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

超人钢铁之躯/超人钢铁英雄(港/台)/

7.1 / 811,437人    143分鐘

導演: 查克史奈德
編劇: 大衛葛爾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亨利卡維爾 艾美亞當斯 羅素克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3-06-22 05:24:44

翻滾吧,超人


任何超人迷如有機會提前看到《鋼鐵之軀》的劇本大綱,一定會驚呼:這拍出來沒人會看!故事對於「經典」之忠實,用老調重彈不足以形容,用耳熟能詳不足以概括,我們都知道氪星會毀滅,佐德會被囚禁,超人的父母會死亡,臨終前將他駛向地球,我們也知道他會被肯特家收養,會面臨成長期的困惑,會在穀倉看到飛船,會去北極找身世,會遭人恐懼和猜疑,也會與佐德重聚並決裂,別說是數不清版本的漫畫了,單是真人影視和卡通片,就有不下十部作品細緻入微的講述過幾乎相同的故事,其中大部份還譯製引進過我國,你若對超人有相當的熱愛,估計早已將上述「大事件紀元」倒背如流。

具體到小細節,《鋼鐵之軀》一樣在前人的影子裡兜兜轉轉,讓觀眾的記憶在1978版電影、《超人前傳》和《超人歸來》來回跳躍:超人果然對突然湧現的超能力滿懷恐懼,果然因勇救落水汽車而引來猜疑,果然教訓了不知好歹的酒吧流氓,果然有一堂曲折的飛行課,也果然與露易絲空中相擁浪漫了一把,而在整個觀賞過程中,我們都在等待著他戴上眼鏡,走進星球日報,他也毫無懸念的滿足了我們。

《鋼鐵之軀》坐擁如此之多的似曾相識,而它只是稍稍添加了一抹現實主義,就避免了被「陳腔濫調」,「毫無創意」等口水淹沒,從腐朽的土壤中孕育出足夠的新奇果實。曾經的那個克拉克•肯特遊刃有餘的維持著雙重身份,我們早已麻木於他的狗屎運和周圍人的遲鈍,然而這次,他的行善之舉逃不過群眾的洞察,即使隱姓埋名、背井離鄉,依然被用簡單的偵探伎倆識破,這是超人在資訊時代必然面臨的尷尬處境。佐德將軍脫離了權欲薰心、殺人如麻的簡單刻畫,相反,這個角色正如氪星所培養的,是個無懈可擊的領袖,一個有著遠見卓識和雄厚魄力的改革家,一個令人同情和惋惜的愛國(星?)者,對喬艾爾痛下殺手是他為成大業的果斷抉擇,之後數十年的心理煎熬又透視出他人性的一面,他甚至起初不打算向超人報復,和《黑暗騎士》裡的小丑一樣,從情理上衡量,他的籌碼要壓過正派,他的失敗,呈現了一個被命運摧毀的悲劇梟雄的隕落,並不是令人歡呼雀躍的勝利。而《鋼鐵之軀》最顛覆的設定,是讓超人手刃仇敵後仰天長嘯,雖然影片一直沒有真正進入他的內心,但那一刻我們可以切實感受他的痛苦,在一個現實主義大旗飄揚的世界裡,對一個擁有如此使命和偉力的英雄來說:「不殺人」是個太脆弱的原則,脆弱的就像擋在他激射身軀前的一塊玻璃,一觸即碎。

作為原創故事兼監製,諾蘭將蝙蝠俠前傳系列的創世精髓灌注到超人的影像中,並不令人意外,影片中還有多處鮮明的「諾氏橋段」,比如喬艾爾肉搏勝利後,放鬆警惕被匕首暗算,這境遇和《黑暗騎士崛起》的蝙蝠兄弟如此相似,連那喘氣如牛、鏡頭不穩的格鬥風格也頗有繼承,再比如佐德單挑超人前嘲弄「我出生以來就在訓練,你呢,是在農場訓練嗎」,這與貝恩藐視蝙蝠俠說的「你僅僅適應了黑暗,而我從小與黑暗為伍」,又如此精神相通,一聽就是諾蘭的手筆。

影片中呈現的外星科技有一份與眾不同的「講究」。喬艾爾的幻影被輔以「人工智慧」的潛在闡釋,能即時思索,可入侵網路,還很有幽默感,比之前作品單純以高科技鬼魂塑造,更給人親切感和科學質感。氪星的電腦系統採用酷似奈米技術的交互方式,預見性遠超很多科幻片的「外星人也用觸摸投影屏」,時下的科技前沿已有奈米產品雛形,《霹靂遊俠2008》曾展現過頗有未來感的奈米汽車,毫無疑問,該技術將在未來越來越走俏,和文明發達的氪星實在是絕配。佐德的「地球改造儀」帶著幾許諾蘭式的高概念,幻影區的開關原理也能自圓其說。雖不能和《星際迷航》比肩,但《鋼鐵之軀》讓超人故事頭一次沾染了硬科幻氣息。

影片上映前,許多影迷將之視作「諾蘭講故事,施耐德拍打架」的黃金組合,然而施耐德可絕不只是視覺狂人,其標誌性的敘事技巧,在文戲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影片交織多條時間線,在超人的少年、青年和當下不斷穿梭,而且除去當下,前兩者都並非順敘,有多處打亂混排,施耐德亮出《守望者》中編織時空網路的絕活,靈巧嫻熟的用各種視覺和對白鉤子,將不同時代條理井然的連綴起來,期間幾乎沒有用到字幕說明等廉價手段,諸多時間碎點合力累積著邏輯和情感,交相輝映間,共同補完了一個超級英雄的成長史詩,幾乎不需要觀眾做什麼腦補,這是一種大巧若拙的本事。和諾蘭一樣,施耐德也在片中留下饒有趣味的個人印記,比如那個超人從基地到沙漠的鏡頭轉換,就照搬了《守望者》里曼哈頓博士瞬移到火星。

當然,施耐德對《鋼鐵之軀》最大的貢獻,還在於炫耀超人掐架的本領,這也是全片最令人激賞的部份。筆者去年討論《復仇者聯盟》時談過,拍漫畫電影,英雄的破壞力自然是越大越好,但導演能夠在審查鉗制下做到什麼程度,卻十分考驗能力,去年的綠巨人、雷神、鋼鐵人都有藐視鋼筋水泥的軀體,但表現起來總是遮遮掩掩,要嘛給遠景,要嘛鏡頭搖的太快而模模糊糊,要嘛索性鏡頭外間接暗示破壞。但一旦輪到超人動手,恢弘的摧毀是無法迴避的,大量漫畫和卡通片中,超人與對手的搏鬥是飛速變換著海拔、速度和互相的方位,以成百上千噸的力量扭曲、擊打、甩出對手,伴隨著身邊的一切灰飛煙滅——我們印象裡的超人就是這麼打架的,按照超人的身體屬性,也只能有這一種打架方式。然而之前的超人電影,要則限於特效只能拉拉扯扯(1981版),要則從劇情上規避肉搏(讓反派用綠石頭),慶幸的是,施耐德絕不走這種娘娘腔路線,大大方方升級了他在《美少女特攻隊》中實驗過的人體極限,將身體化作比炮彈威猛百倍的武器,只看一遍超人與佐德的單挑,很難記下這兩人到底憑肉身將多少摩天大樓和交通工具淪為了四舊,而且每一次鋼筋粉碎,水泥稀爛,鏡頭都毫無遮擋,直觀坦蕩,讓人在目瞪口呆中驚覺,我們用作壁壘的文明成果竟比餅乾更不堪一擊。超人的漫畫迷對這段高潮打鬥不會陌生,他們已經從漫畫和卡通中欣賞過無數次,但如此逼真赤裸的展現在大螢幕,尚屬頭一次。《鋼鐵之軀》大大提升了漫畫電影的門檻,對該類型片的積極意義更大於觀賞意義。

《鋼鐵之軀》並不是一部十全十美的電影,大部份時間,我們很難覺察超人的想法,他的性格弧光全靠兩位父親和諸多配角的訓誡式對白來推動,讓人感覺他就像一張白紙,一部語言程式設計的機器,「被」成為了一個救世主;艾米•亞當斯版的露易絲中規中矩,與超人的火花黯淡,高潮處她不可思議的趕到超人所在,說服力不足;勞倫斯•費舍伯恩的主編角色缺少發揮,主創應該讓他出演軍方某高官才對,而不是毫無緣由的將老派瑞變成個黑人。另外筆者覺得,從超人首次拯救路易斯到佐德降臨地球,中間那一段戲劇衝突不夠,有些沉悶。然而經過那長達四十分鐘的狂轟濫炸,一時半會誰都會忘了指手畫腳,只有在事後慢慢梳理細節,才會記起這點點滴滴的不滿來,對於一部瞄準青少年市場的商業巨製,已是超出預期的認真。神父對超人說,要獲得信任,首先要心存信念,超人依言冒險現身,果真贏得了世人的崇敬,如果你對漫畫電影失望透頂,不妨對《鋼鐵之軀》投以滿懷信念的一躍,這個翻滾著摧枯拉朽的新超人,會重新點燃你對漫畫電影的信心。

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