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破案天才伽利略:真夏方程式--Midsummer Formula

盛夏的方程式/神探伽俐略真夏方程式(港)/破案天才伽利略真夏方程式(台)

6.6 / 1,200人    129分鐘

導演: 西谷弘
演員: 福山雅治 吉高由里子 北村一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修羅場姚姚

2013-07-03 21:40:04

推理的盡頭是什麼——關於電影的定位


       起了個大早跑去ifc看真夏的方程式,現在略有點中暑頭疼+起床氣還在。水水豆瓣和其他社交網路上,發現還是有眾多人對電影吐槽的,看過覺得大部份是有道理的。這部電影的推理並不是很複雜,對手基本沒什麼掙扎能力(親們不能和石神比呀,《X》裡面的石神是湯川承認的天才好嗎?不牛逼湯川不就傻B了嗎?),福山依然傲嬌耍帥高貴冷艷警察ggmm滿場打醬油(某草警官其實也很帥的嘛),大部份時候音樂的存在感不強偶爾特別突兀,最開始的片頭總覺得更像是恐怖片。所以要吐槽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問題在於,如何定位這樣一部電影,換言之,觀眾的期待是什麼?

       有的人大概是喜歡推理的,尤其是帶有time limit,密室孤島暴風雨山莊你殺我我殺他的橋段,或者是結尾大反轉,讓觀眾下巴掉下來的驚愕。《嫌疑人X的獻身》確實是做到了,但湯川和石神的敘舊情和湯川自己的糾結又佔去了大半時間。坦率的說,大部份東野的小說,無法再現《X》中這麼奇絕的設計。而反觀《方程式》,最後關於恭平被利用的「助攻」也確實讓我倒吸一口冷氣(因為這說明「被扭曲」的人生可能不只是成實),我覺得推理和反轉的目的還是達到了的。不過這部電影的推理節奏的確很慢,而且觀眾基本可以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爸當年救了孩子」猜的八九不離十。但是很可惜,受困於原著,東野的大部份作品裡就只有一兩個反轉,想拼出一部2個小時的電影,估計是要重寫一部小說了。所以可能繼續翻拍小說的時候,要多思考下內容的問題了。

       有的人是來看帥哥的。好吧,福山桑還是老了的,臉上的皺紋,日益隆起的啤酒肚和鬆鬆的肌肉都是明證,《龍馬傳》裡面的胳膊真的成了過去完成時。不過,老男人自有老男人的好,那看那風騷的小眼神兒俊俏的小髮型兒,尤其是走起路來帶著「風」的大長腿。你快看你快看你快看呀。好吧,我控大叔我面壁去了。

      有的人是來看劇情的,其實劇情真的沒有太多的東西。為了不明顯劇透,我就不說了,但是絕對在30個字內,可以基本概括。大部份時間是在欣賞海景、山景、曬黑小正太和長腿怪蜀黍,確實難怪有的人會看的睡過去。不過套用辯論隊前輩的話說,一個好的立論是要用一句話概括的,那麼一部好電影,其實也可以用一句話講清楚。比如《X》是為了掩護愛的人自己去殺人,比如《告白》是在心理戰層面以暴制暴,比如《方程式》是背負著愛和秘密好好活著。

       有的人還有n多若乾等等等等正常的或者不正常的期待。

       好,問題就來了,任何一個觀眾在進入電影院時都不是腦子空空,尤其是被《伽利略》名頭吸引來的觀眾,大多是理智聰慧當機立斷明察秋毫的,甚至都躍躍欲試想和33一比高下。因此對於所謂情感,所謂人性的預期並不那麼高。對於情節、推理、故事節奏、角色配比,當然會很挑剔。所以電影在這方面做的差強人意,確實是該罵。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是不是這種不那麼好看不那麼緊張不那麼刺激的電影以後就不要拍了?

       可是可是可是可是,好吧,我只是想說,可能是我們的期待本身過於嚴格了,而忘記了感動和震撼我們的本質是什麼?
       是推理?推理好像隻能知道手法。是智慧?智慧好像隻是表面現象。
       我想是人性,是電影中沒辦法一行大字說出來的那些資訊。
       
       比如,一個人是如何在自己的妻子欺瞞自己的情況下,愛著別人的孩子愛了幾十年,最後還可以為了她去殺人?
       比如,既殺了人又連累了不相幹的人的青春要如何繼續?更如何為了自己堅持的而抗爭?
       比如,一個人在如何的心境下,可以讓一個完全無知的孩子做自己殺人的幫兇?
       再比如,一個孩子,發現自己可能無意中扮演了殺人兇手的角色,以後的人生該如何繼續?
       這些東西往往比某些神奇的構思更能打動我,比如《致命ID》《記憶碎片》這類的電影確實很好看,但是看過了,也就過了。除了記得小心精神病和感官上爽一把之外,其實沒啥實在意義。
       又或者說,我總是覺得,奇幻的推理和詭譎的殺人手法都是一個作家或者一部電影的外功,天花亂墜,很好看;但是包含的人性和引發的思考,才是所有文學的核心,才是最真正能觸動我的東西。

       有人說這一部的湯川是冷血的,可能這是我最無法同意的一點。這一部的湯川可以說是在《X》的基礎上成長了起來。記得在《X》的結尾,湯川向內海感慨,「他終於可以那樣深的愛一個人了」。但是他還是選擇了「進」,堅持以自己的方式,揭發了真相。可是這一次,湯川選擇了「退」,他不希望成實去認罪,而是希望成實背負著責任活下來,去為恭平做出榜樣;他也沒有堅持重治坦白,而是選擇和他一起隱瞞「真相」;她也沒有對困惑的恭平說出實話,而是答應一起在懷疑中反思,走好以後的路。湯川開始嘗試著去理解愛,理解別人愛人的心,又或者他做了更多——
      在湯川把成實笑容明媚的照片留給垂死的仙波時,他懂得了愛。
      在湯川選擇了沉默,不把案件歸為謀殺時,我堅定的認為,他是因為愛著恭平。

      在看《神探伽利略》的時候,我發覺自己總是陷入關於湯川的一個悖論里,湯川明顯是不想結婚也不想談戀愛的,因為戀愛這事情似乎在他看來不合邏輯;但是湯川明顯是很愛很愛很愛他的事業的,因為。。。(我也不知道他有什麼神邏輯)。所以,很多人會覺得這部裡面的小孩子和湯川的感情過於牽強或者做作。但可能,這卻是湯川和這個故事裡面主人公重治最大的連結。這個命題叫做,當你和一個人沒有實質性連接的時候,你可不可能愛上他,並為了他奮不顧身,改變自己?這便是一個灰常巨大的人性問題,愛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好,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也回答不了。說到這裡,只是想說,定位不同,視角不同。如果侷限在推理的視角里,那麼這個故事能看的只是手法和情節;如果跳開原有的定位,那麼作為觀眾會獲得更多。這就是為什麼,反而那些哭的淚流滿面的觀眾,不一定比推理迷全神貫注兩個小時失望而歸獲得的少。因為生活和電影的精彩,本身就在於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寫到現在,覺得特別像發行方再為電影辯護,或者33粉的反吐槽。求不喜勿噴,我心理承受能力低,會哭的呢。~~~~(>_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