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使的寒冰淚

2013-07-22 00:09:41

林肯的偉大不該被一些自以為是的250所抹殺


   2012年拍攝的電影《林肯》是一部很出色的傳記電影,劉易斯和李精湛的演技,導演對人生時代的集中截取和對細節爐火純青的掌控,形象地再現了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 林肯在南北戰爭後期所表現出的果斷和睿智。怎樣在美國曆史乃至人類歷史寫下了重重的一筆。無緣奧斯卡最佳影片,實在有些遺憾。

    因為作品試圖做到的是對歷史的逼真還原,所以影評無可避免地和南北戰爭史糾纏不清。從影片內容看來,歷史並不像天朝教科書里所描述的那樣——解放黑奴已經是水到渠成,林肯只是幸運地在幸運地時間幸運地成為了美國總統。不可否認,時勢造英雄,但英雄的戰鬥力有大有小。林肯或許讓美國奴隸制的廢除加快了至少30年。根據人性的弱點,我們不難揣測,大部份北方民眾的心態就像片中出現的那對夫婦,在道德上是支持廢奴運動的,但前提是不要在自己身邊,當和自己利益相衝突時,就會動搖。那些和史蒂文斯一樣的純粹的少數,被稱之為「激進主義」。當人們飽嘗戰爭的殘酷漫長後,和平和「他人的」平等,誰會更有吸引力?這點,甚至於共和黨內部都無法明確。是林肯用他在當律師時就練就的辯才連哄帶騙,不斷調和,才使得共和黨團結一致。在一個民主的法制國家用強硬的政治手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一個篤信民主和司法的人尋求賄賂,欺騙,拉攏等手段爭取贊成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著,想像著林肯每天在左右夾擊下,焦頭爛額的樣子,我竟然覺得遇刺身亡或許是他的一種解脫。

    如果說民意是可以化身為猛獸,一瀉千裡的洪流,那麼人自私的本性就是水庫堅實的堤壩,而林肯所代表的就是摧毀這大壩的力量。君不見,某封建國家除了獨裁者們和軍隊,誰都不信他們「皇帝的新衣」似的那一套洗腦說教,可違背歷史潮流的統治依然屹立不倒!

    上面還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現在很時髦的是發掘一些「真假偉人」的缺點,陰暗面,來證明所有人是一樣地齷蹉,然後心安理得地接受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和各種醜惡。林肯也難於倖免,遠到《另類美國史》的作者,近到樓下的豆友,都愛用下面一段話來證明林肯其實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

    「我願意說,我現在不、過去也不曾以任何方式促成黑種人和白種人的社會與政治平等地位。我現在不、過去也不曾贊成黑人投票和做陪審員,不讚成他們擔任公職,不讚成他們與白人通婚;除此之外,我還願意說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存在著身體上的差別,我相信這種差別將永遠禁止這兩個種族在社會與政治平等的條件下生活在一起。正因為他們不能如此生活,在他們和我們仍然在一起的時候,則必有地位上的優劣之別,我和其他人同樣贊成把優等地位指派給白種人。」

    反對這種論斷的理由有四
    
    一 首先林肯是一個政治人物,在政治活動中必然會有妥協,反覆。而這段話是他和民主黨的道格拉斯辯論時的政治語言,是用來拉選票的。甚至有可能是共和黨集體智慧和戰略的產物,並不一定代表林肯的真正內心,或是長遠目標。注意到沒有,整段話裡,林肯的措辭都是「現在」,「過去」,而沒有提到自己「未來」會怎樣。從林肯繼母對他的教育,阻止印第安俘虜被殺,看望傷員等等中,都可以看出林肯是一個正直,善良,高尚的人,也正因為他巨大的人格魅力而受到廣民眾的擁戴和熱愛。

    二 在辯論中,林肯不這樣說,難道應該說「黑人應該有和白人一樣政治和社會權利」?那樣的話,即使他不說,民主黨也會一樣地做出推論:有一天,黑人可以當眾議員,參議員,國務卿,直至總統!在當時,恐怕只有那些少數的激進派可以接受這樣的事情發生,共和黨必會在總統競選中落敗。社會的進步和變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步子跨大了,是要扯著蛋的。

    三 真正重要並被忽視的一點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於白種的美國公民來說,黑人只是一群「被搶來的外國人」,他們還沒有演化成美利堅民族的一部份。假設你綁架了一個人,後來良心發現給了他自由,你是希望他回去,還是希望他分享70多平米的房子,成為你家庭的一員?「外國人」有和本國公民一樣的政治和社會地位,連天朝都不敢明著說。曾經「反客為主」的白人,會不會害怕重蹈印第安人的覆轍?

    四 林肯的工作是美國總統,不是美國國王,也不是可以一心一意維護正義和平的超人。總統的職責就是維護美國公民(當時只是白人)的利益,美國公民既包括普通群眾,也包括大資本家。民眾需要得到良心上的解脫,工廠主渴求大量廉價的勞動力,那麼林肯就得為這些奔波。大方向如此,他也只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和意願滲透到這些政治和軍事行為中,努力找到契合點。

    大勢所趨,民意是鐵軌,林肯只是一個火車頭,他引領著美國這架列車,避免脫軌後四分五裂,避開岔路,避免更多的曲折,減少著路途中的顛簸,讓列車安全地抵達目的地,也到達了他偉大一生的終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