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狼
2013-07-08 01:47:47
我最喜愛的電影,沒有之一
法國大革命前後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它在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較之於同樣影響深遠的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更是一個讓我心嚮往的時代。文藝復興是跨越幾百年,慢熱的,個體為代表的運動,是人文主義、浪漫主義、自由主義的種子在萌芽;而大革命則是熱情,激烈,真誠,慷慨,豪邁的群體運動,是種子萌芽之後而來的巨變,舊的傳統風尚和社會形式得以祛除,自由「激進」的思想被廣泛接受。
《悲慘世界》是對大革命後法國的寫實,這一段歷史用雨果的眼睛看到的,滿是熾烈飽滿的感情:愛情以及革命的激情。雨果的一生也正是被這些激情所左右支配,如果用羅素的話那就是:對愛情的渴望,對人類苦難的憐憫。這兩種情感是超越時代的,也是今天的我在觀看這部19C史詩片時,最能引發共鳴的部份。
支配羅素的第三種激情是對知識和真理的追尋。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運動的代表,他的作品特點如他本人一樣,飽含熾熱真誠的感情,由是被大家所稱頌。實際上,雨果在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上一樣出色。在《悲慘世界》里,他就時常拋開故事情節,揚揚灑灑的敘述他對社會的思考和認知,有時甚至會動用一整卷的篇幅。
思考的結果使他在政治上繼承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思想,認為人生而自由,個人和政府是被服務和提供服務的契約關係——個人出讓最小限度的自由給政府,以換取大家最廣泛的自由。由是傷害到人民利益的法律和政府是可以並且應該被推翻的。同所有自由主義者一樣,雨果有著領先於那個時代的思想,堅定地站在革命者一邊。
開放超前的思想可能會帶來孤獨,而落後保守的思想,帶來的可能是悲劇。比如警長Javert這個角色。Javert是一個具有理想主義者特質的人,雨果通過他內心的掙扎自我懷疑到自我否定,來探討和檢視善與惡,國家、法律和正義的本質。在雨果那個時代,這樣一個角色會讓人深入的思考,在今人看起來則沒有共鳴,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不同於人類的情感,思想觀念是具有非常深的時代烙印的。
在今天的西方民眾看來,雨果擺在桌面上討論的這些認知並不具有爭議性,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已經深人人心。
「 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alter or to abolish it(影響人類福祉的政府和法律), and to institute new Government」就寫在美國《獨立宣言》中。在今天的電影中,但凡邪惡的法律或者體製出現的時候,英雄總是站出來說No的,比如《阿凡達》。
愛情和同情心是古今相通的,知識和思想則一直在向前走。
如今人類文明已經又向前邁了一步,在西方,資訊技術正帶動社會進行一場以「decentralization」 和 「individual empowerment」為特徵的變革。工業時代自上而下統一的物質生產模式正被個性化、idea就是生產力的資訊時代所取代。中國還處在求民主而不可得得階段,思想觀念社會形態的落後是今天經濟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而美國繼續引領世界,經濟勢頭強勁,根本上正是得益於美國社會整體思想觀念的先進。中國政府還在是否把退休年齡推遲到60歲而反反覆覆的時候,美國政府已經在研究common property了。
比較喜歡的幾個段子:
only you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red & black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Hathaway唱Dreamed a Dream那段,四分鐘的唱詞竟然是一鏡到底的 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