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erSerKer

2013-07-09 05:19:39

魔幻現實主義的顛覆之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魔幻現實主義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它的作品常常是以揭露社會弊端,抨擊黑暗現實為主。吉爾莫.德爾.托羅導演的電影《潘神的迷宮》就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影片在敘事結構上是兩條線索平行前進:小女孩奧菲利亞的瑰奇想像世界與她身處的灰暗現實世界。奧菲利亞在這兩個世界中穿梭,也就很自然的將這兩條本不相交的平行線連接在了一起,每當場景從一個現實步入另一種現實之時,魔幻現實主義的真假轉換便這樣開始了。
  從劇作上來看,該片講述了一個童話與現實交融的故事,童話是關於地下王國的公主重回她的王國的經歷,現實是關於法西斯將軍維達圍剿游擊隊失敗的故事,而地下王國的公主正是維達的繼女奧菲利亞。魔幻現實主義是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實的一種創作方法。魔幻是工具,是途徑,表現生活現實是目的。用魔幻的東西將現實隱去,展示給觀影者一個循環往復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相混合,主客觀事物的空間失去界限的世界。影片一開始就是奧菲利亞倒在冰冷的地面上,眼神空洞,手無力的垂著,血倒流回她的鼻子中,緊接著這個場景的就是關於地下王國的童話故事,現實與童話交錯在一起,不僅僅是簡單的設置懸念,激發觀影者的閱片興趣,更重要的是從影片開始就引申出導演想要表現的魔幻現實主義的概念。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現實和童話更加有力的交融在了一起。比如潘神不再只是出現在它的迷宮中,它會到奧菲利亞居住的現實世界中來找她;粉筆在房間的牆壁上畫一個門,推開便進入了童話世界;潘神要奧菲利亞在母親的床底下放一只想要變成人的樹根來保護母親肚中的胎兒;當維達追著奧菲利亞跑進迷宮時,奧菲利亞和潘神正在說話,但在維達的眼中奧菲利亞面前什麼都沒有。影片在現實中融入童話,又在童話中趨近現實,真與假,實與虛,幻與實的對立狀態被完全融合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魔幻與現實徹底的成為了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分離,無法解脫。而在影片的結尾處,導演讓奧菲利亞被害後進入了潘神描述的童話王國,這也是故事的神來之筆。在以往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作品中,魔幻的比重再大結尾也無一不是幻想回歸現實,美好歸於殘酷,而《潘神的迷宮》卻具有反常規的結尾。正因為結尾處這個最明顯的暗示,才使得魔幻現實主義手法運用上傳統的魔幻為現實服務的概念被徹底顛覆,魔幻的比重被大大提高,第一次站到了與現實同等的地位上自成一體。吉爾莫.德爾.托羅在魔幻現實主義敘事手法上的突破,抬升了魔幻要素的地位,證明了即使進一步減輕現實暗示的作用,哪怕是用殘酷向美好歸攏,也仍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深化這兩種要素的對比,凸顯深刻而蒼涼的主題。
  從影片的藝術手法上來看,音樂與色彩的搭配將所要呈現的魔幻現實主義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首先全片的主色調是偏藍的冷色調,在現實部份中場景總是圍繞著槍和小刀設置,人們穿著的衣物也總是單一的冷色,沒有過多的色彩,在觀影者的心中留下一種壓抑冰冷沉重的感覺,這也是影片所反映的那個黑暗時代的真實寫照。在其後的童話世界中,導演賦予這個世界的是明亮的暖色調和溫暖的陽光。暖色調更能給觀影者帶去視覺上的衝擊。現實是冰冷的,而童話卻是明亮的,奧菲利亞渴望著童話能夠撫平她在現實世界中受到的傷害。其次是音樂的配合。影片中的背景音樂給人一種空靈,哀傷的感覺,即是對虛無童話的襯托,又在為現實中遭受法西斯迫害的人們憂傷。
  綜合以上兩點,便不難看出為什麼《潘神的迷宮》這部電影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巔峰之作,它大膽的打破了魔幻現實主義最後回歸現實的概念,將美好的童話拉入殘酷的現實之中。當觀影者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整部影片後,在結尾處能夠找到一絲重生的希望出現在心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