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儀式 La Ceremonie

冷酷祭典/仪式/AJudgementinStone

7.6 / 9,754人    112分鐘

導演: 克勞德夏布洛
編劇: 克勞德夏布洛 Caroline Eliacheff
演員: 伊莎貝雨蓓 桑德琳波奈兒 Jean-Pierre Cassel 賈桂琳貝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小農

2013-08-04 21:14:30

《冷酷祭典》誰是害群之馬


     這世界時常變臉,不同的眼睛看到的也就不同了。因此不會呈現始終如一的乖巧美好。「歧視」又以各種形式面孔烘托著人世間的「美好」與「骯髒」。總之,叫這類人如魚得水,就得讓另一類人擱淺在枯灘上,甭管那是誰的眼神誰的嘴?探照燈一照,到處藏著瞧不慣別人的眼屎;一不留神就能被風涼話澆成落湯雞掉進萬丈的禍口,只是各種主流與支流交替更迭著,然後再變出一些新么蛾子,那喜劇與悲劇也就風水輪流轉了。你說貴妃姐引領時尚時,胖妞轉運都是美女了,那在更遙遠的瘦飛燕時期,豐滿的女人大概也都喊著「胖子沒資格吃,餓就去睡覺」來感應未來的小S姐了。

     說起來,胖一點瘦一點還真不是問題。比這「嚴肅」的不勝枚舉,試一試說自己性別倒錯或有異裝癖,那就是蒼蠅的待遇了,異樣的眼神別想躲過,隨時被聚焦定位。再說,自己有認讀障礙抑或不識鈔票,那也可能有問題,不知內情的人會輕聲細語嘲笑,「啊,不就是沒讀過書,文盲嘛!」然後一個傳一個,誰誰誰不識字,滿城風雨。就算寒窗苦讀也一樣,那些讀普通高校的學生,會在211高校的門前一聲聲嘆息,因為看客早已替學生害臊為學生的前途默哀了,誰在乎那是不是看客的事兒。說白了,這就是活著的窘境,人就似土耳其旋轉烤肉架上待削的食物,轉到誰那兒就刮誰,慶幸的慶幸,偷樂的偷樂,做盤中餐的做盤中餐。

    不過,人是活著的,腦子是會支配身體的,所以會反抗甚至主動攻擊、瘋狂迫害,因此釀成不可收拾的慘劇。這樣的故事在生活中每天都在繼續著,扭曲至崩裂,炸成五花八門的社會新聞。依此拍成電影的也不在少數,基本都定義為犯罪類型片。很多電影會自然地站在受害者抑或道義一方來開始追溯,但也有提供更多視角,寬鬆辯論空間的藝術作品,而所謂「新浪潮」它的另一層意義或許就是打破僵硬的固有的思維模式,「思外思,味外味」了。

     我喜歡這樣的電影,相比較直接扔給觀眾已審判了的驚堂木,那些能夠讓人了解全過程繼而有所思考的方式,看起來更有妙趣。法國電影評論界有一些不同的聲音說,克勞德.夏布洛爾不畏主流,站在道德缺損的立場上講故事是讓人討厭的輕佻與自以為是。主觀感受亦然,無對與錯之分。只是這種說辭在《冷酷祭典》里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或許拍攝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冷酷祭典》,早已不受夏布洛爾舊時陰霾情緒的影響了,這部電影反而散發出「宿命論」的惆悵,惡有惡報,甚至可以連環相報的含蓄寓意瀰漫其中。劇中引用的莫扎特的歌劇《Don Giovanni》(唐.璜),天衣無縫地營造「戲中戲」的悲劇氛圍。作為情慾偵探歌劇,由洛倫佐.達.彭特完成腳本。這是一出在中產階級的「傷口」上建立起來的悲劇,講述了無視「石像」忠告,成為殺人兇手的唐璜,自作孽,一步步靠近被圍捕的陷阱,即便人的力量微弱,但追尋惡人自有惡人魔之論,他終將被拖入地獄的故事。這歌劇引用至《冷酷祭典》中,是我認為的最好最妙的設置,令人無盡玩味。

     看法國電影《冷酷祭典》的短暫時光,絕對是享受電影這門藝術的過程。評這部電影,我腦子裡時刻出現一個打地鼠的錘子在給我敲鐘,絕不能劇透。這次感覺真心異樣,我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看的,連劇情簡介都是用手摀住眼睛把自己蒙過去了,結果就真的給我了那麼大一個驚喜,所以我迷信了。

     事實上,那不過是我的主觀感受,大概是克勞德.夏布洛爾的電影對了我的胃口。所謂「夏布洛爾懸疑片」原來是用鏟子挖階級矛盾、慾望原罪或道德命題的坑,挖著挖著,挖出一個大冰箱,裡面放著朗姆香蕉抹茶芒果巧克力混合味雪糕,那感受是消耗體力與腦力時得到犒賞的各種妖嬈情緒,還是交織在一起的,從嘴巴喉嚨沁入,一直到心底,韻味越來越濃。

     電影《冷酷祭典》中:看四女人的臉,就如隔簾望美人,每一張都深入我心,維吉妮.拉朵嫣的娃娃面從「四美人」到「八美圖」七年如一日。與樂里芙一家看歌劇就像提著燈籠午夜穿墓園,一邊是紅光裡的膽識與激情,一邊是黑暗中不可預見的驚駭。路上見到郵局女職員讓娜,她是顆壞蛋還是好蛋?需要仔細想一想,就像荒野遇到虎豹,吉凶未卜。而對女傭蘇菲的感受是矛盾的糾結的,彷彿江邊拾起的瓶魔,錯誤的時間、地點與人物,她就是魔,註定悲劇;若是對了,她只需要你給她一張推薦信,繼續另一份幫傭的工作。

     可以肯定的是,《冷酷祭典》裡的一切問題必然是階級矛盾引發出來了,讓娜的出現,讓發洩的情緒有了抱團聚力的可能。不平等的生活方式像磨刀石不斷削磨著窮苦人反社會的情緒,最終磨成暴戾的武器。夏布洛爾或許想說,蘇菲需要保守的秘密其實是一個下層人唯一擁有的以為可以自主的權利,結果一樣被剝奪,必然在可憐人的心裡埋下復仇的種子。很明顯,他要在中產階級的臉上塗鴉,以此讓他們感受羞辱與被羞辱不同的滋味。而這些意圖可能也只屬於看電影的人自身,要洞悉出夏布洛爾的真實想法,似乎要用上解疑希區柯克懸疑片的敏銳感覺。

     從夏布洛爾的電影可以了解,他作為希區柯克的忠粉兒是動了真感情的,情字上毫無輕薄之舉,技巧上也懂模仿盡壞之理,大師對大師的愛,顯然是從心裡追隨著的,在他的鏡頭裡潑灑凜冽的懸疑韻味,好像被光照了希胖師爺最得意的風骨流輝,他自己也就跟著亮在自己的座標系裡了,成了一顆獨立的星。當然,這會羨煞旁人。但他的殺手鐧還是自悟的真功夫,用他內心騷動的影評人情結,把關他兼修美、法影視小手冊的本事,講出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夏布洛爾老爺自我的老神在在的風格也就出來了。

     其實,就算他愛玩懸疑,幾乎成為一種被評論的定式,甚至有人歸納出他的電影類型不外乎懸疑驚悚,但能走出懸疑大師的影子,他的殺手鐧是在他講故事時獨有的角度。他看不慣眼中的中產階級是不容置疑的,這為看客打開了探討階級矛盾的窗口,另外,但他還會為情、欲、忿、悲這類只做點綴用的情感添枝加葉,為驚悚鋪陳,做平等的另一主戰場為他所用。所以,他的電影往往在用隱秘的緊繃情緒做發動機,牽引看客的同時,在落幕的瞬間還會讓人感受到大餐過後仍覺味厚的美妙。
評論