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

爱在午夜降临前/爱在午夜希腊时(台)/情约半生(港)

7.9 / 172,242人    109分鐘

導演: 李察林克雷特
編劇: 李察林克雷特 茱莉蝶兒 伊森霍克
演員: 伊森霍克 茱莉蝶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銀谷

2013-07-18 05:16:12

他們所談論的,正是我們所困惑的。


這種話癆片的看點到底在哪裡呢?我想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就是把我們生活中所期待的浪漫以及現在,將來要面對的所有困惑幾乎都在電影的談話中一一呈現,他們所談論的,正是我們所期待的,他們所談論的,也正是我們所困惑的。

當然電影終究不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就像本片結尾那樣,你只有自己自己完完整整活過,愛過,期待過,爭吵過,困惑過,痛苦過,只有經歷這個過程後,你才會明白自己到底想擁有怎樣的生活,才能最終與自己的人生和解。

全片由不同的談話構成,他們究竟在談論些什麼?
我們一段一段來分析。


——機場的談話

影片開頭從傑西和兒子的談話開始,幾句話就清楚交代了傑西和前妻的關係處理的非常不好,兒子根本不想讓他去看的獨奏會表演,「為什麼不讓我來」「因為媽媽特別的恨你」包括後面傑西問兒子的「為什麼她如此恨我?」兒子卻意外表現的很輕鬆,只是無奈吐槽了一句,我覺得「她對daniel更加咬牙切齒」這句話很清楚的展現出兒子和她母親的關係並不怎麼樣,而且這樣一來,她母親似乎是一個歇斯底里不斷和男人關係處理的很糟糕的形象簡直呼之欲出,變得立體起來。

當然最關鍵的是那句兒子拍了拍父親的肩膀,很淡然的說了句:「你別想了,我自己會想辦法的。」兒子雖小,卻似乎已經長大成人,一個人能夠很好的處理自己的生活,以及處理和母親的關係。但是傑西看到兒子一個人過安檢一個人登機的時候心裡不免有些心酸,他感覺到自己似乎對兒子關心的太少了,虧欠太多了。他在思考著的今後和兒子多相處的問題(這直接導致了本片最大的戲劇衝突)



——車裡的談話

之後傑西回到了車上,旁邊坐著席琳,後面兩個可愛的小女兒正在酣然睡大覺,從談話中我們知道傑西和席琳已經在一起了,並生了兩年女兒,不過他們到底有沒有結婚,我們並不清楚,(其實兩個人沒有結婚,只是在巴黎同居,後面影片才揭曉),席琳在觀察著兩個可愛的女兒,並用手機拍下她們睡覺時可愛的樣子。

這些鏡頭交代了他們現在似乎「幸福」的生活,這時傑西從「孩子手上奪取食物」,他要了一個蘋果,(注意這是一個伏筆)。

「ella,這就是你爸爸從你那兒搶食物的證據」,席琳把這個畫面用照片拍了下來,這些舉止都表現出他們一家人的其樂融融,溫馨的氣氛,影片的基調一掃剛才機場送行的苦悶,變得浪漫明快起來。之後兩人分別談論了自己的父母,包括那隻叫「埃及豔后」小貓的故事,這些對話讓我們覺得他們兩人似乎已經是老夫老妻,聊一些自己最親密的家常里短。

接著,傑西很高興的和席琳分享兒子那句「這是他度過的最棒的一個夏天」,他以為這是父子共度的美好時光才會使兒子覺得是如此完美的夏天,但從席琳口中了解到是因為他兒子遇上了一個女孩,並且接了吻。

這段對話直接表現了席琳和傑西前妻的兒子的關係處理的比較融洽,也引出了剛才傑西在機場思考的一個問題,他覺得應該花多點時間陪陪兒子,他希望席琳一起去芝加哥,但是席琳顯然不願放棄自己現在的生活,和那個非常不錯的工作機會,這點燃了他們關係裂痕的導火索,氣氛變得尷尬,兩個人爭執的語調也開始上升,此時剛才的那個蘋果起了作用,女兒醒了,問遺址到了沒,席琳回答「等我們回來的時候再去看」,此時她用了「我們」,女兒似乎是他們兩個關係的潤滑劑,女兒接著問「我的蘋果呢?」那隻被父親偷吃的蘋果一下子把緊張的氣氛變的緩和和溫馨起來,但關於去芝加哥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這個裂痕已經在兩個人心中慢慢變大。



——餐廳裡的談話

這是我除結尾外最喜歡的一段。一群人圍坐在一起,一邊享受著美食,一邊愜意而隨性的談論著生活,這才是此類影片的基調啊。導演在這裡安排的不同年齡段的情侶,有40(傑西和席琳)有50歲(對性熱衷的男人,豁達的女人),70歲(邀請他們來做客的作家,和他好朋友的妻子,這裡兩個人的關係沒有直接點名,可能是soulmate),20歲(通過年輕人用skype聯繫,然後討論到虛擬性愛,再到人類和機器的關係,到有趣的小白鼠實驗(諷刺享樂主義,娛樂至死的世界)

接著談話又轉到自我獨立意識的確立,以及怎麼留住男人?(讓自己顯得比他們愚蠢),這個地方席琳扮演的很多男人喜歡的那種胸大無腦的女人真是活靈活現,笑死了,台詞也非常幽默和諷刺,最後引到隱性大男子主義,也就是前面在車裡兩個人談論的不愉快的那部份,關於席琳要放棄一個不錯的工作計劃,放棄一切,去芝加哥幫他一起帶那個孩子。

這是第二次把這個問題點出來,看的出來作為一個非常獨立的女性,席琳顯然對這個非常耿耿於懷,決裂的種子進一步發芽。此時話題被那個豁達的女人打斷進而談到那個關於男子氣和女性特質的護士訊問醒來後病人的故事,諷刺男人的第一意識永遠是性和自己,而女人則更多的是關注家庭。

接著那個20歲女生所說的關於她奶奶的故事是我喜歡和認同的:「不要在浪漫的愛情上消耗太多,友誼和工作太能帶來更多的快樂。」當然這個故事與前面談到的自我獨立相呼應,強調一個人永遠不能失去自我,雙方都要學會照顧自己,並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這是一種最合適的兩性關係。但為什麼這樣說呢?這直接引到了這個餐廳談話最重要的一個觀點,那個老太太的總結性發言:我們出現,我們又消失,我們對一些人是如此的重要,但最終我們都只是經過。所以人生終究是自己的,要了解別人,要從了解自己開始,要愛別人,也要先從愛自己開始。




——去酒店路上的談話

席琳忽然意識到他們已經好久沒這樣好好聊天了,他們一直被家庭瑣事纏繞著,困擾著,她進一步強調著女性獨立意識的重要,強調女人絕不能被一輩子困在家裡,(為最後的爆發做鋪墊)傑西通過她祖母的去世,通過他們74年的婚姻,談到他們兩人98歲的未來,這幾乎是無法想像,無法忍受的漫長過程,當然也是為最後那封穿越回來的信做鋪墊。之後,他們來到了一個1000年的老教堂,這裡主要是交代他們兩人同居但沒有結婚的事實,對他們來說,結婚就像一個童話故事,結婚有什麼意義,結婚後就能一定像童話故事裡的那樣幸福嗎?

這段談話的最後他們來到了海邊,在黃昏里坐在一起看太陽一點點慢慢消失,這是全片最美的地方,這裡最後他們和解的場景是同一個地方,太陽如同他們的愛那樣,不停的遭遇瑣碎生活的摧殘,「還在,還在,還在···最後··消失了?。」不過就像在餐廳裡那位老太太說到那樣,日落日昇,明天太陽又會重新出現,愛不也是那樣嗎?




——酒店房間裡的談話

這一段超級真是漫長啊,由於那個電話,所有問題全都攤開來說了,席琳變的前所未有的歇斯底里和偏執,正如她說的那句「女人對永恆的探索,存在於自我犧牲的廣袤花園中。」她不願放棄那些希望,她現在原本屬於一個人的生活正完完全全的被家庭吞噬,被家庭腐蝕,她不願做那個被妥協的人。

而傑西也變得非理性了,那麼多年了,到現在才明白自己對孩子的缺失嗎?現在提出去芝加哥陪孩子的建議顯然是沒有必要的,孩子已經大了,而且是個不錯的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以及處理人生中問題的方法,這樣冒然去,不僅丟掉了自己幸苦建立的生活,對於孩子來說搞不好也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兩個人開始不停的翻老帳,糾纏那些已經毫無意義的外遇,揭開不曾和對方說過的被家庭生活折磨的困苦。但最後傑西的那段話還是讓我感動的,「我把整個人生都交給了你,我接受了你的全部,瘋子的一面和光芒四射的一面,我會對你,對女兒,對我們共同創造的生活,負責到底。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愛你。」



——午夜降臨前的那段談話

這一段真是神來之筆,有趣,浪漫而又溫暖。直接把本片或者是整個三部曲拔高了一個層次。一切回到了原點,回到了最初他們相遇的那個1994年夏天,席琳遇見了那個會一路保護她,去親近,陪伴她,努力逗她笑,忍受她那些脾氣的人。那封信最讓我感動的部份是當40歲的席琳失落,無奈的坐在那裡,認為現在的自己糟糕透了的時候,卻有個人對她說「席琳,我現在,再回頭看,你正邁人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中間這些年,只不過比你12歲時略艱難些。」這一段是多麼溫暖和善意的鼓勵啊。

兜兜轉轉,當他們經歷過那麼多後,才發現午夜之前陪伴著自己,坐在身邊的依舊是那個人,
或許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明白——生活就是這樣,雖然有那麼多不完美,但它真實。正因為這些爭吵,這些自己曾以為的邁不過去的坎,這些最後的和解,才構成了他們真真切切要面對的有血有肉的生活。

或許此刻他們才懂得,


年輕時的浪漫最終還是會落到那些需要一起陪伴與相守的柴米油鹽中。





」你覺得,那個直到80歲還念叨的那晚,會是今夜嗎?「

」這個麼,我們要迎接的必然是美妙的一夜。「

這個夜晚,也會屬於看完電影,散落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