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逆光飛翔--Touch of the Light

逆光飞翔/

7.4 / 826人    110分鐘

導演: 張榮吉
編劇: 李念修
演員: 張榕容 黃裕翔 李烈 懷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K@1Q84

2013-06-27 11:36:52

閉上眼睛飛翔無所謂逆不逆光


進電影院看這部影片的理由有兩個,一來這好像是近期口碑最好惡評最少的一部電影了,二來嘛,對於用「因為檔期太少如果再不去看就要下檔」來做宣傳的電影我總是誠惶誠恐。

影片當然沒有讓人失望,但我也沒有哭,我想像如果結尾更煽情一點應該是會哭的,不過即使不談論煽不煽情這個結尾也不夠好,至於為什麼不好嘛……打個比方,一篇文章寫到最後,總該是個句號、感嘆號或者省略號之類的符號吧,可這個結尾給人感覺好像是導演不知道怎麼碰到了shift鍵於是出來了個奇怪符號的感覺。

影片本身是很流暢的,除了在兩個主角相遇前雙線劇情的轉換不得不硬切之外(這個部份用「跳舞的女孩」來轉場或許視覺上會更好看些?),其他部份都很順,所以整體節奏很好,在男女主角相遇後,故事進程就像山間小溪般自然流淌起來。因為是出自真人真事的影片,導演的攝影風格也採用現實主義,尤其是前半部份,有一些手持的部份,個人很喜歡裕翔第一次去學校路上初次聽到在發傳單的小潔聲音那場戲——鑒於所有描繪一見鍾情的偶像劇中爛俗的慢鏡頭橋段,移植到盲人裕翔身上成了「一聽鍾情」,使得這場戲在完成推進劇情任務的同時又給了觀眾強烈的代入盲人世界的感覺,顯得頗有新意。

本來現實主義的攝影方式會對主演有比較高的要求,但好在兩位主演一個是本色出演,一個可以通過「舞蹈」這一媒介來利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式融入角色,所以都交上了無可挑剔的答卷。張榕容的小臉好適合大螢幕,即使這次因為角色的關係幾乎素顏,還是能讓人感到純純的美,不過導演挑選她也有一些犧牲,畢竟她的混血臉孔太有個性,出演這樣的底層角色還是有些缺乏說服力,所以只能設計從「臭臉」到「微笑」這樣的橋段來說服觀眾,這顯得略為生硬和做作了。想像中如果挑選一個陌生的鄰家女孩來演這個角色,前後的轉變會更驚人,整部戲的震撼力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有觀眾在觀影后不服氣地說:「我就是要說你是因為看不見才得獎的,我就是要當那個壞小孩,別想佔據道德製高點來堵我的嘴!」我覺得大可不必,如果在寫劇本的時候就能預想到影片的得獎競爭力,那也是神人了,料想編劇也不該這麼有心機。但在劇情方面我有一處不解:全篇裕翔的希望是想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不給別人添麻煩),為此他長期拒絕比賽,因為比賽將不但他特殊化,而且是以焦點的形式,這顯然讓他不舒服,他那句「只有參加比賽,別人才看得到我嗎?」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叩問。但不僅小潔在電影中有「讓更多人看到」的台詞,甚至這還成為預告和宣傳片裡重點突出的一段,這讓我感覺矛盾。須知,與藝術有關的勵志影片,一般不會採用如此功利的話語,而是採取引導大家享受藝術本身的價值觀,像《放牛班的春天》,《黑暗中的舞者》……就像在海報上寫的那樣——「去你的規則,我要選我的人生」,這樣單純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好像才是青春勵志片該有的態度。點題來說,之所以可以逆光飛翔,那是因為閉上了雙眼,盡情舞動翅膀的緣故吧。在影片中,兩位主角各有一節關於這點的感人片段,裕翔是和SM社一起演奏時的忘我表演,小潔是芭蕾獨舞(順便說一句,這段實在讓人不能不聯想起《花與愛麗絲》中蒼井優的那段經典)——就像芭蕾老師說的,不用急,相信你的呼吸,相信你的身體——這是一個完全忘我投入的過程,就好像閉上了雙眼無所謂周圍的光明與黑暗,只是一個人單純地追逐自己理想的感覺。

小潔的轉變,來自從裕翔身上得到的能量——因為周圍有太多人指出功利的道路,發出世俗的噪音,這讓許多個小潔甘於平庸,每天早上都背對著陽光醒來(這個鏡頭設計得好妙),幹著機械的工作,依附著不能進入彼此內心的戀人;所以當遇到看不見陽光卻還是努力讓自己的夢想飛翔的裕翔時,小潔的心靈受到了衝擊和震撼。但裕翔享受的顯然只是音樂本身,如果讓被他感動的小潔的夢想僭越了舞蹈本身,那劇情就未免略顯突兀了。

逆光飛翔,我覺得重點在于飛翔,如果能讓夢想起飛,光在哪裡其實不太重要的。只是在理想實現的過程中,前方常有刺眼的光線,那時即使看不見去路,如果閉上眼,忘我地飛起,興許就會有好事發生。

所以,閉上眼睛飛翔吧,無所謂逆不逆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