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浪青春--Spring Breakers

春假/狂野青春(港)/春假学生

5.3 / 150,340人    94分鐘

導演: 哈蒙尼克林
編劇: 哈蒙尼克林
演員: 詹姆斯法蘭科 莎琳娜高梅茲 艾希莉班森 凡妮莎哈金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漆

2013-07-11 01:46:22

《春假》:看上去很美


文/時漆

不知道《春假》是否算得上是哈莫尼•科林最「正常」的電影。他先前的作品,往往跟「正常」是不沾邊的,晦澀、虐心、迷幻、分裂,這些全然是脫離普羅大眾的審美能力和價值觀的個人特質。有著依賴毒品的刻骨經歷,使得科林變得更加具有捉摸不透的神秘色彩。那些純粹被海報與陣容吸引來的觀眾,大抵是腎上腺素剛剛加速分泌,就發現自己基本上是屬於被忽悠的命運了。同展現美國青少年放浪形骸、娛樂至死的類型片諸如《X計劃》《21玩過界》,不論是在思想理念,還是在表達方式,都是徹底相反與顛覆的。或許將《春假》歸到意識流的文藝片堆里,更為妥帖。全片貫穿著電子系的配樂,畫面色彩通體透紅,偶爾藍、粉、綠交雜,重複雜糅堆疊的鏡頭,時而迷離,時而絢爛,讓人看得要嘛是欲死欲仙,要嘛是雲裡霧裡。不過至少有一點是能夠確定的,這絕計是一個漂浮著的虛幻而又真實的世界。

從那長長的鋪述開始,我就意識到,這回的春假肯定不會來得像往常那樣自然、濃烈,想看到的是有,但不想到的會更多。3分鐘的沙灘狂歡鏡頭,漫天四溢的泡沫,黝黑赤裸的肉體,癲狂放蕩的姿態,彷彿下一秒那些混合著防曬油與荷爾蒙的空氣就會透過螢幕飄散而出。「慘無人道的」美式文化價值觀輕而易舉地就被輸出了,效率如此之高,實在是令人乍舌。爾後,我彷彿能看到科林悠悠地吐著煙圈,用睥睨的眼光,對著別國的電影人說:「別瞎羨慕了,就算文化里有這茬,你們也拍不出我的《春假》。」

科林憑藉著闡述式的內心獨白與為數不多的真正意義上的對話來推進劇情的發展,這其中的畫面如同碎片般,幾乎找不到一幀在時間上是與鏡頭同步的,而且時常還會出現畫面與台詞的反覆運用。飄忽零散的錯亂美,將美國邊緣化青少年烏七八糟、光怪陸離的生存狀態與生活態度表現地淋漓盡致。那些透著蒼涼孤寂的自白,清淡而悠遠,似乎就在耳邊竊竊私語一般,不知是否能稱之為「3D音效」。同時,還執意將DV畫面融入進影片,交叉在一塊,為的是製造一種身臨其境感。就這一點而言,才讓我感覺到科林在「濫用」奇技淫巧的拍攝手法上還是略微會顧及螢幕對面的觀眾的。

脫俗一點的講,《春假》並不存在一般意義上的故事劇情,而更像是一台忘記關掉的全景式攝影機,扛到哪裡,結果就拍到哪裡了。由此,影片的寫實色彩尤為濃郁。在這次春假中,一方面使得四位剛進入青春期的少女,得到了一次深入骨髓的精神洗禮,無論好壞,她們都將徹底蛻變;另一方面,也射影了美國地域文化,正在流水線式的製造各式各樣的人,好人、庸人、惡棍,一個人最終的歸屬與命運,並不能操盤在自己的手中。而只能是在潛移默化下,社會給予什麼,就反饋什麼,並最終成為什麼。正如詹姆斯•弗蘭科飾演的社會最底層的渣質,連個名字都沒出現過,單就一個「外星人」的外號。他持槍搶劫,他創作音樂,他販賣毒品,他視金錢如糞土,他老拿外星說事,是《星際迷航》如假包換的粉絲,他骨子裡就是個仍沒長大的孩子,所有的真善美都潛伏著,從沒露面過。他自覺已經擁有了全世界,但苦於找不到人分享,於是,女孩們來了,第一眼就覺得她們渾身都透著他的潛質與精髓。他帶著她們一起做夢,把夢境當作生活,不願醒來。穿梭在子彈上膛聲響的世界裡,在舒緩悠揚的音樂中作惡。「Spring breakers forever」,也不知呢喃了多少次。

《春假》註定不是一部迎合大眾趣味的作品,而對於遠離美國本土文化浸淫的國外觀眾來說,更是如此。這般看上去很美的東西,幾乎沒有任何真實感可言。至於本身深受過荼毒,有著一段暗無天日經歷的科林,能微微察覺到,這或許就是他自身生活的寫照,男主角「外星人」就是他內心的本真。在現實中無力呼喊著心聲,沒人理睬,沒人肯定。就連打個電話向家裡報平安,也要將謊言好好包裝一番。生活在地球上,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在慢慢的生命長河裡,有些人選擇了清醒,有些人則選擇永遠地沉睡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