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76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虛偽

2013-07-22 07:41:28

《萬箭穿心》——殘酷現實的教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愛情悲劇
 
李寶莉的婚姻悲劇很大一部份是她自己造成的,儘管她孝順、有責任心、個性要強、堅忍,但她在選擇戀愛對象時有功利心,在婚姻生活中又以自我為中心、控制慾望強烈,語言粗俗,不注重女性修養、缺乏女性的魅力。正由於她的這些缺點才導致了她愛情的悲劇,這個悲劇可以歸結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他們的結合是一個悲劇。
   李寶莉和丈夫馬學武的愛情也許註定是悲劇的,他們的結合有著強烈的功利色彩,而一份滲透了功利的感情就會註定最後的悲劇,愛情往往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相互依存的感覺,一旦三合了世俗,這種感覺便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失。馬學武追求李寶莉是因為李寶莉的美貌,而漂亮的李寶莉答應馬學武的追求是看中馬學武的學歷,這給他們的婚姻悲劇埋下了種子。
第二、他們的性格衝突是一場悲劇。
李寶莉性格過於剛烈,易怒暴戾,言語粗俗,不懂得尊重,缺乏女性婉約的魅力。馬學武的稍微不慎都會引起她的怒火躥升,破口大罵,馬學武時常招架不住,於是採取惹不起但躲得起的方式,避免跟她的戰爭,或者爭吵已經開始的,也是以馬學武的投降告終。不光馬學武,外人的不小心也會引發她的怒火。搬家公司的人辦事沒辦漂亮,撞了門,掉了東西,都會讓李寶莉的心情立馬變壞,於是一面搬東西,一面跟搬家公司的人吵架。「狗娘養的」、「婊子養的」「放屁」是她日常用語中的常用詞彙,馬學武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小事,她都髒話破口而出,往往讓馬學武嗤之以鼻,敬而遠之。一個女人即使長的如花似玉,如果言語粗俗,滿嘴髒話,同樣會惹人厭煩,這是她的婚姻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李寶莉的性格悲劇體現為她的自私。李寶莉在婚姻愛情上是自私的,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控制欲強。李寶莉在婚姻生活中極度自我主義,往往忽略了馬學武的感受,傷害了馬學武的感情,漸漸使得他們夫妻日漸疏離,婚姻日益走向滅亡。即使在馬學武當領導之前,她從來不忍,總站在上風,結了婚成為一家人也把自己放在「城裡人」的地位上想要「高」於出生在鄉下的馬學武。最終釀成他們婚姻的悲劇。
李寶莉在婚姻生活中,不講究品味,不注重女性魅力的提升,往往忽視馬學武的審美需求。她在家只穿馬學武破舊的襯衣,她認為馬學武只在乎她的肉體,忽略了婚姻生活中男性也需要外部審美。李寶莉在婚姻生活中,不懂得交流,凡事用爭吵的方式解決,她在盛怒之下抓傷馬學武的臉,頻頻給馬學武難堪,只會不斷的傷害馬學武的身心,使得他們微乎其微的感情也日漸消退。語言是人類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情感思維的外在表現;魅力是一個人的外貌身姿,風度氣質,文化程度,言談舉止,等諸多因素的集合體。心地善良,性格溫柔是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形象,任何一個男人都不希望找一個性格執拗暴戾,桀驁不馴的女人做妻子。
馬學武——冷暴力的執行者
心理學上認為夫妻存在婚姻問題是雙方存在一種「虐待」和「受虐」的互補關係,顯然馬學武充當起了「受虐者」,可是這種「受虐」實質上是一種被動攻擊。
馬學武的絕招在這種關係中練就了長期慢性且非常微妙的不合作,他在家時成天神情木訥,行動遲緩,目無焦點,魂不守舍(這和他與同事談笑的眉飛色舞形成極強烈的對比)。通過多次的爭吵,馬學武明白,結束戰事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戰事的一方放棄自己的戰場,繳械投降,全方位退出,而放棄戰場的一方就是他自己。面對生活的失望和不如意,不順心,面對著受本身文化水平和生活環境限制的李寶莉的種種缺點和不足,他也許沒有一刻想到自己可以試著改變。恰恰相反,他的唯一救命稻草就是精神上的逃離和情感上的隔離。
現實生活中,人們很多時候就如馬學武一樣活在自己的想像里,用理想化的曖昧代替直面現實。用各種積極的奔忙,來閉鎖禁錮自己的人生,卻不期然成了自己生活的破壞者和對他人冷暴力的施予者。每個人身上都有馬學武的影子,只是生活不是電影,它不會把你逼到走投無路,只會讓你在沉默中漸漸迷失,漸漸萎靡。當事業滑坡與道德淪喪的雙重壓力降臨時,他寧願懦弱地死也要逃離他不想面對的現實。他懶得給自己的妻子做任何的解釋,其實是將這種憤怒化為一種無形的疑團來報複和折磨自己的妻子。

育兒悲劇
 
母親沒有文化,對於小寶的學習只會問一句「作業做完沒」,所以小寶在早前的教育全部由父親一手抓,可以看出父親與小寶的親密程度比之母子關係要親密。
當馬學武真的離開後,意志的剛強和絕強驅使她拼命給孩子創造好的條件,把人生的一半奉獻給了孩子,但她情感上的缺失卻使她體會不到自己的粗言惡語和缺乏共情的關心陪伴,給兒子帶來的恐懼和疏離,以及她對丈夫,婆婆的態度對於兒子的負面影響。或許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她要將兒子撫養長大成才不過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男人照顧也能養活並養好一家人」這種信念,而不是真正出於對兒子的不求回報的愛。兒子顯然不願意自己的學習是為了滿足母親的歡樂,而是為了向父親看齊。
當然,任何關係出現問題,原因都不止出在關係中的一方。小寶的父親早逝,母親挑扁擔,童年缺乏家庭的溫暖加之後來的生活悲劇,讓他形成強烈的自卑,於是只能在學習上補償這種自戀受損。他關心的不是媽媽怎樣的辛苦受累來供自己讀書,而是去調查父親自殺的真相,只有去了解當年的事情才能讓他自己走出痛苦的陰影。因為母子長期缺乏情感的溝通,母親完全不了解兒子的真實所需並非學習,兒子也完全不能理解母親曾受過的委屈。甚至兒子最後確信了父親的真愛並非自己的親生母親,而是另外一個女人,相反正是自己的母親害死了自己小時候一直尊敬的父親。兒子的心理髮展沒有像父親那般,正是這種自我結構成長的不完全或者說心理髮展不成熟,他才沒有壓抑自己的怒火,而是直接朝李寶莉噴射而去,此時的李寶莉在小寶眼裡不再是母親更像是個仇人。
奶奶的角色——年長智慧的調和劑
奶奶是跨代的長輩,在故事中一直保持這清醒的頭腦,她一直明白兒子婚姻的狀態,也知道兒媳婦的個性,還照顧小寶學習成長,並為小寶和母親的關係縫合一直做努力。
 
李寶莉的勵志
 
李寶莉的性格存在缺陷,但性格都有它的兩面性,豪爽、堅韌、義氣、重感情,這些都是使不幸的李寶莉能夠堅持十多年並將兒子養大成人的品質基礎。她可以粗俗、沒文化,但是她有體力,有決心,她有屬於武漢女子特有的倔勁。為了孩子的成長,她放下了與婆婆的恩怨;她有一個關係很好的閨蜜,但她不習慣她的生活方式所以選擇自己尋找出路;她關心剛出獄的建建,並與之產生一絲感情,卻因為兒子高考差點讓這新的情感寄託毀滅。這些情節的敘述會讓我們對刁蠻霸道的李寶莉產生同情和敬佩,畢竟她不像知識青年馬學武一樣選擇逃避,而是勇敢的去面對生活賦予的一切「萬箭穿心」的懲罰,作為一名女性,作為一個文化鄉巴佬,她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只不過悲劇的最後是兒子也不願意再見到她。
《萬箭穿心》無法逃避武漢這個城市,如同《天水圍的日與夜》不能脫離香港天水圍這個地方。武漢是中國開埠最早的繁華碼頭之一,重工業城市,在這裡彙集了各式各樣的人群,武漢很早就有了都市與鄉村的理念分界,也就是有了「鄉巴佬」的概念。(在我童年記憶里,罵人最直接的方式不是問候別人老媽,而是罵別人「鄉里人」)。在漢正街和各個貨運碼頭也早就形成了搶生意的江湖風。武漢人有自己的特色,武漢女人更是如此,回想一下娜姐在比賽中怎麼罵自己老公的吧,大多數武漢女人都是這麼直接。顏丙燕的表演無可挑剔,只可惜我看到的這個版本還是國語配音版,有機會一定要重溫武漢話版,才能更加被帶入到這種生活片的反應的真實世界中。
對於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我們都無法去找尋答案,現實主義永遠都只能描繪現實,我們無從看到結局,因為結局永遠在將來。本片最後的溫暖之處在於李寶莉並沒有在「萬箭穿心」的創傷中走向毀滅,她原諒了自己的兒子,承擔了自己「一手製造的悲劇」離開了家庭,儘管她的生活像推一台麵包車那樣辛苦,但她選擇繼續過她的小人物生活。兒子已長大,兒子的明天就交由兒子自己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