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濃情四重奏--A Late Quartet

晚期四重奏/浓情四重奏(台)/黄昏四重奏(港)

7.1 / 12,589人    105分鐘

導演: 亞隆齊柏曼
編劇: 塞思格羅斯曼
演員: 克里斯多佛華肯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伊莫珍波茨 凱薩琳凱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lizabethsuzen

2013-07-09 22:10:54

我們的關係


這部《晚期四重奏》並不容易看懂。
如果不愛古典音樂,不愛賦格,不愛室內樂,不愛精確、一絲不苟,那就很難愛上它。
影片講述的並不是個故事,而是纏繞在故事中的複雜的人物關係。他們的關係和手中的樂器、樂團的角色驚人地一致。老頭子執掌樂隊,因為在鼓樂器出現之前,大提琴一直承擔著樂曲節奏的重任,相應地,他作為老師也一直是四人關係中的基礎。不幸的是,他得了帕金森,這不僅意味著個人藝術生涯的終止,也意味著失去他之後樂隊其餘三人關係的不平衡和衝突。女中提琴手顯然是傾慕老師的,她丈夫一直對她的態度感到不滿,認為她是為了腹中孩子和他結婚,中提琴顯然是大提琴和小提琴之間的承接,也是女性最長於擔任的角色;作為丈夫的第二小提琴為了樂團放棄了學習作曲的計劃,可見他的才華並不亞於第一小提琴,因此,在樂團遭遇動盪之際,他提出和第一小提琴交換位置,希望自己的事業能上一個臺階,看起來這個要求再合理不過了,特別是擺在西方社會的自由競爭背景下,同樣,在樂團里,第二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也常常是對抗的、較量的,因為大提琴、中提琴都只有一把,而小提琴有兩把,這就是音樂生成之處,無論和諧還是對立,難分伯仲還是達成一致。第一小提琴手也並非捨不得名利,而是認為各司其職才是最好的決策,第一小提琴講求精確,他的執掌者也總是力求精確,四十多歲未婚,對於一個健康男人而言,除了追求夢想,還有什麼理由呢?但是再精確的路線也有偏差的時候,第一小提琴愛上了第二小提琴的女兒,而自由競爭又激化了第一小提琴的偏差,最終連中提琴——女孩的媽媽——都拍案而起,而且就是在老師的家裡,可以想像老師離開後三人的關係會鬧成什麼樣。
再來說說《晚期四重奏》,這是貝多芬最後時光的作品,共包含六首絃樂四重奏作品,想來處於人生末路的音樂家感慨頗多吧,曲目由英雄主義轉入艱澀複雜、內涵深邃的私密世界,據說其中被作曲家本人視作其最偉大四重奏作品的「升C小調絃樂四重奏」是音樂史上公認最為神秘費解的作品,影片當中不斷出現的該作品第一樂章,被華格納形容為表達了「為自己所知的最為悲傷的情感」。正如影片所介紹的一樣,海頓彌留之際的願望就是聽《晚期四重奏》,足足聽了五天才駕鶴西去。海頓究竟想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對此曲的態度是愛恨糾結的。作為一首連垂暮之人難以把握的音樂,影片中除了大提琴手,其餘三人恐怕還難以在意識形態領域駕馭它,我們的大提琴手在得病後依然能一氣呵成地示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卻在演奏會現場音斷台上。貝多芬說此曲要一氣呵成,因為人生艱難,弓弦相磨是一世的痛快慘烈,年輕時有氣力,有毅力,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積累經驗奮發向前,而到了年老時卻越發力不從心,莫利斯說人類在發育時「身體突飛猛進,大腦磨磨蹭蹭」,而真的到了老年,一切就反過來了,身體衰退加劇,大腦卻不肯放自己停下腳步。要強的人不肯屈服,我們的大提琴手卻不得不退休。畢竟樂團還要活下去,與其垂死掙扎,不如早早培養接班人。他知道自己的離去將帶來樂團的調整,兩把小提琴還在爭執中,小提琴與中提琴也需要重新磨合,而大提琴由最年輕的人執掌,顯然未來會有一段動盪的歲月,但是也只有動盪中才能求得平衡。所以此曲的結束也是新生的開始,影片選擇在這裡戛然而止,恰到好處。
人們認為第二小提琴是樂團的靈魂,是因為變化都在第二小提琴產生,如果沒有它,第一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將是一個和諧的組合,所以第二小提琴一定是旋律中最不守規矩、藐視規則、銳意進取的「搗亂分子」,這並非影片著意刻畫之處。
我們的音樂、我們的作品就是這樣,它在講述、刻畫千奇百態的關係,我們被捲入其中,帶著愛,帶著恨彼此相處,把所有不能言說的部份融成音符、織就旋律,揮灑在奇形怪狀的器物上、絲絃間。曲終人散之際才恍惚覺得留下的不是藝術,不是文化,而是我們自己的——存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