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濃情四重奏--A Late Quartet

晚期四重奏/浓情四重奏(台)/黄昏四重奏(港)

7.1 / 12,589人    105分鐘

導演: 亞隆齊柏曼
編劇: 塞思格羅斯曼
演員: 克里斯多佛華肯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伊莫珍波茨 凱薩琳凱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13-07-12 14:35:01

音樂題材大家還是就滿足於協奏曲罷


在與「富二代」三部曲「輪流發生性關係」之後,姐終於決定徹底放棄治療了。正式對華語片和外語片正式實行雙重標準。

要是大陸能拍出這種電影,我可以跪下張開雙臂等待七月飛雪沾頰成淚。但是放到英語片裡,還是「哼哼」兩聲翻記白眼吐槽吧。

Philip.S.Hoffman如今就是「飆演技」的代名詞。但是比起這位無論演什麼都精準到幾令吾等殘缺美愛慕者抓狂的「教科叔」,本片打從標題就擺明了有個更加吃重的隱形主角——貝多芬。

作品131號,第一次聽到應該是某部老貝傳記電影。

吾輩少時的音樂課麼,反正大家懂的。《春江花月夜》下堂課直接《命運交響曲》中間都不給個緩衝。是以對於「室內樂」的印象僅有海頓的「生命之大和諧」和舒伯特的「老爺快來追我啊」這樣。

首次領教老貝的第14首四重奏那彷彿鬼打牆一般的第一章時自然覺得彆扭。作為一個天生反骨的中二生,我當時的內心OS是:再偉大的音樂家,聾了就是聾了唉。

老貝的晚期四重奏也確實比較少有公演,法國的四重奏們好像比較喜歡勃拉姆斯和德彪西。一次過地鐵偶遇學生樂團在排這個,一邊等車一邊聽兩把小提琴鬼撞牆。突然蹲倒哭了個夠本。

從中二到這中間隔了很多很多年,隔了許多離開的人和無法挽回的事,隔著一個不敢不願不想回去的大陸。這是一個回望「永失」的章節。要比較圓滿的人才有資格在聽完後聳聳肩說「呿」。

電影以大提琴Peter罹患帕金森症候群作為引子,似乎暗示全片將與131號保持結構上的一致:憂鬱的慢板-->開朗的快板-->承上啟下的中板-->緊張的變奏-->狂野的詼諧曲-->懇求的慢板-->爆發的快板。
甚至連角色設置也跟樂曲保持一致:冷靜自控追求完美的首席小提琴,濃烈靈巧活力四射的次小提琴,敏感內斂深情自持的中提琴,穩重廣闊堅定包容的大提琴。

假使真能做到這樣的同一,或將成為音樂題材類電影的一座里程碑。以作曲家為主角的(《莫扎特傳》、《貝多芬傳》),以演奏家為主角的(《閃亮的風采》、《她比煙花更寂寞》),以指揮家為主角的(《指揮家的抉擇》),以指揮與首席小提琴的關係為主線的(《交響人生》),俱有佳作流世。而絃樂四重奏還是塊在等待被經典的處女地。

這自然是有原因的。40分鐘的樂曲足以呈現四把樂器之間的矛盾與關聯,一旦要具象成人物與故事,容易陷入纏繞的關係,不是顧此失彼就是缺乏層次。

本片倒是花了不少巧思用複雜的感情糾結與社會關係把四把樂器綁定:兩把小提琴都是大提琴的學生;中提琴的母親與大提琴曾是團員;首席小提琴與中提琴曾經曖昧;次小提琴與中提琴結為夫妻,他們的女兒與首席小提琴正譜寫一段師生戀。
理論上這樣糾結的關係能提供足夠的動機,實際上這樣的過度捆綁使得任何一個動機都無法得到足夠的展開。大提琴的病疾,兩把小提琴的首席之爭,中提琴與次小提琴的婚姻危機,第一小提琴的禁忌之戀,每個矛盾都是未及伸展就被另一個矛盾蓋過去。

無論是大提琴Peter喪妻患病的心灰意懶,或者次小提琴Robert的尋求肯定,亦或第一小提琴Daniel的激情釋放,中小提琴Juliette與女兒的坦誠相見,都只有狀態的「陳述」而缺乏「演繹」的過程。
Daniel和Alex的「愛」是沒有助跑起跳,Robert和Pilar的一夜情則缺乏落地緩衝,Juliette跟Alex的爭吵與諒解更是呈現出「這只是劇情需要」的突兀感。
這些情節只因事先捆綁好的人物關係設定而縱橫交叉,彼此之間並沒有深層的呼應或推動關係。整個劇情就好像一個忘記放餡的粽子,解開一層皮下面是另一層皮。越剝只見線頭越多,卻一絲米香也聞不到,漸漸叫人失去胃口。

在沒有足夠鋪墊、展開與緩衝的情境中,老戲骨們也集體呈現出「虛浮」感。夫妻不像夫妻,情侶不似情侶,母女不類母女,對手戲幾乎都是一種「我跟你也不是很熟」的微妙尷尬。Hoffman的「教科書演技示範」終於也顯出了「條例示範」的抽離上下文感。唯有立於大家長位置的Peter跟三個晚輩之間的互動尚算得合乎情理。
在這種種「不足」之後,結局自然更有一種「人來瘋」的牽強。Alex看了一篇自己母親的專訪就毅然放棄同Daniel的「真愛」。四重奏就像沒事似的如期登上舞台。交替坐首席的問題就這樣憑空消失了,「你睡了我女兒」的憤怒就這樣無端化解了,「你有外遇」的冷戰就這樣打住不提了。沒有指揮的演奏就此一派和諧地開始。
Peter在樂曲進行到一半時宣告退休(「告別演出」姐是遇過,但從來沒遇到過在中途離場的!要是真出現這種情況聽眾不瘋才怪),Juliette同Robert一抱泯嫌隙。換上新的大提琴手後,大家坐下從懇求的慢板重新出發進入最終的快板……請問這到底是個神馬情況?

值得稱道的是,原該作為核心靈魂的131號倒還真有合上影片的節奏——七零八落。一開始我還真的擔心這麼長的曲子要如何呈現給觀眾,最後導演非常爽快地告訴我「你想太多了」。每章都摳個20秒剪到一起,把末章放到上字幕的時候作片尾曲就好了嘛!所以該片自名《晚期四重奏》到底是個神馬情況?

這部片的大失控充分說明了影視藝術較之種藝術在抽象表達能力上的不足。諸如「第一小提琴精緻、第二小提琴多彩、中提琴深邃、大提琴寬廣」的印象,放在四重奏聽眾完全是可以自行體會的,但是放在電影裡就必需要安排一段其實不大自然的台詞,藉由Alex向觀眾作直接說明。「說明」的內容越多,留給「感知」的空間就越少,作者與觀眾的「互動」就越發一廂情願。這絕不是一個展現第七藝術獨特性的好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