Grant Morrison《全明星超人》中的大段對白……《鋼鐵之軀》在各種細節中,將超人的歷代漫畫名作幾乎致敬了個遍,除了……超人這個形象本身。

是的,我們——包括原作黨在內——都沒有看見過這樣的一位超人。——不,應該說是這樣的卡・艾爾或是克拉克・肯特——作為氪星文明的最後之子艾爾,他擁有全宇宙的時間與力量;但正是這個事實,反襯得這位無論是對自己過去的根源、或是未來的使命都一無所知的少年格外悲劇。作為地球的孩子肯特,他本應是人類最完美的榜樣,但無論漂泊到哪裡,卻都是會被誤解、被隔離,甚至是被欺凌。中學裡的壞孩子把他當做怪胎、拉到郊外修車場的角落裡踢打,克拉克的身體感受不到痛覺,同齡人的一拳拳卻落在少年的心上。他的聽覺天賦異稟,這顆星球上六十億個體的每一秒脈搏心跳都撞入他的耳中,但是他的孤獨卻永遠無法與這之中的任何人分擔。


——《鋼鐵之軀》完美地演繹出了漫畫家 Kurt Busiek 在《超人:秘密身份》中闡述的經典「英雄悖論」:如果你擁有全世界的力量,但幫助他人會使你自己陷入困難與不便,你還願意堅持助人為樂嗎?換個假設說,當一場普通人完全無法應對的巨大災難來臨,而你能解決這場災難的可能性和其他人一樣渺茫,並且沒有人會指責你如果你置之不理悄悄走開,在這種情況下,你還願意去捨身救人嗎?

在《鋼鐵之軀》中,這些都是在年輕的克拉克心頭陰霾了多年的兩難命題;人類社會的道德在他雙手上套上了這些鐵鏈,目送至親的離別更是他為容忍所付出的代價。氪星文明還給卡・艾爾留下了另一個矛盾:「如果一個孩子夢想成為不符合社會安排和期望的人會怎樣?如果一個孩子的理想比社會更偉大?」——而這些矛盾,即使待到少年穿上了氪星的戰衣後也沒有隨之消失。等等,讓我把上面那句換一個更準確的說法: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難題與悖論,正是促使少年穿上戰衣的原因。沒錯,「促使」這個詞很確切——《鋼鐵之軀》中並沒有漫畫原作中半空救下露易絲的那幕經典閃亮登場,超人也沒有先成為大都市的全民英雄再去拯救世界;因為他根本沒有時間,佐德將軍帶著他的旗艦回來了,地球的末日倒計時轉眼只剩下一個晝夜。


麥可·珊農的佐德將軍真是霸氣到骨髓里。他的能力與造型是向 70 年代的 DC 超人風格最完美的致敬,珊農的演技更是充滿爆發力與威嚴,這個簡單明快的反派有著出人意料的信服力,我甚至曾幾度真誠地為佐德動容。而亨利・卡維爾……This man IS Superman。他那天神下凡般的緊實身材,估計是唯一一位能同時滿足施耐德那幾近性癖的「肌體完美主義」追求,以及 Alex Ross 大神筆下那奧林匹斯之父般超人形象的人了。與此同時,英國出身的卡維爾還有著犯規的美式口音與迷人演技——如果可能的話,連我都願意西裝革履同他共進燭光晚餐,更別說廣大花齡少女群眾了。

當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碰上一個無法移動的物體,我們就有了《鋼鐵之軀》長達將近一小時的最後高潮一幕:神與神的戰爭。借用 Todd Gilchrist 的話說,施耐德解決了沃卓斯基兄弟在《駭客帝國》中無法解答的問題:如何才能把兩個不會受傷的神之間的戰鬥拍得緊張刺激?《鋼鐵之軀》的答案是,戰場毀滅的規模。我不想花過多筆墨去讚美製作組的視效部門,但《鋼鐵之軀》後半部份的對決是我所見過的最震撼的戰鬥場景,登泰山而小天下,霎時《復聯》的紐約有如枕頭瘙癢一般。當世界引擎從太空中降落時,我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Yes。《鋼鐵之軀》在提醒我們,這才是正牌的超級英雄科幻電影。當佐德與超人拋下一切展開肉搏將整個城市轟成碎渣時——Yes。這才是漫迷們無數次想像過的,氪星戰士與氪星將軍之間的戰鬥——像神一樣戰鬥。因為,坦白說吧,在觀戰的地球人眼中……他們基本就是神。


在接近影片結尾,有幾處註定會引起千層爭議、註定會被不少觀眾哭喊毀角色、毀原作的場景。同樣地,許多人會說這和里夫時代超人電影裡的那些性格原則差異太大,而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本來就不是里夫版的超人形象。表現超人身為英雄的難題矛盾,以及如何去與這些矛盾相處、化解、共同成長的過程,正是《鋼鐵之軀》的核心命題之一。原則不是娘胎裡帶來的,這個版本的超人才剛學會飛、學會駕馭自己的力量,下一秒就搖身變成永不失誤的慈父人格也未免太不現實。

事實上,我倒是喜歡這些富有爭議的場景情節,它們為今後的角色人格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餘地:試想一下,當超人在大戰平息後,被政府勒令要對戰爭中波及的傷亡負責時,他該如何面對?自己在危急關頭被迫做出的某些決定,會不會日後成為陰影、動搖英雄的心靈?在此之上,若是今後的反派(沒錯就是你……Mr.Luthor),在這一系列事件幕後去運籌帷幄、逐步從道德上、精神上摧毀超人……Mark Waid 在《天賦使命》中,描繪的正是這個思路。而這正是我認為《鋼鐵之軀》做的最好的地方之一:它打開了無數扇可能性的大門,並昂首挺胸地回答了困擾華納兄弟以及 DC 公司近十年的兩個問題:

塵封多年、已有七十五載歷史的老牌經典超級英雄,是否能在新世紀的螢幕上浴火重生?
華納兄弟、傳奇影業與 DC,能否開闢一個更為廣闊、並且富有魅力的超級英雄螢幕世界,就像 Marvel 的 MCU 一樣?

他做到了。
他們也做到了。



《鋼鐵之軀》遠非超人 deserve 的完美電影改編;除了個別拿《黑暗騎士》來對比挑刺的傷不起記者以外,其實影評界對它的大部份批評都還是較為中肯的。對我而言,《鋼鐵之軀》就像是電影版的《生化奇兵:無限》;它在公佈前被各界追捧得天花亂墜,第一眼看上去也是驚艷絕倫;但在體驗結束後、仔細將每個部份拆開細細剖析時,無數的枝節缺陷就開始浮出水面:故事的敘事和主題最好不要過於依賴對白;克拉克的幾處感情戲還沒來得及醞釀就被匆忙切走,二幕因此顯得節奏沉緩又像走馬燈般匆忙;三幕的戰鬥場面雖然震撼,但若能加入更多變式,處理得更有 purpose 一些,會為全片增色不少。

但是電影和遊戲一樣,都是由多項藝術媒介糅合交融後形成的一種復合藝術形式;將單獨的部份脫離整體情境肢解出來批評,意義終歸有限。而就像《生化奇兵:無限》的十個小時令我流連忘返,《鋼鐵之軀》也是我所看過的最沉浸、最能與之共鳴的超級英雄電影之一。在閱畢幾部描繪超人的漫畫單行本後,電影《鋼鐵之軀》終於徹底扭轉了我對這個角色的態度。我終於理解了超人。我終於相信——至少是克拉克・肯特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披風染了故鄉太陽的赤紅,他的戰衣堪比星河般湛藍,他不是飛機、不是雀鳥,但他能在目之所及的天空中,翱翔。


——當我還小的時候,我對一個永遠做正確的事、永遠行使正義的角色毫無興趣。無聊,這種老好人有什麼驚險刺激的?但隨著時日遷徙,我對超人這個角色——以及這個符號——的敬意愈發真摯而深重。我逐漸開始明白這樣一個永遠行使正確之事角色存在的意義:在超級英雄這個使命之外,他更是一個人人得以仰望的標竿。人們會追隨在他身後,他們會蹣跚起步,或許也會跌倒受傷。但人們不會停止仰望,希望從超人身上得到激勵——他的決心與信念,他的勇氣與高尚,他的善良與力量。


他用那力量來將無私的英雄主義(Heroism)付諸實施;這在別人身上一般是偶爾閃現的亮點,但超人的整個人格、整套原則、所有行動,卻都是基於這份無私之上。這就是他的世界的全部了——這就是他將永遠擁有的全部了。如喬・艾爾所說,他的那力量源自內心的愛;他並沒有救助我們的義務,他救助我們因為他真的關心。因為關心,卡・艾爾,這位來自遙遠星球的遺孤之子,自願成為短暫地恩澤過他的地球的守護人。對人類社會來說,克拉克・肯特將永遠是個不合群的局外者,但他卻包容著對這顆星球的,對所有的人類的,最廣闊深沉的慈愛。我仍然記得 Grant Morrison 筆下《全明星超人》中一個動人的鏡頭:數百萬年後,已經重建了氪星、達成了宇宙中所有夙願的金色超人,還留有最後一項使命:他穿越時空、回到克拉克・肯特最開始的那個時間點,為超人的地球生父喬納森・肯特,獻上了一朵永不凋零的氪星之花。他說,在父親身上,他看到了所有人類值得追求的品質:正直、勇敢、慈愛與善良。

這就是為什麼沒有任何角色能夠替代超人的原因——用 Brett White 的話說,法蘭克・米勒筆下的蝙蝠俠故事,究其本質,只不過是格調稍微黑暗了幾度的米勒版夜魔俠故事罷了;但若是創作者們抓住了超人的核心,那麼便沒有任何其他的角色能替代他。好的超人劇本強調他的脆弱,《天賦使命》、《超人之死》、《天國降臨》;而偉大的超人劇本則明白他的符號意義:他是史上第一位超級英雄,他是全地球人努力仰望的榜樣,他是「英雄」與「希望」的象徵。略感興趣想入門超人的同學,不妨去試著閱讀一下《超人:秘密身份》;而對超人已經有一定了解、想要觸摸最高頂點的同學,那麼終結所有英雄故事的故事、《全明星超人》則自然是最佳之選。在《秘密身份》中,超人存在於漫畫書上,但現實中卻沒有超級英雄;而在《全明星》所描繪的、超級英雄並不存在的某個平行世界中,那裡的藝術家們經過自中世紀來數百年的文化流傳,竟自發地創造出了「超人」的藝術形象——因為每個世界都需要超人這個符號,無論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


======

[1] 其實嚴格來說,里夫並不是初代超人,1978 年已經是超人系列電影的第一次重啟了。在此之前還有些奇形怪狀的電影系列,但里夫毫無疑問是 1978 年至今最廣為人知的超人扮演者。感謝漫言原文(http://mangatalk.net/2013/man-of-steel/)評論中 Zombie 的補充指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