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2 / 41,056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只見美妍

2013-07-09 05:47:59

真實的殘酷


作為日本三大導演之一的小津安二郎的最高傑作,《東京物語》在「日本佳片100部」的評選中與《飢餓海峽》並駕齊驅位列第三、僅在黑澤的《七武士》,成瀨的《浮雲》之後,排黑澤的《羅生門》與溝口的《雨月物語》之前,名導間的直接角力不落下風。但之於我,對該片的喜愛程度始終不如《秋刀魚之味》與《秋日和》兩部。輕快幽默的頑態充盈片中,要比正襟危坐,嚴肅悲苦討巧許多。相較於《秋刀魚之味》的玉潤珠圓,《秋日和》的成熟流暢,透過黑白影像,反映出最真實的殘酷與無奈的《東京物語》,探討的命題卻遠為厚重深遠,深沉的筆觸直達內心。本應享受閤家團圓,天倫晚年的老夫老妻,直到母親的葬禮上才聚集一處,換來那天不遂人願的一聲嘆息。直到21世紀的今天,子女養老問題通過報章,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國人面前,讓人感嘆小津對社會思考的超前性。
日前,網路上看到對杉村春子的報導,稱杉村春子女士熱愛北京的秋天。去世後,從她生前的日記中得知秋天再次造訪北京也被排入日程。日記中還提到《東京物語》中由她扮演的大女兒惹人厭煩。同樣,《早安》中,她飾演語速飛快的談街議巷長舌婦,《秋刀魚之味》中被父親耽誤的超大齡剩女,以及《浮草》中劇院老闆的鄉下相好等角色也都不招人喜愛。但論及表演,卻可與高峰秀子、田中絹代兩位日本演技最高代表相提並論,但始因配角身份沒有得到應有重視。本片中,她繼續惡人本色,出演受到父母干擾不堪忍受的職業女性,聯合大哥送父母出遊熱海。他們也能夠理解父母想要的不是旅遊後疲憊的愉悅,而是和孩子同一屋簷下時的溫情。所以才會反覆告訴自己父母應該對這次的東京之行滿意以達到自我心靈辯解的效應。
「孩子長大後總是會變的,會離開父母有自己的生活。」這是貫穿全片的台詞,就像長兄與長女,結婚成家後自己的生活已達到某種平衡,父母的到來打破了平衡,於是落得了「李爾王」般的下場。小女兒京子對兄長與二姐的責備合理但稍顯偏頗,自己沒有達到出嫁後家庭方面的平衡,自然便無法理解失衡的狀態。在葬禮後聚餐的戲中,長兄與父親的坐席位置發生了對調,這一不著痕跡的安排,很好地詮釋出作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在妻子離去,家庭失衡後主權身份的禪讓。
結尾處,小津開天闢地使用了幾個高機位鏡頭,俯視著道邊之軌,水中之舟。彷彿在隱喻著片中周吉的一家,人到中年的兒女們拚搏事業好似高速行駛的列車,老年人緩慢的節奏恰如緩慢靠港的渡輪。
幾年前初觀本片,看到葬禮會餐時,曾幼稚地認為重聚的家庭會找到當初的甜蜜重拾當年。後來我知道自己錯了,小津這次沒有《父親在世時》的親情,他要把現實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沒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過,有的只是妻離子散後,父親孤坐燈前微醺中的落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