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飲食男女 Eat Drink Man Woman

饮食男女/

7.8 / 23,415人    124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李安 王蕙玲
演員: 郎雄 歸亞蕾 楊貴媚 吳倩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刁兒

2013-07-05 23:16:02

人世間無盡的情感慾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故事梗概:影片講述了廚藝大師朱爸與其三個女兒共同生活在一起,三個女兒都有各自的心理情感追求,而父親和女兒們在心理上的疏遠和女兒們之間久日積累的嫌隙也日益凸顯出來。最終在父親和女兒們都經歷了心理上艱難的探尋之後各自找到了心靈上的歸所,他們分開了住所,但彼此心的距離卻更加貼近。
主題: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味」。所謂「飲食」便離不開「人」,「飲食男女」即為人世間百態的男男女女,他們心中各自的心靈情感追求,構建成人間的情網。本片通過各個人物不同年齡不同需要的情感追求,來展現時間最複雜而又最簡單的一個「情」字。而在影片中貫穿的中國飲食文化,顯示出中華飲食文化中蘊含的情感哲理。
人物:父親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與女兒們生活在一起,每日早晨會依次叫女兒們起床,幫女兒們洗衣服甚至內衣……他把女兒們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彼此間並不貼心:對大女兒始終懷有心事卻憋在心中、二女兒心心嚮往搬出去離開這個家。他們之間並不是沒有愛,只是彼此心中各懷鬼胎都有各自的想法。這也體現了中國社會中普遍的老年人與子女間無法進行良好的交流,讓對方更好地感受到彼此間愛的問題,也就是代溝問題。從影片開頭父親的味覺退化,也是指父親為了他心中的「家」,為了三個女兒已經迷失了自我,而最後三個女兒開始獨自生活他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時,父親的味覺奇蹟般恢復,意味著父親找回了自我。他與三個女兒都找到了更全面的自我,雖不在一起居住了,但彼此心卻更近了。而大廚父親對做菜的迷戀就代表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一家人一定在一起的迷戀,只是一家人心要在一起,更好過在一起居住。
特寫:本片運用了大量的人物特寫與食物特寫。人物特寫更細微地表達了人物的內心,當家倩在醫院中看見父親去檢查身體時,對她的特寫表現了家倩心中的害怕、傷心與感到的突然,表現出了家倩內心深處對父親的愛。而老大家珍在幾次收到情書之後的特寫,表現出了家珍對收到情書的喜悅、懷疑和因只收匿名情書卻無人告白的怨念之情,顯示出家珍內心深處對愛情的嚮往與害怕,還有長期沒有愛情的怨恨。
影片開場時即有多種食物特寫:刀工、炸的做法、竹編的屜子裡面的灌湯包、扣肉、用砂鍋煲的雞湯……無不體現出中國傳統美食文化,也表達了中華美食的經烹細調、不同做法正如世間人們不同百態的人生。
符號:聚餐是電影中的重要內容,它不僅代表聚餐,更代表一個家庭團結凝聚在一起。但在影片開始時,聚餐已不過是朱家的一個形式,在影片中,朱家父親與女兒們有多次坐在一起吃飯的情節,但他們各自心懷鬼胎、貌合神離,常常會發生不愉快的談話。而在影片結尾,當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心靈歸宿之後,雖家珍與家寧兩家有事無法參加聚餐,但家倩與父親兩個人的聚餐卻異常愉快,最後影片也在這次聚餐中結束。意為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心靈上的團聚比現實中形式化的聚餐更為重要。
馬路也是電影中的符號元素,影片開場時是一個馬路的遠景,騎自行車的人們接踵向前,意味著在這人群川流不息的人間,每個人都在不斷地向前走,從而產生無數的情感與故事構成這人間百態。而跟隨這人群向前,有人會迷失了方向,丟失了自己。在影片後期,當父親宣佈他與錦榮的婚事,聚餐不歡而散後,畫面中出現馬路上女交警在指揮交通,也體現了每個人在路口有不同的選擇,這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會在這條人生的馬路上不斷向前,不斷選擇方向,去永不停息地尋找自我心靈情感的歸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