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醉後大丈夫3--HANGOVER 3

宿醉/醉爆伴郎团(港)/醉后大丈夫(台)

5.8 / 335,651人    100分鐘

導演: 陶德菲利普斯
編劇: 陶德菲利普斯 克雷格馬林
演員: 布萊德利庫柏 瑪莉莎麥卡錫 鍾潔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ilence先生

2013-07-10 05:50:37

不是每一場宿醉都這麼灑脫


       我完全是站在一個全新的年齡層面來討論這部電影,畢竟中國現今的票房市場都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有另外一個的群體正在用一種完全不同的角度審視,that『s it.
       
        打四星完全是前兩部帶給我的感覺很好,我不認為這部片子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值得推薦。你隨處可以看到導演在努力的挖掘前兩部剩餘的笑點和價值,說實話,看片的時候我更像是在被動的接受一碗前夜的剩飯。
       
       但是,導演真的很用心,我們在看每一部美國電影的時候其實都被反覆灌輸了「自由」「勇敢」「反叛」等等一系列的強烈的帶有美國色彩的元素,作為瘋狂買醉寫照的前兩部曲,所有以上元素都被放太甚至誇大了。
       
       可是我們似乎都忽略了一個詞語——「買單」
       
       每一場的瘋狂過後必然伴隨著一個殘酷的現實,斯圖的牙沒了,和妓女結婚了,道格被曬成菜乾,菲爾算是最幸運的,所以導演每次都讓他來打最後那個絕望的電話。
       
       這也是這一系列黑色幽默的終點,關於性、酒精、大麻之外我們額外能看到的東西。

       生活不也如此麼,我們的選擇,我們的經歷,我們所有做過的事,最後都面臨這一個結果——「買單」。
    
       艾倫是唯一一個游離在整部電影之外的人,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說必然存在的一part。我是這麼覺得。導演對他的定位就是——「額外叫了一份披薩最後還不想買單的人」。我看到的艾倫不是一個神經病,而只是一個在強大的社會束縛力下努力想釋放自己的孩子,不結婚不工作,42歲了還在啃老並以此為榮,不得不說是導演對美國夢的一個諷刺,同樣的,也提出了一個略消極的回答:我瘋癲我驕傲所以我不買單。
       
       荒誕如果僅僅只是笑話那麼就沒什麼價值了,我從這部電影裡看到的全是各種的諷刺和調笑以及深邃的思考:
      
        艾倫明明是個病人連自己父親去世了都不當回事(表面上),卻還能自己動手挖坑(明顯是對父親去世的不接受借瘋癲舉動來表達),還有他在和小男孩提到自己父親的時候那明顯的落寞和一閃而過的沉痛(這也是為什麼他說我就是你的親生父親);斯圖表面上正經,喝醉了卻做出無比出格的舉動,完全在調侃某些階級的人不用裝逼,其實你們就是瘋子(做牙醫在美國意味著什麼階層大家懂的);菲爾明顯是個不負責任的浪蕩子,卻偏偏每次都是他牽著劇情走,擔當起尋找記憶的責任(原來我們所謂的責任都是逼出來的啊);至於道格,如此完美的人生(入贅豪門,新娘貌美如花),每次卻都面臨著生死劫,甚至有可能是宿醉最終「買單」的人,只能說,你看見的幸福都可能變成「買單」之後脆弱的泡沫。

       至於另一個人物chow,反映的是面對人的生存條件的荒誕不經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懼不安。無盡的瘋狂,大麻,黃金,女人,唯有這些才能喚醒那個死去的靈魂。

       然而它僅僅只是一部電影,無論它折射出的是不是西方世界人們對資本主義現實生活的虛無和荒誕而產生的疑惑和不滿,還是對生活對資源無盡索取之後發現「買單「到來的恐懼,它終究只是娛樂。

       我是笑著看完這三部的,讓我懷念自己和兄弟們做過的壞事。

       我們來想像之後的情節:菲爾不再浪蕩,老老實實的做一個教書匠,道格和媳婦生了一個乖寶寶,絕逼不是啃老族,斯圖繼續人模狗樣的做牙醫,或者能不做粥而是做碗湯,艾倫和他那個胖媳婦指不定能去綁了那個小男孩回家。
        
       一切都回歸正軌,繼續等待」買單「的生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